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计时仪器

 ldjsld 2022-04-25
原创 舞天玄姬 舞天玄姬 2022-04-22 09:24

图片


时间计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计时离不开天象,早在《尚书·虞书·舜典》中就有:“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记载。

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是日晷和漏壶。黄帝时已用测漏之法来定时间,到周朝设官执掌此责,故《周礼·夏官》有云:“挈壶氏县壶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就是用有一百条刻画的漏壶盛水定时间。在冬至,昼间漏四十刻,夜间漏六十刻。夏至时刚好相反。春分秋分时则各为五十刻。

圭表

十二辰制和百刻制只是一种计时制度,要想知道当前的准确时刻,还要依靠各种计时工具。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计时工具称为圭表。

圭表的创制年代已不可考,可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使用。

圭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圭表测影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是叫“圭表”,而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

图 登封观星台

图片

全年来说,夏天的中午,太阳位置高,影子也短;冬天的太阳较低,中午的影子也较长。中午影子最短的那天是夏至,最长的那天即冬至,古代亦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这是非常直观的名称。

如,取上午与下午影子一样长的影端两点联接起来,那它的中点与标竿入地处的联线方向就是南北方向,它应同中午的竿影相合,这根标竿就称为“表”。

大约至迟在殷商时期,人们已经懂得用表来测日影定季节了。最早的表是用木制的,或用竹竿,也有用石柱的,它们都是容易得到的材料,为了测量日影长度,周代使用一种专门尺子——土圭。

“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

“土”是度量的意思,“圭”是一条尖头的玉器,土圭就是量度日影的一把玉尺。

周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

古人测影之表,一般长八尺,即所谓一寻,《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周髀算经》中所载“周髀长八尺”,“陈子曰:「古时天子治周,此数望之从周,故曰周髀。髀者,表也。」”,周髀即为八尺之表。

《海外北经》有寻木,即冬至测影所立之表木,谓之寻木,当表明其长一寻,可见,禹命竖亥步天所用的表木也是八尺之表。(《山海经·海外北经》:“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周髀算经·卷一》云,禹治天下是根据“勾股定理”云:

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生也。

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即:

3²+4²=5²

《周髀算经》的“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这组数据既然是特例,就不是推导所得,而是实测所得,也就是立表测影所得:

立高度为八尺的周髀,当表影为六尺时,测得从表端到影端的距离为十尺,即6²+8²=10² 

--------------------------------------

日晷

圭表是通过太阳的影子进行测量的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日晷是在圭表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圭表虽然能够计时,但功能有限,一天之中只能确定正午的准确时刻。于是,中国古人对圭表进行改进,创制出计时功能更强的计时装置——日晷(guǐ)。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又叫日圭,日规,日晷gui,也称做圭gui臬nie(臬字是自立之木为臬。),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

秦朝时,分昼时为七,即旦、朝、禺、中、晡、夕、昏。分夜时为五,即甲乙丙丁戊。此方法沿用至汉朝。

在《辽史·历象志》有云:“八尺之表,六尺之简,百刻之漏,日月星辰示诸掌上。”可谓是将日月星辰展示于手掌之上了。

《新五代史·司天考》也说:“晷,漏正,则日之所至,气之所应,得之矣。”

《隋书·天文志》记载:“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总以百刻,分于昼夜。”中国历代对计时都十分重视,往往把计时的管理、计时仪器与国家的政令联系在一起,并且作为国家法制的一个部分严格加以控制。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日晷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和卯酉式日晷等等。

赤道式日晷的晷面与地球赤道平行,与太阳的视觉运动轨迹一致,因而影子移动速度恒定,晷面刻度均匀。

图 赤道式日晷

图片


地平式日晷与当地地平面平行,与太阳视觉运动轨迹间存在一个角度,因而影子移动速度不恒定,日出日落时移动最快,正午时分移动最慢。这种情况下,为准确标示时刻,晷面刻度也相应有疏有密,不是均匀分布。

图 地平式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简仪南内南侧)

图片


在我们看来是日晷背着太阳,“日”是指太阳,“晷”则是指影子;日晷就是指太阳的影子,是古代人利用太阳的影子发明的一种用于测量时间的仪器。既然是利用影子来计时,就必须要有影子才可以。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当有太阳时,晷针就会在晷面上投影,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的长度和方向都会变化。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十二时辰),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那么根据晷面所刻十二时辰刻度,以影子的指向用来显示时间。在早晨的时候,影子指向盘面西端的卯时,影子最长。当太阳在最南位置时,影子位于指针的正下方,并指向午时,也就是中午;随着太阳的西落,影子就会依次指向未、申、酉等时刻。

图 日晷+修正值表

图片

图 日晷计时动态图

图片

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

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下方。

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附注:

