老年人年纪大了,一旦跌倒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因此预防跌倒很重要。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理,疾病,药物,环境和心理等方面因素。其中,药物可引起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主要包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类药物、降糖药等。另外,多重用药也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原因。具体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如下: 镇静催眠药 代表药物:地西泮、咪达唑仑、阿普唑仑、唑吡坦等。可导致晕眩、认知受损、精神混乱、运动失调及反应时间延缓,增加跌倒的风险。长期服用,更换药物、增加剂量、夜里入厕及早晨下床时易发生。晨起要小心,如有必要,应考虑减量,避免跌倒。 抗精神病药 常见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奥氮平、利培酮等主要引起头晕、锥体外系反应、抗胆碱作用、反应迟缓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此类药物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抗抑郁药 常见药物多塞平、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等,造成跌倒的原因主要有视物模糊、低血压、头晕。 抗癫痫药 代表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易发生眩晕、视力模糊、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且癫痫本身具有很高的发生跌倒的风险,应特别注意。 降血糖药 常见药物有:格列齐特、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等,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能会产生低血糖反应及晕眩等副作用,尤其是首次服用时及改变剂量时易发生跌倒。 抗高血压药 常见有卡托普利、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发生跌倒可能是因为此类药物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眩晕、头痛、血钾异常等。常发生在开始服用时。 利尿药 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服用后可有脱水、低血钾等不良反应,增加如厕的次数。使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夜间慎服。 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包括含此成分感冒类药),有中枢抑制作用,老年人对抗组胺药较敏感,易发生头晕、嗜睡、乏力和视物模糊等。 其它 麻醉药物在手术后的1~3天易产生跌倒,镇痛药(阿片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泻药、胃肠解痉药(阿托品)、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消心痛)等也常容易引起跌倒,使用应该密切关注。 服药数量是老年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当老人服用4种以上的药,增加老人跌倒的风险。服药0.5~1小时老人跌倒风险最高。 药师温馨提醒: 1.遵医嘱按时、按量正确用药,别随意增减剂量。尽量减少服药种类。 ![]() 参考文献: 1.广东省药学会.老年人药物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J].今日药学 2.彭宇案.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 19(8):1-13. 3.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Older Adults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J].JAMA. 2018;319(16):1696-1704. 4.马红芳, 朱小丽. 常见药物导致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医药导报, 2015, 34(12):1662-1664. ![]()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