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风水先生画的竹子,传了600多年,其中的玄机却很少有人能看懂

 虚空之漂者 2022-04-26
一个风水先生画的竹子,传了600多年,其中的玄机却很少有人能看懂!

了解中国文化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文化的起源乃是“易学”,中华文化道统是在“易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诸子百家无一例外。
而“易学”深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各个领域,只要有易理的加持,其必定境界和层次便卓然而升高,在艺术领域也是如此,书法的核心,其中就是“易学”当中的“阴阳”,书法当中的俯仰之变、开合之变、疏密之变、轻重之变,都是“阴阳哲学”的范畴。
同样在国画当中也是如此,国画当中的干与枯、浓与淡、墨色的留白等等方面都是易学阴阳体系的一种表达。
在元代有一个顶级的国画大师,他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元四家”之一,他自幼便接触易学,学习易学数十年,同时其画艺高绝,并且将自己对于易学阴阳的表达融于自己的绘画创作当红,他晚年画出一件非常著名的《竹枝图轴》,此图总计用了36笔,传了600多年,其中的玄机却很少人能看懂。
这个大画家就是“元四家”之一的吴镇。
我们知道元代是中国绘画史的一个巅峰,其中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而这些人当中,尤其是吴镇画竹最为出色。
吴镇的一生颇为传奇,他自幼酷爱剑术,练就了一生好武艺,后人又开始学习易学,并且为人谦逊而练达,人缘极好,达然知命,一派谦谦君子的做派,在学问上他也是“元四家”当中最高的,不仅精通儒、释、道三家,还能够精通诸子百家,这些学问也成为了他绘画艺术的基石。
我们纵观历代的一些书画大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学问深厚之人,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其实并不是艺术本身的技法,而是传统文化的修养和积淀,我们常说,当代许多人在技法的丰富度上,已然不逊色于古人,但却没有内涵和神韵,其根本就是个人的修为不够。
而对于精通易理的大师而言,能够将艺术与易学充分融合,其艺术的格调卓然而升高。
这件《竹枝图》看似寥寥数笔,尺幅也比较小,诗人评价他的画:
抗简孤洁,高自标表,号梅花道人。从其取画,虽势力不能夺,惟以佳纸笔投之案格。需其自至,欣然就几。随所欲为,乃可得也。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无意佳乃佳的高级境界,从这件《竹枝图》当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其空间留白也恰好符合黄金比例,其款识的位置也是不可挪动分毫。
每一处用笔甚至细微到每一片叶子,都好比精心安排一样,但同时又不着痕迹。
吴镇的这件《竹枝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中,乃是家居装饰的一件极品之作。
鉴于此,我们将此作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差别的作品,同时配以手工立轴装裱,更加便于家具悬挂装饰。
欲购此吴镇《竹枝图轴》,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