圭表与日晷的主要区别在于:

圭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判别方向测定季节、全年日数和冬至、夏至的日子,推算历法等;

日晷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来指定当日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方法如下:

在地面竖一根柱子,在竖柱子的地方划出正东正西(纬线)、正南正北(经线)两条直线,然后根据影子和经线之间的夹角就可以判断时间。

影子和经线重合是当地地方时12时,影子偏西每1度时间减去4分钟。

影子偏东每1度时间就比12时加上4分钟

--------------------------------------

天文仪器

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浑天说认为:天像个鸡蛋壳,地像鸡蛋黄,天大地小,天壳之外还有无限的宇宙。张衡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并测量出了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统计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约有2500颗。

陶弘景在天文历算和地理学方面也有很多论述及贡献。他曾经制作浑天象一台,高三尺左右,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无论二十八宿度数,七曜行道昏明,中星见伏早晚,以机转动,都与天相会合。他曾认真校对从三皇时起,及至《汲冢竹书》共50家的年代历书,编撰成《帝代年历》五卷。此外,他还著述有《古今州郡记(即地图、地理知识)》三卷,《西域图》一张。为后世的天文、历算、地理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隋代,刘焯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为此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北宋元祐年间,苏颂、韩公廉等人合作制造成“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水运仪象台以水力转动,是世界上首创的水动天文钟,其中精妙的擒纵装置,相当于钟表里的擒纵器,起控制枢轮定速转运的作用,使这座仪象台把测量仪器的浑仪、表演仪器的浑象和计时仪器设置在同一机构内表达出来,被誉为天文钟的祖先。

北宋沈括,在天文、历法、算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宋史·律历志十三》记:“初,括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熙宁六年“诏依新式制造,置于司天监测验,以较疏密。”可惜实物早已无存。

1072年,沈括任司天监,神宗命他修改历法。当时观测设备陈旧落后,沈括简化浑仪、创新景表等等,把仪器改装得先进又精密,之后,观测发现了一些新的天文信息。如:改进漏壶后,每天计时误差不到三秒,并发现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冬至日行速,夏至日行缓。此古人之所未知也。”(《梦溪笔谈》)

而且,他还准确地描述了五星运行的轨迹,月亮的盈亏生光现象,以及发明准确测定极星位置的方法,提出“十二气历”建议,详细记录并描述陨石特征及其陨落过程等等。

北宋沈括著《浮漏仪》,将漏刻的结构及消除误差的各种措施一一记录下来。

中国南宋时期杨忠辅创制了《统天历》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创制了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 16 种仪表,仪器专门测量天体使用。还制作了简仪,现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测定了黄赤交角。

邢云路是中国明代天文学家。他写成《戊申立春考证》一卷,著《古今律历考》七十二卷。他在《古今律历考》中指出:“星、月之往来皆太阳一气之牵系也。”
今天认为是一种朴素的行星运动受太阳吸引力支配的思想。他曾参加两次改历运动(1595年和1610年),是明末复兴天文学的重要人物。

万历三十六年戊申,他在兰州时曾立六丈高表(见圭表)以测日影,算得这一年立春时刻与钦天监所推不同,写成《戊申立春考证》一卷。书中提出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190日,同现代理论计算值只差2.3秒。

朱载堉自幼喜欢音律、数学,《明史》本传说他“笃学有至性”。在“席藁独处”期间,他潜心著述;在恢复了王子身份以后,他仍然以学问为主,务益著书,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著作。

嘉靖二十九年(1560年),他著《瑟谱》,万历九年(1581年),他完成《律历融通》等书;万历十二年(1584年),又完成《律学新说》。万历二十三年,载堉“上历算岁差之法,及所著乐律书,考辨详确,识者称之。”(《明史·诸王列传》)这里提到的“乐律书”,即《律学新说》,而“历算岁差之法”则包括《律历融通》四卷、《圣寿万年历》二卷、《万年历备考》三卷、《音义》一卷。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载堉献其新近完成的《律吕精义》一书(包括内篇、外篇)。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著成《算学新书》;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上《操缦古乐谱》等著作。

此外,尚有不明撰述年月的《乐学新说》、《灵星小舞谱》、《旋宫合乐谱》、《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嘉量算经》、《圆方句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上述著作,大部分都收入他的《乐律全书》中。(本条内容,参阅了戴念祖的有关研究成果)

朱载堉认为当时的历法计算每年的长度不是十分精确,经过他的仔细观测和计算,求出了计算回归年长度值的公式。在1986年,专家们用现代高科技的测量手段对朱载堉关于1554年和1581年这两年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发现,朱载堉计算的1554年的长度值与今天计算的仅差17秒钟,1581年差21秒钟。

朱载堉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精确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北纬39°56′,东经116°20′)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