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7年,解放石家庄的主力部队,后来的发展脉络如何?

 兰州家长 2022-04-26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1947年解放石家庄的故事。

文章图片1

1947年解放石家庄战役的主要参战部队是晋察冀野战军的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两支纵队从西南和东北方向发起进攻。另外,冀晋军区的独立第1、第2旅、第4军分区和冀中军区独立第7、第8旅、第11军分区的部分部队从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实施辅助进攻。

文章图片2

因为部队多,我们今天只算参加了主力进攻和辅助进攻的部队。也就是晋察冀军区的第三、第四纵队以及冀晋军区的独立第一旅和第二旅以及冀中军区的独立第七旅和第八旅。

文章图片3

晋察冀野战军的第三纵队是63军的前身。这支部队的首任军长是郑维山,政委为王宗槐,这两人都在1955年获得中将军衔。巧合的是,郑维山和妻子结识于灵寿县大夫庄,王宗槐的妻子来自河北省阜平县。这支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文章图片4

从朝鲜回国后,63军一度驻军于石家庄。而今天的河北省鹿泉区双凤山陵园内还有傅崇碧军长的塑像。抗美援朝战争中,徐信师长大放异彩,他在战争结束后被彭德怀司令员亲自点名到苏联留学。徐信在1988年时获陆军上将军衔,曾任副总参谋长等职务。

文章图片5

郑维山中将

第四纵队是64军的前身,这个军首任军长为曾思玉中将,政委为河北平山人王昭。部队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部队驻于东北。63军和64军都在后来撤销番号。

冀中军区独立第八旅的番号是1946年7月获得,辖第23、24、22三个团。晋冀军区的独立第二旅是1946年6月成军,辖三个团,是由晋冀纵队的第12团和另外分区的两个独立团合编而成。

文章图片6

曾思玉中将

冀中军区的这两个独立旅在1947年12月改归属到了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这个纵队除了两个旅外还抽调地方部队组成了第18旅。原来的冀中军区独立第七旅和第八旅改番号为第16旅和第17旅。

16旅旅长廖鼎祥和17旅旅长徐德操在后来都获得了少将军衔。1949年1月在全军番号大整编的背景下,这个纵队改为了第68军,由文年生为首任军长,向仲华为首任政委,徐德操此时已经是副军长。

文章图片7

王宗槐中将

原来的16旅和17旅改称为了202师和203师。68军后来参加过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回国后,68军被派驻到了徐州,隶属于济南军区。68军在1975年改驻到了吉林省吉林市,后来到了1985年时68军番号撤销。但是68军部队改为了正军级的内蒙古赤峰守备区。到了1992年时,守备区和部队撤编,68军历史告一段落。

文章图片8

徐德操少将

冀晋军区的独立第一旅获得番号是在1946年8月,成军地点是山西省五台县,首任旅长为后来的开国少将曾美,副旅长为罗文坊。这个旅最初成立时有两个团,后来加入了一个警备团。独立第二旅成军时间是1947年8月,成立地点依然是山西省五台县。

独立第二旅首任旅长为成少甫,副旅长兼参谋长是刘苏。1947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决议,原来的独立第一旅、第二旅和察哈尔军区独立第四旅合编为了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纵队成立地点是河北省获鹿县大河镇。原来的独立第一旅改番号为第一旅,独立第二旅改番号为第二旅。

文章图片9

1949年2月,在北京顺义,原来的纵队改称为第66军,肖新槐为首任军长。原来第一旅和第二旅改番号为第196师和197师,师长是曾美和成少甫。后来66军曾较长时间在天津驻扎。新中国成立后,66军又经过了几次调整。到1985年时,66(集团)军的番号撤销。曾美后来病逝于石家庄,他曾任河北省军区政委等职务,是百岁将军。

文章图片10

曾美少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