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痹从痰瘀互结治疗论

 河畔林语图书馆 2022-04-25

胸痹痰瘀互结偏于实证者, 其证常有胸闷痞塞, 时有心前区刺痛, 痛有定处, 或放射左肩臂, 舌质紫暗边有瘀点或瘀斑、舌苔黄腻或白 厚 腻、 舌下 脉络 青紫, 脉沉 滑或结 代等。 李氏 曾 进行了 相关 统计: 具 有上 述

典型证候的胸痹患者可占患者总数 71.9% 。 年龄偏火或兼虚者,其证常有胸痛隐隐而作,时轻时重,动则喘息,身体倦怠,心悸自 汗,面色苍白,头晕乏力、 遇劳加重、 舌淡体胖大, 脉细弱无力, 疲重者, 舌暗淡或见瘀点瘀斑等。 据诸中医文献,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以及辩证论治,可类分多种,其中以痰浊瘀血立论者, 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据此则可认为痰浊瘀血,当是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之一。 这一论点, 探本溯源,当首推 《 金匾要略· 胸痹》篇。该篇第 1 条曰: “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 脉浮取而微,主胸中阳虚; 沉取而弦,主水饮痰浊阻滞。 二者相搏, 是为胸痹心痛。从辨证论治体系而言, 此应是痰浊学说之首见者。 该篇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等方, 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疗效甚佳。 晚清至民国年间医家范文甫先生则将栝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橘枳姜汤, 合为一方,而成通治胸痹之“栝蒌薤白方”, 这是化裁经方之妙用。 清代名医曹仁伯认为“痹者,胸阳不旷,痰浊有余也,此病不惟痰浊,且有瘀血交阻隔间…… ”,此为更进一步提出痰瘀互结观点。 现代名医顾景琰认为对本病应分别论治, 若需宣痹通阳者,仍以前述诸方化裁,以全瓜蒌、法半夏、桂枝、薤白、枳壳或枳实为基本方,酌加当归、丹参、红花、郁金、香附等活血理气之品,此为痰浊兼瘀血的具体运用。 顾氏对热痰而胸痹者, 多仿黄连温胆汤意, 用黄连、山栀、 竹沥、 半夏、竹茹、 胆南星、葛根、郁金、枳壳、丹参等,此为痰热兼瘀血互阻之方。关于胸痹属痰热瘀血互阻,以加味小陷胸汤为主方治疗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与小陷胸汤均为仲景方,药仅一味之差,而治法有温化浊痰与清化热痰之异,可视为姊妹方,又因二方药味较少,有利于据证加味,而为之变化。若痰 (浊、热) 较重者,可选用胆南星、石葛蒲、远志、莱菔子之类; 若兼瘀血者,则不论痰浊痰热,恒可选用玄胡、郁金、当归、川芎、赤白芍、丹参、红花、土鳖、水蛭之类。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痰瘀互结型胸痹之常见症状为心悸、胸闷、胸痛或心绞痛,活动时加剧,发作时难以行动,或伴紫绀、面色苍白、晦暗, 或头重、 眩晕、 全身沉重乏力等。 其中若属痰热互结者, 则更见舌质鲜红或绛, 或有瘀痰、 心悸、 心烦明显、 脉数, 治宜清热化痰、 活血化瘀,以加味小陷胸汤为代表方。若属痰浊瘀血互结者,则舌质一般不红,或接近正常舌质,或胖嫩, 或有瘀,舌苔白薄或白厚,脉不数,心烦不明显。治宜化痰开结, 活血化瘀,以加味栝蒌薤白夏汤为代表方。

加味小陷胸汤由黄连、法半夏、全瓜蒌、茯苓、当归、土鳖虫、山楂等组成。

方中法半夏辛温,主入脾胃,兼入肺经,为化痰燥湿之要药。《 本草纲目》谓其有 “ 消心腹胸隔痰热结满” “ 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之功。《 证治秘要》云: “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降胸中痰涎”。全瓜蒌甘、微苦、寒,宜于清化热痰,并有润燥、宽胸散结之效。《 名医别录》谓: “ 主胸痹,悦泽人面”。《 本草纲目》曰: “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二者相配, 增强化痰散结功效。 黄连苦、 寒,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入心、胃、大肠、肝、 胆经。《 本草新编》曰: “入心络,最泻火,亦能入肝,大约同引经之药,俱能入之,而入心专任也”。《 本草纲目 》 : “ 治郁热在中,烦躁恶心,兀兀欲吐,心下痞满”。以上 三味,其中二味化痰,一味清热泻火; 二味性寒, 一 味性温。如此则温者不显其燥,反为清热化痰散结之用。茯苓 甘、淡、平,入脾、肾、 心经。 功能利水渗湿、 健脾补虚、 宁心安神。 《神 农本经》 谓: “ 主胸中逆气“ 心下结痛”。《 名医别录》 : 主 “ 胸中痰水”, “ 开胸腹”, “ 伐肾邪”。《 日华子本草》 : 主 “开心益智”。 前人谓 “ 治痰必利其气”,方中半夏、瓜蒌本有利气之功;“治痰必利其湿'’故加茯苓,其效更佳。当归 甘、辛、 温 ,入肝、心、脾、大肠经。其功效有多重性,既能补血、活血; 又能止痛调经。 若配伍他药,则功效更为广泛。又曰: “ 破恶血、养新血、主症癖 。《 本草纲目 》曰: 主 “ 心腹诸痛”。《 景岳全书.本草正》 : “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故又 能 行血。 补中 有 动, 行中 有 补, 诚血中 之气 药, 亦 血中 之圣 药 也”。 土鳖虫咸寒 归肝经, 为虫类破血药, 其力峻, 其效宏, 专主破血逐瘀。《 神农本草经》曰:“ 主心腹寒热,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功效大体有两个方面,一为消食化积,一为活血散瘀, 《 本草纲目》曰: 主 “ 血滞胀痛”。《 随息居饮食谱》曰: 主 “破癖血,散结消胀”。三味活血化瘀药同用, 不仅能增活血化瘀, 通经和络止痛功效, 而且攻中有补,一般较为安全, 况且清热化痰、 活血化瘀药同用,常能此通则彼通,相互促进,共起攻伐结滞的共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