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间基地[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基地]

 兰州家长 2022-04-25
入间基地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基地
入间基地(日语:入间基地/いるまきち Iruma Kichi)是日本航空自卫队规模最大的一处基地,位在东京西北方约40千米处,位于埼玉县狭山市入间市交界,基地内共驻有4,300名自卫队员、18支部队。入间基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是日本帝国陆军飞行战队和美国空军的飞行场,并曾被命名为强森基地(英语:Johnson Air Base) 。改为日本航空自卫队基地后,日本中枢地域,包含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在内的防空勤务即交由此基地内的中部航空方面队负责。入间基地也是重要的空运和补给据点,每年的人员、物资输运数量在航空自卫队各基地中居于首位。自1962年起,入间基地亦开始在11月举办一年一度的“入间航空祭”(航空节),吸引数十万人参与。
基本信息
外文名
入間基地/いるまきち
类型
日本航空自卫队
规模最大的一处基地
隶属
日本防卫省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位置:埼玉县狭山市、入间市
经纬度35°50′31″N139°24′38″E
跑道
方向:17/35
表面:柏油
长度:6,562英尺(2,000米)
位置与功能
航空自卫队各方面队辖区
入间基地所处地点为埼玉县的“狭山市稻荷山二丁目3番地”,内部的跑道长约2,000米、宽45米,总占地面积约2.92平方千米,当中的2.73平方千米、即高达九成的用地位在狭山市境内,剩下不到一成的用地则属于入间市的范围。狭山市中心位于基地跑道区的东侧,基地西边则紧邻著入间市中心,正门也面向此侧,基地南方为狭山丘陵,入间川则从基地北边流过。距离最近的铁路车站为基地西侧的西武池袋线稻荷山公园站,其次是东北侧的西武新宿线狭山市站,由此搭乘列车前往东京都中心,为时需约40至50分。
入间基地正位于日本首都圈内,基地中配属了多个航空部队司令部,并掌管全日本范围最广大的防空空域,包含了本州中部诸县及中国、四国两地的东部县份,其内的大型都市带不仅有关东地区,尚有名古屋周边的中京都市圈及京阪神都市圈,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枢纽地区所在。基地本身的地面防空机能则是自1964年成立高射炮部队(防空炮兵兼导弹兵)后便获得落实,营区内配备有爱国者等类型的地对空导弹,以及用于强化空防的自动警戒管制系统,防御范围可以涵盖整个首都圈,为守卫东京的重要力量。
除了防空以外,入间基地亦发挥了军事空运和补给要地的功能,建有作为全国空运网中枢所需的设施。基地内所驻的军用机共有50多架,当中以运输机为主,没有战斗机。基地一年度的空运人员人次共有85,000人、物资空运流量则是每年2,500吨,为整个航空自卫队之冠。此外,航空自卫队部署在日本各地的空中救难部队也都以入间作为司令部,以及在航空机出动至天灾、空难现场进行救急活动时的重要支持基地。自从入间基地创设以后,已经进行过数次灾害派遣和海外派遣。
历史
旧日军、美军使用时期
入间基地最早是由日本帝国陆军的飞行战队所修筑的,1938年12月建造完成后,作为陆军航空士官学校的丰冈分校。1941年,日本昭和天皇访问航空官校、出席学员毕业典礼时,将此飞行场命名为“修武台”。
1946年时的强森基地正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退出后,盟军占领进入日本占领期间,美国空军的前身——美国陆军航空军进驻修武台飞行场,并称之为入间川基地(Irumagawa Air Base),美国第五航空军也在1945年9月25日时将其指挥部从冲绳的本部飞行场迁到此基地,直驻至1946年1月13日才移往东京。在此期间,第49战机大队的中校大队长杰劳德·强森(Gerald A. Johnson)在一次驾机出勤时,于东京湾上空遇难而殉职。美方为了纪念他,而在1946年2月25日将入间川基地更名为强森基地。
