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子夫的白绫挂上房梁,桌上放着一封信:你教导的儿子竟敢谋逆

 历史看兴衰 2022-04-26

卫子夫将一根白绫挂上房梁,满脸泪痕。桌上放着一封信,里面写道:“你教导的儿子竟敢谋逆,已被斩杀!”这封信正是卫子夫的催命符,让她失去了活着的希望。

那个承载着卫子夫全部未来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而曾经对她千宠万爱的夫君正是逼死他们儿子的幕后凶手。

她和贵为天子的夫君一同生活了48年,她为他生儿育女,掌管后宫,甚至容忍他宠爱一个又一个妃子。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个男人杀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后,竟然还会心狠手辣到杀死自己的儿子。

卫子夫将脖颈伸入白绫中,心中仍在感叹:最是无情帝王家。

一、卫子夫之死,冤!

卫子夫原来是公主府卑贱的歌女,被汉武帝刘彻看中后,带入宫中。在宫中浮沉了11年,生下三女一子,被册立为皇后。

在成为皇后的38年中,卫子夫没有犯过一次大过失,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随着岁月的流逝,如花容颜渐渐枯萎。汉武帝身边一茬又一茬的新人层出不穷,卫子夫逐渐失去了皇上的宠爱。

不过,她外有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的支撑,内有被立为太子的儿子刘据,还有三位公主承欢膝下,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想不到的是,霍去病、卫青相继病逝。

随后在公元前92年,卫子夫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被牵扯进一场巫蛊大案,被汉武帝下令处死。

更可怕的阴谋在第二年不期而至。这一年,汉武帝生了一场重病,久久不见痊愈。权臣江充就跟汉武帝说,他之所以久病不愈,是因为有人行巫蛊之术诅咒天子。

于是,汉武帝让江充去查找行巫蛊之术的人。江充指挥巫师四处掘地查找木偶人,百姓惶恐不安,相互诬告,因此冤死之人达到数万。

汉武帝年老昏庸,对江充的话深信不疑。江充仗着汉武帝的支持,将搜查之处蔓延到了后宫。最后,他声称在太子宫中找出了木偶人。

刘据百口莫辩,于是请教了自己的老师石德来询问此事。

石德说:“皇帝在甘泉宫养病,皇后和太子都无法见到他,问候他也没有得到答复,皇帝的生死存亡现在都不知道。我建议你假传圣旨,先将江充诛杀再说。”

刘据听从了石德的建议,在长安城当街诛杀了江充。江充一死,其党羽趁机为非作乱。

刘据看到这样混乱的局面,更加相信汉武帝已经病死,朝政被奸臣把握,因此决定起兵。

作为太子,能够调动的兵力有限。于是,刘据派人将计划告知卫子夫,卫子夫当然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儿子,她将皇后的玺绶交给刘据,让他调动中宫能够调动的军队,帮助儿子镇压城中叛乱。

太监苏文从长安城逃脱后,见到汉武帝,污蔑刘据造反。汉武帝起初并不相信,派使臣招刘据面见,没想到使臣因为害怕,连长安城都没敢进,就撒谎太子谋反要杀他。

汉武帝相信了奸臣们所言,调兵捉拿刘据。

后来,刘据兵败,仓皇出逃。在逃亡途中,为了避免受辱,自杀而死。

此时,卫子夫已经被软禁在荒凉寒冷的冷宫。

刘据死后,汉武帝顿感大快人心,马上送了一封信给卫子夫:“你教导的好儿子竟然敢谋逆,我已经将他斩杀!”

卫子夫接到消息就昏死过去,儿子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醒来后,卫子夫哀叹着一生的凄苦命运。她写下最后的遗书,阐明儿子刘据所受到的委屈,告诉刘彻错杀了儿子。

随后,卫子夫用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汉武帝拿到卫子夫留下的遗书后,打开看了几眼就扔了,愤怒咆哮:“贱人!生出来的也是个孽种!”。

二、卫子夫是否被剥夺了皇后身份?

卫子夫死后,两个太监将卫子夫的尸体放在小车上,运送到一座小房舍里。经汉武帝同意,两个太监用一口薄皮小棺材装了卫子夫的遗体,葬于长安城南的桐柏亭

《汉书》记载:“黄门苏文、姚定汉舆置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柏。”

卫子夫的安葬草率而又简单,不仅不符合皇后的仪制,而且连个普通官员的丧葬规格都不如。一代贤后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可是,在卫子夫生前,她的皇后位置并未被废黜。这一点,可以在《汉书》中找出端倪。

《汉书·外戚传》卫皇后传记篇为:“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

汉武帝派遣官员只是收了皇后的玺绶,并未提及废黜皇后。

一种可能是汉武帝收回玺绶的时候,卫子夫自尽,废后的诏书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废后程序终止。还有一种可能是,汉武帝只是暂时收回皇后调兵遣将的权力,下一步的举动还未来得及进行。

《汉书》中记载的汉朝历代被废黜的皇后,都会明确交代皇后被废的事宜,并改称“废后”。而记载卫子夫的部分,全篇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废后”两字。记载卫子夫自杀的部分,也言明“皇后自杀”。

