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在3D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4-25
类器官是一种能够高度模拟真实器官体内结构、空间形态以及细胞群遗传多样性的体外3D细胞培养物,这些“微型器官”通常来自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新生儿干细胞、成人干细胞(ASCs)以及患者体内提取的肿瘤组织。从1907年首次证明分离的海绵细胞组织可在体外自我组织分化成完整的生物体,到第一次成功实现成人干细胞建立3D类器官,类器官培养技术不断发展。


相比于2D细胞模型,3D细胞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和模拟体内真实的生理和病理环境。发展至今,类器官在精准医疗、药物发现、再生医学及疾病建模等多个研究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3D细胞培养与分析面临挑战



包括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在内的多个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布许多针对多种类器官培养的protocol,定义了其培养条件、接种密度、基质建议和其他关键参数。但是对3D细胞模型的定量分析面临重重挑战,比如:

1、每个孔中类器官形成的重复性无法保证,缺少成熟的实验方案

2、检测和数据通量低

3、费时耗力,需要手动操作获取类器官图像

4、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做分析——定量信息有限

5、图像采集过程中的环境控制不到位,导致结果可信度不高


智能、高效的类器官培养与分析技术的进步对于实现快速、准确和全面的成像与分析至关重要。本次在线讲座,来自赛多利斯生物分析部门的产品应用科学家陆叶舟将为大家介绍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在3D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