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仅存的宫式建筑——文庙(省‘市’档案/天津篇)

 无愧我心 2022-04-26

天津仅存的宫式建筑——文庙(省'市’档案/天津篇)

在天津闲游的几天,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无论是和平区还是其他地方,无论是五大道文化旅游区还是意式风情区,漫步在大大小小的街道上,看到的近现代建筑中以各式各样的西洋风格的建筑居多,在北京随处可见的宫殿式建筑却很难看到。当逛到南开区的东北部时,终于看到了一处宫式建筑,它就是位于东马路2号的天津文庙。

天津文庙又叫孔庙、夫子庙、文宣王庙、至圣庙,始建于明代,其前身是天津卫指挥使朱胜的住宅,朱胜为了兴学,将其捐出来作为学舍。嘉靖年间增建名宦和乡贤两祠,成为尊崇和纪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先圣的庙宇,因与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相对比,所以称为文庙。据说天津人祭孔的首要目的并非向神明祈福,而是儒家血缘伦理所要求的孝养报本,祭奉的对象也并未被祭奉者当作神明,所以对祭孔更恰当地理解应是非宗教的民俗文化传统。

祭孔这一民俗文化传统,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祭孔的仪式也越来越隆重,开始时是每年在秋季祭一次,后来增为春秋二祭。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又在孔子诞辰日阴历的八月二十七日举行大祭。据说这一次的祭孔仪式更为隆重,连在私塾里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都放假三天。祭孔的程序也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祀典的内容包括公祭、家祭、翎子乐舞表演、六艺乐舞等,象征着孔子弟子的学子身穿明朝长袍,手捧书卷文具,还有身着明朝礼服的古乐队。

天津文庙还是天津的学宫所在,历代对文庙都有修缮,其中规模最大的修建有明代的天顺、万历;清朝的康熙、乾隆等几次,逐渐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古建筑群。天津文庙坐北朝南,面临东门内大街,大街东、西两侧各耸立二柱三楼庑殿顶牌坊一座,牌坊横额有鎏金雕龙华板,上面有书法家华士奎书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取自陈凤悟的《孔子赞》,赞颂孔子之德与天地相齐;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推崇孔子德行如同天地,孔子之道古今第一。

整个文庙的平面布局,承袭了我国传统的四合宫殿体系,从南到西分别由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以及东、西两侧配殿等组成。好像全国各地的文庙布局基本上差不多,只是规模大小有别而已。其中泮池、棂星门是孔庙、文庙所特有的,泮池是座架着石桥的半圆形的水池子,形象四面环水的大学堂,寓意人们踏上泮池,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所以在清代,称那些考取秀才的为“入泮”。棂星门是一座巍然挺立着四根部天大柱的牌坊,传说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灵,寓意通过棂星门,就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

文庙中心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孔的正殿,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孟轲、颜回等四配十二哲人之牌位,显示出孔子之学后断有人,学子济济一堂。另外东、西两侧配殿里还供奉着孔子的七十二贤人及历代的名宦、乡贤等。大成殿的后面是崇圣殿,又称后殿,是供奉孔子父母和五世祖先的地方。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那场特殊的运动中,天津文庙的建筑和孔子塑像均被毁坏。时隔二十年后,天津市人民政府拔巨款进行了修葺和重建,并将其开辟为文庙博物馆。馆内陈列有《府庙大成殿复原陈列》、《孔子生平展》,馆内现藏有祭孔礼、乐器等珍贵文物,其中有编磬、古琴、古瑟、建鼓、应鼓、博鼓以及铜爵、竹篚、竹笾等。这些藏品表现了中华两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文庙博物馆里还经常不定期地举办“祭孔古乐演奏”等活动。

天津文庙作为天津地方教育官学和尊孔的庙宇,是天津地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也是天津近代保存下来唯一的宫式建筑。早在1954年,就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津文庙博物馆还是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