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药姑山走出一支红军游击队——记王义勋将军

 兰州家长 2022-04-26
文章图片1

王义勋将军

从药姑山走出一支红军游击队

——记王义勋将军

黄国平 李宝刚

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大耍“假和谈、真剿共”、“北和南剿”的伎俩,蒋介石一面派人继续同中共进行“和平”谈判,一面调集军队加紧“清剿”,并在各地建立起了“绥靖公署”,修筑碉堡,安插“钉子”,大搞所谓的“堡垒”战术。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清剿”和严密封锁,红军南方各游击区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同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坚持于湘鄂赣根据地的红十六师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及时打击敌人,接连取得了数次战斗胜利,并攻克了通山县横石潭大碉堡,一举歼灭作恶多端的顽敌200多人。

1937年1月底的一天,阴云密布,天幕低垂。红十六师攻打鄂南通城县桂口镇敌碉堡的战斗打响了,时任红十六师政治部代主任的王义勋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就在战斗快要结束时,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王义勋的腰部髄骨处。由于当时他系了两条皮带,子弹才没有从腹部穿出,但他的两条腿却动不了了!

战斗结束后,部队需要及时转移到湘鄂边区去。因为王义勋不能行走,在县委、县苏维埃的帮助下,被安置在湘鄂交界的药姑大山的山冲里休养。组织上派了郭可义小医生和不满14岁的罗香涛来护送他。大山中的空气湿漉漉的,曲里拐弯的崎岖山间小路像雨水浇注似的泥泞湿滑。抬担架的小郭和小罗吃力地向上爬,一步三滑,担架摇摇晃晃,没走多会儿,汗水便湿透了衣裳。时值数九寒冬,尽管置身在有“芙蓉之国”美誉的南方,然而山上异常寒冷。呼啸的山风像奔腾的野马似地吼叫着,山风打在脸上,像利剑刺割般痛。王义勋躺在担架上,尽管棉被盖裹得严严实实,但还是冷得瑟瑟发抖,牙根不听使唤“嘎嘎”地直打架。空气稀薄,加之流血过多,王义勋感到嗓子眼直冒火,嘴唇干裂得像鱼鳞似的,舌头苦涩,欲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小郭和小罗赶忙轻轻放下担架,小罗拔腿就到山沟里四处找水,小郭医生陪护在王义勋身边。两袋烟的工夫,找到水的小罗连跑带跳地回来了,一脸疲倦却兴奋的神情咧着嘴连声呼喊:“水来了!水来了!”小郭医生笑盈盈地连倒了两瓷缸子水,王义勋在小郭臂膀的扶靠下“咕嘟咕嘟”地全喝了。

当夜幕降临时,王义勋他们终于安全顺利地到达了“疗养地”——药姑山那偏僻隐蔽的大山沟。这里有两间草棚子,住着两位地方上的同志,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双眼几乎看不见东西。王义勋同两个地方同志住在了一个草棚子。

由于敌人的封锁,药品极度缺乏,又缺少敷料,受重伤的王义勋根本谈不上什么治疗。换药时,医生只用棉花或纱布蘸着开水冲洗伤口。没有止痛药,换药时钻心地痛,只能咬牙坚持着。每次换完药,衣服都湿透了。晚上睡觉,地上铺着满地稻草和树叶,盖的是没有被套的棉絮。

由于没有药品,王义勋的伤口发炎了,脓血时常流到棉絮上,又没有棉絮换,只好叫公务员将弄脏的地方扯掉,一床好端端的棉絮只盖了个把月就扯去了大半多。苏区政府为了照顾伤员,积极设法筹集粮食,供应每人每天两顿红薯稀饭吃,王义勋只能靠这一点食品“补养”身体。

时隔不久,红十六师在湘鄂边区又打了一仗。一营政委马泛舟同志负了伤。伤员多了,组织上便派了一名卫生队长来负责护理。当地政府对伤病员的治疗工作也非常重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地为伤员们保障供应食品。王义勋的伤势这才逐渐好转起来,身体也得到了较快恢复。

药姑深山的生活尽管艰苦难熬,然而伤员们相互关心,彼此照顾,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在伤友的搀扶下,王义勋渐渐地也能站起来了。为了尽量减少别人的麻烦,王义勋主动要求到棚外去解大小便。

一次,王义勋和伤友们在棚外围坐在一起晒着太阳聊得正带劲时,突然,伤口又痛又痒,他不由得用手去摸伤口,边摸边挠,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一瞧,伤口边有个虫子在爬动。王义勋用手一捏发觉这虫子还挺长,他用力一揪竟从伤口处拽出一条蛔虫来。王义勋风趣诙谐地对伤友哈哈大笑道:“大概它在我肚子里找不到什么东西吃,饿了,就钻了出来。”

