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摄肯尼亚〈在神目睽睽下〉连载之四《行走“东非十字架”》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 (网络图片)
在肯尼亚境内,裂谷的轮廊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叉,肯尼亚因此获得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 
这幅非洲大裂谷视图,勾绘出大裂谷和赤道在肯尼亚境内形成的“十字架”。它挂在大裂谷的观景台。
海拔2140米的观景台沿着公路长几十米。我从东到西沿着观景台走了个遍,但是怎么也看不出心目中裂谷的样子。 


在没有见东非大裂谷之前,凭常规的想象,那里一定是一条狭长、黑暗、阴森、恐怖的断涧深沟,其间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涉无人烟。
可是,当来到裂谷之处,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的紫红色、淡黄色花朵的仙人掌、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闪,山水之间,白去飘荡。裂谷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 





非洲大裂谷并非万丈深渊,它最宽处达到200多千米,裂谷内有平原也有高山,各类奇观尽呈谷底,是蝙蝠、猴子、狮子、狒狒、疣猪、火烈鸟等各类动物的天堂。还有极度濒危的物种:埃狼、非洲野驴、黑犀牛……这里发掘出人类迄今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遗骸__“露西”。









既然走入东非大裂谷,“东非十字架”的交叉点更是不容错过。
在赤道这条无形的线上,有着一个个小小的赤道村。 








赤道线上,竖起一块块简易的标牌。
标牌下搁放着一只只小水桶。 
黑人老乡利用简单的地球科学原理,向游客展示赤道线上奇特的物理现象。 把小盆确置于赤道线上,小盆内的水平静地从底部的小孔中流出,不会产生漩涡。把小盆从赤道移出,会出现漩涡。 这是确认赤道线的最为简便的方法。 
如果在水盆的水面上放置一根漂浮的小木棍,把水盆向北摆出赤道线二、三米远,木棍就朝顺时针方向转;把水盆摆到赤道线之南后,木棍则向反时针方转动了;再把水盆摆到赤道线上,木棍也就不转动了。



你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演绎南北半球的数次穿越;如果在赤道线上摆一台秤,你站上去会看到体重比平时轻了许多;花二个美元就会领到赤道村为你颁布的“穿越赤道证书”…… 在北半球炎炎难熬的七月,到赤道上去享受清凉,并非童话。 你可以住进任何一个赤道村的赤道线宾馆里,卧身于南北半球睡一晚,不知会做出什么样的梦。 




“东非十字架”框中的东非大平原,是非洲地势最高的地方,气候温和凉爽,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盛产茶叶、咖啡、水果、除虫菊、剑麻等。来了这里,一定会颠覆你心中“不毛之地”的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