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阳 何时才能有自己的鸟瞰地图

 贵阳改哥 2022-04-25
           作为一名地图爱好者,改哥较为钟情于全景式的鸟瞰地图。即便在众多的手绘地图中,最能打动改哥的也是这一类立体视角的作品。因为想要制作这种写实类型的地图,不是仅凭绘画技巧就能完成的,往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到所需要的素材,尤其是在既没有照相机也没有卫星照片的古代,一幅鸟瞰图可能饱含了作者若干年的艰辛和汗水才能问世,所谓功夫在画外指的应该就是这种情况吧。
       作为一种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的地图工具,鸟瞰地图跟建筑设计上所使用的鸟瞰图既相似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建筑效果图讲究的是透视和比例,需要忠实地还原实际景物,或者展现尚未出现的景观;而鸟瞰地图作者需要考虑得更多的,应该是景物的取舍。当然也有把鸟瞰效果图甚至平面的规划设计图直接加上标注变成地图的例子,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改哥认为一幅好的手绘地图,必须是从选题开始就要构思将要向读者展现哪些东西,隐去哪些冗余的信息,如果手绘地图丧失了直观性的优点,比抽象的平面地图还要让人难懂,那它除了炫耀绘画技法之外,还能给读者提供什么价值呢?
        改哥一直认为,如果一幅作品没有包含地理信息要素,仅仅通过外观好看来吸引人,那它只能称为手绘图,而不能说是手绘地图,现在国内这种东西很泛滥;如果手绘地图做出来,比标准的平面交通地图还让人找不着北,那它也仅仅是画蛇添足的失败之作,国内的卡通Q版地图往往就有这个毛病。为什么改哥老是强调“国内”呢?因为本意并非想要凸显鸟瞰地图这种类型的高大上,确实有很多国外的平面手绘地图和卡通地图,也是能够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当然那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杰作,需要花费的心思恐怕并不比制作一幅鸟瞰地图要少。现在国内能画鸟瞰图的建筑师很多,但是能画出优秀的鸟瞰地图的人,大概还是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吧。
贵阳 <wbr>何时才能有自己的鸟瞰地图
       雅各布-德巴尔巴里于公元1500年绘制的木刻威尼斯地图,大概可堪称为鸟瞰地图的鼻祖。这样算来,鸟瞰地图也有五个世纪的历史了,然而关于我国城市的鸟瞰地图,出现得比较晚。
      抗战时期,吉田初三郎和金子常光等日本画家,曾绘制了很多朝鲜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城市鸟瞰图,包括了沦陷区的多座中国城市,其中的很多经典作品,前些年已被收入《旧城胜景日绘近代中国都市鸟瞰地图》一书当中,现在看来依然令人惊叹。因为中国古代并没有鸟瞰图这种类型的地图,这些由日本人创作的独特风格的立体地图,承载了一段沉重的历史,但也算是我国城市鸟瞰地图的开篇之作,对后世的作品颇有启发。可惜这批日绘鸟瞰图,或称“和风”鸟瞰图之中,并没有一幅关于贵阳的,西南地区的城市也仅有一幅当时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当时的贵阳既不在沦陷区内,也不是太重要的城市,从日本人的关注度便可见一斑。
       国人自己绘制的现代城市鸟瞰图,最早一幅应该是画家陶一清的《北京名胜鸟瞰图》,绘制于1938~1939年间,是日伪时期”北京特别市公署社会局观光课“发行的《北京观光撮要》小册子后的附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该图应该是借鉴了日式鸟瞰图的绘法,鸟瞰的视角与日本画家金子常光的《北京观光》如出一辙。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建国后,陶一清为1950年版的《北京名胜要揽》小册子又绘制了一幅《北京及近郊名胜鸟瞰》,与前面那幅图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只是相较之下,解放后的地图印刷质量反而下降了。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陶一清 1957年又出了一幅《北京城郊名胜》,可以看出依然是在前作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除了陶一清,还有一位叫做李庆成的画家曾于1946年为《最新上海地图》绘制了一幅鸟瞰的同名附图,采用的鸟瞰视角乃至细节也与金子常光的《上海》如出一辙,充其量只能算是描摹的作品。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上海师范大学搞了个《上海抗战地图》,声称所借鉴的原型正是李庆成的这幅老地图,但要追根溯源仍然是金子常光的作品呀。换句话说,是利用日本人画的地图来纪念抗战胜利,是不是很有意思?为此,改哥感受到得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悲凉,七十年过去了,国人的原创能力依然有限,知道这件事的日本人岂不暗自发笑么。
贵阳 <wbr>何时才能有自己的鸟瞰地图
        早期的手绘鸟瞰地图,受众只是针对有特殊需求少数人群,比如古代的欧洲贵族,因此能够不惜人力和财力来满足老爷们的需要。由于超高的制作成本和绘制难度,在印刷技术普及之前,只能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手工藏品。抗战期间产生的那些日绘鸟瞰图,大多也仅是以“邮便”的形式供军人们购买寄回家用的,在民间也并没有大量普及。
       除了市场需求度,人才的因素恐怕也是限制这一类型地图产量关键。解放后,城市主题的鸟瞰地图一度销声匿迹,偶有几种著名风景区的鸟瞰地图问世。直到1985年测绘出版社发行了一幅4开的《杭州市交通游览图》手绘鸟瞰图终于已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幅图容纳了整个西湖与当时的大部分杭州城区,但是城区部分实际上依然采用了普通地图的俯视视角,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立体鸟瞰视角,只是把房屋建筑画成立体的罢了,但它仍算是国内陆图制作者对鸟瞰地图的一次大胆尝试。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1985年,知识出版社推出了一张全开单面印刷的《北京名胜古迹图》,绘者为芦盛美。细节描绘与印刷工艺都挺不错,但其采用的地图范围和鸟瞰视角,貌似仍然没有脱离金子常光和陶一清的前作。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1987年王建平西安鸟瞰图》问世,在那个没有卫星地图的年代,能够像这样详细画出每一栋建筑的轮廓来,真可谓神作了吧?西安地图出版社之后还陆续出版了多个城市的”鸟瞰图“,但是所体现出的诚意都远不及西安这一张,只是在普通的平面地图上点缀了一些所谓”立体“的建筑,在改哥看来都属于一次成功之后名不副实的骗钱续作,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1989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出了一幅跟风之作古城西安旅游图立体新版》,除了单独画出一些知名景点,大部分建筑都仅仅是用立方体来表示。即便地图范围略大一些,跟王建平的作品比起来整体水平差了一大截。并且不知是跟西安地图出版社有何恩怨,这家出版社之后也针锋相对地出版了一系列名不副实的”鸟瞰图“。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继西安之后,接着又有几个西部内陆城市接连发力,出现了好几种手绘风格的鸟瞰图。
先是1990年《银川市区鸟瞰图》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1995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了一版《昆明鸟瞰图》。是由云南省测绘局第三测绘大队制作的,看起来相当棒,就像是一幅手绘的卫星照片。
贵阳 <wbr>何时才能有自己的鸟瞰地图