朝鲜战争时期的强森基地是美国空军多个单位的出动地。1950年12月,美国为了解决日本在第五航空军移驻韩国汉城(今首尔)之后的空域防卫问题,而新创了第314航空师,下辖三个联队分担日本北部、中部及南部(西部)的防空,强森基地因而成了日本中部的空防据地,由314师的6014作战联队(6014th Operation Wing)驻扎在此。1952年3月后,随着原314航空师的任务被美军成立于名古屋飞行场的“日本防卫空军”(Japan Air Defense Force;JADF)取代,美军也将三个联队换为三个航空师,当中由第41航空师入驻强森基地、接下6014联队的勤务,继续担纲中日本的防空。另外两个美军航空师则分别部署到北日本三泽基地和西南日本的春日基地。
除了第五航空军和314师外,朝鲜战争期间驻在强森基地的美国空军单位还包括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1950年4月1日-8月14日)、第4战术战斗机联队(1950年5月15日-7月1日)。大队级的单位则有第3轰炸机大队(1950年5月15日-7月1日)、第35战斗机大队(1951年5月25日-1954年8月14日)、第4战斗机大队(1950年12月-1951年3月)等。此外,于朝鲜战争中替韩、日拍摄了多张重要空照的第71侦察大队也曾于1947年4月15日到10月31日间派驻在强森基地。
自卫队使用时期
1954年7月,日本通过《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的公布而创设了航空自卫队,并在美军强森基地编组东部训练航空警戒队(通称9003部队)。当时,新建的航空自卫队为了和美国空军防守日本北、中、南的三个航空师完成交接,而项目成立与之呼应的三支部队,当中同美军41航空师对接的即为中部航空方面队。1958年8月,组建完成的中部航空方面队将司令部设在强森基地,并于1959年新设管制队和气象队。自卫队从这时开始,准备一面与美军共用该基地、一面逐步进行分阶性的移交。
入间基地/强森基地平面图
入间基地的管制塔和机库
1960年12月,入间的基地跑道设施由美方交返给航空自卫队,美军第41航空师和第3联队也开始将其下的B-57轰炸机F-102战斗机移往横田空军基地。1961年6月,双方正式缔结了《入间基地日美共同使用协议》,航空自卫队也在1962年开始掌管飞行场的管制业务、成立第3补给处,并于1963年11月时从美军手中接下整个飞行场区的管理运用。1964年,第1高射群于入间基地组建,展开了航空自卫队在该基地的防空业务。1973年6月28日,美国空军解散了大部分驻在入间的支持部队,而基地内的大部分设施也都移予航空自卫队一方,仅保留电讯中心、电话交换机、发电站和天线等设施供美国空军利用。1978年9月时,入间基地完全回归给航空自卫队。
1980年代,入间基地外部区域作为首都圈外郊,面临着人口遽增和公共设施需求等问题。为了善加规划基地周边用地,财务省的国有财产中央审议会于1980年代针对土地利用项目进行了决议,《强森飞行场住宅区返还国有地之处置大纲》(ジョンソン飞行场住宅地区返还国有地の処置の大纲)也在1981年制定。1984年10月,原属防卫厅行政财产的基地西侧住宅区旧址完成了管理和管辖变更,该块地皮在后来不仅增设了中小学、图书馆等文教设施,埼玉县政府还通过基地旧址的绿化而辟建了两座县营公园,分别是1998年4月开园的彩之森入间公园和2002年4月开园的狭山稻荷山公园。
入间基地的跑道区
1990年代之后的入间基地内部也进行了几次器材和设备更新。1992年,第1高射群的第4高射队引入了爱国者导弹设备,航空医学实验队也在1999年时完成了加速度训练设备3号机的安装。2007年3月30日,爱国者3型导弹(PAC-3)的装备移进入间基地,使其成为全日本第一座部署有此款导弹的自卫队基地。另一方面,基地上用于保存旧日军和航空自卫队史料的“修武台纪念馆”也由于建物老旧,而在此前的2005年12月时闭馆进行翻新,2012年3月1日重新开放,供自卫队员当作教育讲堂使用。