面对艰难困苦,王义勋和伤友们从不畏惧,深山里始终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天,天空阴沉,狂风大作,雷鸣电闪。眨眼工夫,一场瓢泼大雨从天而降。雨水不住,雨幕遮人。敌人乘机再次向道城县机关发起突然袭击,县政府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坏,损失惨重。同志们不是牺牲,就是被捕,唯有县保卫局陈棣华侥幸逃脱出来。王义勋和伤友们见情况危急,立即实施转移。

在通往新的“隐蔽点“的征途上,需要翻越两座大山。王义勋在伤友同志们轮流搀扶下走得缓慢而艰难。山上没有路,全靠前面的同志在荒草杂树丛中试着踩踏蹬路,遇到坑坑洼洼难走的地段,王义勋他们只有爬着向前行进。历经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到了新的宿营地时,王义勋见裤子上磨破了十多个窟窿,左裤腿被撕成两半,左膝盖渗着暗红的血迹。他饥累交迫,浑身颤栗,昏厥晕倒在凹凸不平的地上。

艰苦条件的磨练,使意志坚强的更加坚强,但也有贪生怕死、畏惧艰苦的,最后当了叛徒。

1937年3月,红十六师师长方步舟叛变,近千人的队伍,最后仅剩下了100多人。这时,新任红十六师领导班子成员又相继投敌,使敌人的反动气焰更加嚣张。边区的情况十分危急。王义勋和伤员们几乎无处安身,天天为躲避敌人的搜捕而东躲西藏。不久,为伤员外出买粮的同志被叛徒带着的便衣队抓走了,粮食来源断绝。大家只好到荒山野地里寻找野菜野果充饥。

在山上住久了,附近的野菜都被王义勋他们挖光了,不得已只好挖野草吃。野草吃多了,胃就胀痛难忍,不吃野草肚子又饿得发慌。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王义勋和大家商议,决定下山购粮。大家将身上仅有的一点钱都掏了出来,凑了几块钱。翌日,王义勋带着身体较好的4个人下了山。到了下午,他们发觉山下有一户人家。夜幕漆黑如墨,他们悄悄摸到老乡门前。“笃笃!”老乡的屋门被叫开了。一见王义勋几个人着装破损、面黄肌瘦、举止隐秘的样子,老乡被惊吓得不知所措。王义勋说明身份和来意后,老乡才平静下来,招待大家坐下,沏水吸烟。老乡家的大嫂赶紧生起灶火做饭,还炒了两个菜,里面还放了腌肉。在当地,一般的老乡家平时是舍不得炒菜的。说话间,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摆上了桌。饭后,王义勋从这户老乡家买了几十斤米和少许的盐即往回赶。伤员们见到他们买回来的米和盐,兴奋得又跳又叫,有的伤员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为了这次买米,王义勋他们用光了全部积蓄。几天后,又没有吃的了。王义勋提议,选几个人组成游击队外出开展群众工作,同时除恶惩霸,征款筹粮。大家一致同意,并起名为药姑山红军游击队。就这样,一支由伤疗人员组成的湘鄂边区红军游击队诞生了。武器怎么解决?王义勋说:“我们还有一把砍柴刀,可以用来砍木头做假枪、假手榴弹,吓唬敌人。”

大家一齐动手“喊哩咔嚓”赶制“武器”。半天的工夫,假枪、假手榴弹做好了,将“武器”揣在衣服里,从外表看,真假不辨。大家精神倍增,个个神采飞扬。

次日,王义勋便率队出发了。当到达湘北境界时,突然发现半山腰上有一个人在砍柴。王义勋让队员把他带来,说明身份,动员他带路去捉恶霸地主。那砍柴的穷苦人一听来了自己的队伍,很是兴奋,当即告诉大家后村上就住着一个恶霸。

天黑以后,王义勋带领的药姑山红军游击队悄悄下山摸到地主家。王义勋令两名队员堵住前门,他带其余队员踢开后门,“腾”地冲了进去。

红军游击队先把地主家成员都集中在院子里,抓了几个主要人员,然后没收了几百斤米,并杀了一头大肥猪。临走前,警告地主家人,不许报告军警,限7天之内送200元钱来赎人,否则就去收尸。结果,为了赎人,地主家丁果真没有报告,到了第六天就送来了200元钱。王义勋写了一张收条,又向他们讲了红军的政策,就放了人。

通过打土豪劣绅,疗伤的队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扩大了红军在当地的影响,一些恶霸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本文选自袁伟主编《楚天将帅风云录(第一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