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看图讲书法,540天后明白了《围城》中的红消醉醒,升级版抄书

 QUE腿猫 2022-04-25

大脑比我还爱看图片爱听故事呢!

今年的4月23日读书日这天,忽然有了一个灵感,要对自己抄过的每一页书,每天脱稿讲书一页,讲给自己听,让每天抄一页书更有收获,让抄书升级。我决定从自己540天前抄的《围城》入手。540天后的今天,离开书籍“脱稿”讲给自己听,每天讲一页,我发现精髓的部分没能好好记住。

之前,我已经设计了近40页文字版的设计稿,但文字的记忆力是很弱的,记忆不深看来这样的设计得推翻。那么,把自己每天抄一页书的内容,设计成“连环画”式的图片,是不是就难以忘记了呢?因为我想到了大脑最偏爱图片和听故事。

幼儿园小朋友最擅长看图说话,他们不识字时,却能把一张图讲得绘声绘色。可我们长大了却缺失了这项能力,我决定把看图说话进行改版,升级为看图讲书。这样每天讲一页书,我也能讲得活灵活现了。

正好抄过《围城》的这部书,它也有电视连续剧的作品。那么,把画面与文字结合,设计成图文并茂的图片,是最好不过了。

图片加上讲故事的方式,为了让自己能听懂,之前不知道的词语,不理解的句子我开始进行了消化,再细细掰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当把抄过这一页书讲得通透明白,书上的内容就记住了。

你看,在540天前,抄读《围城》第一页,对书中酡红这个词语,我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咽进去了,以致于精髓的内容就这样“蒙混”过去,对红消醉醒这个词语也就不了了之。

酡红的意思就是饮酒后脸上泛现出来的红色。明白这个词语之后,我就很好很快地理解了,这艘从法国开往中国上海的邮船,在印度洋面上开着时,为什么在那里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为什么红消醉醒?

是因为跟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印度洋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获得太阳辐射热量较多。这让我一下子联想起那一年带孩子去西藏时,在这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到了夜里九、十点多钟,太阳还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夜被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让它犹如饮酒后醉了,这样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就带着酡红的了。等到红消醉醒,那是黎明时刻已到来,醉熏熏的夜,“酒劲”够后,泛起的红色也渐渐消退。

印度洋又被称为热带海洋,所以海风也含着燥热,那些船上的胖子,不用说就更怕热了,一热容易出汗。燥热的海风一吹,身上就像蒙上了一层汗结成的盐霜。

看图说话,确切地说是想图说话。脱离文字稿,看着自己抄读后设计的图文稿,当我放下它时,根据脑子里浮现的画面,我给自己讲完了这一页钱钟书老先生的精彩描绘;之前怎么都记不住的内容全给记住了。原来,看图讲书,能让记忆在线

我用了314天抄完了钱钟书的《围城》;现在抄路遥的《人生》,已抄了228天,再过一天《人生》也就要抄完了,接下来,我将用2000多天去抄《蒋勋说红楼梦》,共八辑。今天是我抄书第542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