入间基地成立后,共数次为了赈灾而进行部队派遣,包括了1985年日航空难、1995年阪神大地震、2004年新潟县中越地震和2007年新泻县中越海上地震,国外移动则有2004年的自卫队伊拉克复兴支持群人员派遣,以及2005年的自卫队派赴印尼救灾。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发生之际,入间基地也组织了紧急运输部队和灾害特遣队北上,从事人命救助、物资运送和复救支持,并在美军加入赈灾时与其进行合作。
派驻单位
派在入间基地的部队共有18支,包括6个作战部队、5个作战支持部队、2个作为后方支持机关的补给处、2个研究开发部队和3个负责其他勤务的部队。当中最主要的单位为中部航空方面队(简称中空)司令部,日本中部防卫区内的所有战斗机部队、警戒管制部队和高射部队均由其指挥。基地内除了中空司令部所属单位外,尚有航空救难团司令部、第1高射群本部、飞行点检队和作战系统管理群(作戦システム管理群)。
入间基地上空的EC-1电战训练机
中部航空方面队下辖的中部航空警戒管制团是入间基地的管理兼机能维持单位,其主要任务是日本中部空防区的警戒监视和截击管制,与基地事务相关的职责,则有支持驻场部队勤务、提供驻场人员各类技能资格获取的教育,以及对外宣传、公关活动。同样驻在入间的飞行点检队负责检查陆、海、空三大自卫队部门设在日本全国的飞行设施和航空保安无线设施,作战系统管理群的业务则是改善、维护日本防空系统的软件设备。除了飞行飞行点检队外,在入间基地直接运用航空器的部队还有中空方面队的司令部支持飞行队、第2运输航空队和隶属于航空救难团的入间直升机空运队(入间ヘリコプター空输队)。
以下列出入间基地内的主要部队:
中部航空方面队所属部队
· 中部航空方面队司令部
· 中部航空警戒管制团
· 第1高射群本部
· 中空司令部支持飞行队:配有T-4教练机、U-4多用途支持机、YS-11支持机、C-1运输机。
· 中部航空设施队
航空总队其他单位所属部队
· 航空救难团(航空总队直辖):配有CH-47J直升机
· 作战系统管理群(属于航空总队的作战系统运用队)
· 电子作战群(属于航空总队的航空战术教导团)
防卫大臣直辖部队
· 入间地方警务队(航空警务队)
航空支持集团所属部队
· 第2运输航空队:配有C-1运输机及U-4多用途支持机。
· 飞行管理队(属于航空保安管制群)
· 入间管制队(属于航空保安管制群)
· 入间气象队(属于航空气象群)
· 飞行点检队:配有YS-11及U-125点检机。
航空开发实验集团所属部队
· 计测支持队
· 航空医学实验队
补给本部所属部队
· 第3补给处
· 第4补给处
航空展
入间基地为了展示航空自卫队用机、兵器和飞行表演,而会开放基地数天,供公众参观,当中最主要的展览是“入间航空祭”。首届航空祭于1962年11月18日开办,参加者约3万人,1964年,入间基地将举办日改到比较容易放晴的11月3日。之后的历届入场人次亦受天候影响,在晴日时往往有20万人左右。入间航空祭曾在1971年、1988年及2001年三度停办,分别是因为1971年时全日空58号班机空难,以及1988年时日本昭和天皇罹患癌症,2001年的取消缘由则是自卫队为了因应九一一事件、提高了所有基地的警戒级别。
入间基地展出的CH-47J直升机
入间航空祭中的重点展出项目“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是于1996年(第29届)航空祭时首次在入间登场。负责这项演示的蓝色冲击波飞行队隶属于松岛基地之第4航空团,先后使用F-86军刀战斗机、T-2教练机T-4教练机作为表演机种。1982年2月8日,当蓝色冲击波飞行队引入T-2机时,也是在入间基地为F-86'军刀'战斗机进行退役仪式。2005年起,入间航空祭又正式加入了“跑道散步”(ランウェイウォーク)的活动项目,开放入场民众走入跑道区。
2012年入间基地展出的J/TPS-102雷达
除了航空祭外,入间基地也曾作为“东京航空宇宙展”(东京航空宇宙ショー)的展场,于1966年开始举行,当第2届航宇展在1968年与第7届入间航空祭同日展开时,创下了80万名访客进入基地的纪录。1971年,第3届东京航空宇宙展正式更名为国际航空宇宙展,会场也改至名古屋附近的小牧基地,1973、1976和1979年(第4至第6届)时又回到入间基地主办,但之后随着该展的规模越来越大,与入间航空祭同步实施也因此变更加困难,因此自第7届航宇展(1983年)选择岐阜基地作为展场后,不再在入间基地召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