    1996年,成都地图出版社也出了一张类似卫星照片的《成都鸟瞰图》,是由解放军56110部队,四川省测绘学会共同编绘的。
贵阳 <wbr>何时才能有自己的鸟瞰地图

    1997年,青岛出版社推出了一幅中英文对照版的《青岛游览》,绘者为刘祥成和刘卉婷,1998年6月的二版改名为《青岛游览图》。这是一幅风格独特的卷轴式鸟瞰图,由于版面太过于细长,被分割成了两面,整体看去貌似立体的鸟瞰图,细看才能发现其实脱胎于传统的绘画技法。并且不知是何原因,即便是修订过的再版,在图注上依然有很多明显的文字纰漏,更像是一幅仓促赶工的半成品,也没见到之后进行再次修订的版本。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有意思的是,这幅图上不仅插入了大量的实景照片,居然还出现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广告。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地图藏家杨浪先生曾撰文《鸟瞰是一种能力》刊登于《地图》杂志上,介绍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2年采用特殊方式发行的《手绘北京城立体鸟瞰图》可惜房木生绘制的这张绝版好图发行量太少,至今也未以其他方式作过刊载或再版,如今在地图收藏界已是有价无市、一图难求。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微雕艺术家黄胜华先生也画过不少鸟瞰地图,可惜处于资金原因一直未能出版。2002年他的杰作《手绘澳门鸟瞰图》终于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赠图的方式与世人见面。一笔一划足见所费心力,网上有很多相关报道,我就不在此复述了。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2008年黄胜华先生的另一大作《遥感时代的北京手绘地图》再次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赠图的方式公开。此图的文字直接标注在了图上,与澳门那张前作比起来,显得更成熟好用。由于地图涉及范围的关系,也更像一幅细腻的微雕作品。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同年,中国地图出版社也单独发行了在此基础上的增色版北京手绘鸟瞰图》。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遗憾的是,据说黄先生可能因为年龄原因无法再创作了,花了十年功夫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前绘制完成的3米X1米《清明上海图》也未见媒体刊载,至今无缘得见。

2006年来军的两种北京城市揽景
拿来主义杰作——《北京城市揽景》手绘地图
前一种从绘画风格到排版形式都完全模仿加拿大Unique Media系列,后一种调整了俯瞰视角
拿来主义杰作——《北京城市揽景》手绘地图
后者的背面右下角,还有一种同系列的《上海揽景》的预告,但不知实际是否出版过。
拿来主义杰作——《北京城市揽景》手绘地图

    2014年十一黄金周,延安旅游局发放了两万份《我要去延安》手绘地图。第一眼的惊艳之余,给人更多的疑惑是延安什么时候这么绿过?作为艺术地图,当然可以适当地夸张变形,但若是作了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渲染就有扯谎的嫌疑了。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2015年郑坚为厦门会议展览事务局绘制的《厦门会展手绘图》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2016年,郑坚又出了新作《漳州港旅游手绘地图》,虽然只是作者继厦门大学、鼓浪屿等鸟瞰图作品之后画出了对岸城市漳州的一角,但我仿佛已看到了更多的国内城市手绘鸟瞰图即将诞生。
好图共赏(26) <wbr><wbr>国内的手绘鸟瞰图


那么,同为西南地区的省会城市贵阳,落后多少之年才能勉强追上成都、昆明的脚印,何时才会拥有一幅自己的鸟瞰地图呢?改哥从2014年初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历经一些曲折之后几度曾想放弃,但是至今仍未忘初衷,或许2017年能够出版,还请各位稍安勿躁耐心等耐。

何时才能有自己的鸟瞰地图" title="贵阳 何时才能有自己的鸟瞰地图" style="max-width: 650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