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将目之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之说,源于(单选) A.《重订通俗伤寒论》 B.《灵枢·大惑论》 C.《诸病源候论》 D.《四诊抉微》 E.《龙树眼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B。 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始于《灵枢·大惑论》(B对):“睛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五轮学说”,即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瞳孔散大多属(单选) A.肝风内动 B.肝经风热 C.气血不足 D.肾精耗竭 E.脾肾两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D。 瞳仁属肾,瞳仁散大多是由肾精耗竭(D对)所致,多见于危重患者,是濒死前的征象之一;也可见于肝胆风火上扰的绿风内障,或杏仁、麻黄、曼陀罗中毒及某些西药所致的药物性瞳孔散大等。肝风内动,多致目睛凝视,转动不灵(A错)。肝经风热上攻,多致全目赤肿(B错)。气血不足,目失所养,多致目眦淡白(C错)。脾肾亏虚,则眼睑发育不良,多见眼睑下垂(E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目部的心脏相关部位是(单选) A.眼胞 B.瞳仁 C.黑睛 D.白晴 E.内外眦的血络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E。 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在《灵枢·大惑论》的理论基础上归纳为“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B错);黑睛属肝,称为风轮(C错);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E对);白睛属肺,称为气轮(D错);眼睑属脾,称为肉轮(A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目瞤多见于(多选) A.风热外袭 B.气血不足,经络失养 C.中气下陷 D.痰热内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AB。 目瞤是指胞轮的振跳,多由风热外袭,邪热炽盛,煎灼津血,累及筋脉所致(A对);或由气血不足,经络失养,所致(B对)。中气下陷,则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而多见眼花(C错)。痰热内闭,多见目睛凝视(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5 眼球突出者可见于(多选) A.肺胀 B.中风 C.瘿病 D.瘰疬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 :AC。 眼球突出,或由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多见于肺胀(A对);或由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多见于瘿病(C对)。中风常多见口眼㖞斜(B错)。瘰疬是指颈部皮肉间可扪及的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中医诊断学 第二章 望诊(五) 局部望诊 望五官(一) (一)望目 ![]() ![]() ![]() ![]() ![]() 青医说 用心做中医在线教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