这说明无论卫子夫生前死后,她的身份仍然是皇后。

她死去时,汉武帝还没有弄清楚巫蛊之祸的缘由,正在误会刘据起兵造反,要夺取皇帝的权力。而卫子夫竟然支持儿子谋逆,这让汉武帝感觉到背叛,勃然大怒。

所以卫子夫的安葬非常草率,完全不符合皇后的规格。

几个月后,当一切藏在暗处的阴谋浮出水面,真相大白于天下时。汉武帝后悔万分,他命人修建了“思子宫”和“望思台”用来纪念儿子刘据。

可是,对于卫子夫,汉武帝并没有表现出追悔之情。或许他还为卫子夫在关键时刻站在儿子一边而感觉到愤怒和不甘吧。

让人感觉十分不可思议的是,刘据失去性命也没有得到的皇帝之位,在兜兜转转许多年后,竟然又传到了刘据一脉,他的孙子刘病已登基,即汉宣帝。

汉宣帝追赠卫皇后谥号为“思后”。在桐柏亭原地建了陵园,立起坟冢,以皇后之礼改葬卫子夫,史称思后园。

汉宣帝在陵园内设置了卫兵进行防守,每日、每月、每季均采用相应的祭祀方式。

因为卫子夫生前喜欢音乐,陵园内安排了上千的艺人,每日奏乐唱歌,希望卫子夫的魂灵能够平安喜乐。

颜师古在《汉书·外戚传》中注曰:“葬在杜门外大道东,以倡优杂伎千人乐其园,故号千人聚。其地在今长安城内金城坊西北隅是。”

三、汉武帝活着的时候多疑,死后孤独

汉武帝此人生性多疑,尤其忌惮女人干政,外戚专权。因此,他生前所立的两位皇后,陈阿娇被废,卫子夫被迫自缢。他死后,根据他的遗愿而追赠皇后名分的李夫人,因病早死。

对于陈阿娇,因为时时以“自己母亲馆陶公主拥立汉武帝登上龙位”而居功自傲,蛮横无理,又极为善妒。所以汉武帝对她非常厌恶,很早就废了她的后位。

对于相伴他48年的卫子夫,在他晚年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即使他明白了整个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是被误杀了,因而感觉非常后悔。却并没有表现出对卫子夫的追悔和怀念之情。

而让汉武帝一直思念不已的,直到死前还惦记着要给个皇后名分的李夫人,才是汉武帝心目中的白月光。

李夫人之所以让汉武帝念念不忘,一个原因是李夫人死得早,还没有来得及让汉武帝厌倦。另一个原因是李夫人的小心机,让汉武帝想起她,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李夫人的哥哥是宫中谱曲写词、掌管音律的太监。

有一次,汉武帝邀请亲朋好友进行宫廷宴会,李延年奉命演奏新曲,他唱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得悠然神往,感叹道:“世上真的有这样倾国倾城的美人吗?”

坐在一旁的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笑着说:“我听说李延年有个妹妹,生得美丽动人,而且歌舞双绝,他的这首新曲,写的就是他妹妹。”

第二天,汉武帝就见到了李夫人,果然容貌绝艳,舞姿曼妙。汉武帝一见倾心,立即将她纳入后宫,宠爱非常。

可惜红颜薄命,李夫人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了重病,缠绵病榻。

汉武帝去看李夫人时,她用被子遮住头脸,悲伤地说:“妾身长期卧病,容颜憔悴,不可以见陛下。”

汉武帝坚持要看看李夫人那倾国倾城的容颜,许诺千金赏赐,还给李夫人的兄弟加官进爵。可是李夫人抵死不从,汉武帝很不高兴,起身离去。

李夫人的姐妹责备她说:“你为什么就不能见一下陛下,好好托付一下你的儿子和兄弟们呢?”

然后,李夫人说了一段千古名言。

《汉书·外戚传》中记载: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果然,最终没有见上李夫人最后一面的汉武帝,心中充满了遗憾和美好的回忆,以王太后的礼仪将她安葬,对她一直念念不忘。

多年后,汉武帝还在梦中见到李夫人。醒来后找来道士作法,在烛影摇曳的帐帷里,汉武帝隐约见一道身影翩然而至,又徐徐离去。内心惆怅,作赋以寄托对李夫人的思念之情。

汉武帝下葬时,孤单单一个人葬在茂陵地宫中。而他最宠爱的李夫人,算是死后离他最近的一个女人,在距离茂陵西北500米左右的英陵,陪葬了汉武帝。

除了李夫人,茂陵四周还有众多的陪葬陵墓。

大将军大司马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葬在距离茂陵东北1公里的地方。卫青墓形似阴山,纪念他出征匈奴的功绩。

可是,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是卫子夫的外甥,想必如果他们在天有灵,知道汉武帝如此对待卫子夫和刘据,肯定也不愿意在死后继续守卫汉武帝的灵魂。

汉武帝姐姐阳信公主葬在距离茂陵东面2公里处,这位姐姐最喜欢给汉武帝寻找美女,当年卫子夫就是阳信公主府上的歌姬,她与汉武帝的关系极为亲密。

四、结束语

一代贤后卫子夫被逼自尽。她临死前,心中难免哀叹自己命运的凄惨,没想到她陪伴了48年的丈夫如此薄情寡义。她怀着与儿子在另一个世界团聚的愿望,走得义无反顾。

汉武帝为了那个万人敬仰的皇位,选择了抛弃至亲,孤独走向终老。

他的陵墓依旧高大威武,彰显了帝王的尊贵身份。却冰冷冷,毫无温度,就像独自占据最高位置的那个寂寞的帝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