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急性软组织损伤(上)

 小柴胡汤 2022-04-26

随着全民运动的狂潮,户外运动的人们渐渐增多了。运动难免就会受到损伤,受伤以后去医院拍X片,没有发现骨折,医生就会诊断为软组织损伤。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认为软组织损伤比骨折要轻,容易恢复。其实不然,有的软组织损伤如果处理不当,会让人一辈子残疾。

图片

什么是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指软组织或骨骼肌肉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急性损伤或长期慢性劳损引起的一大类创伤综合征。

根据病情的长短分为急性软组织损伤和慢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又以踝关节和膝关节损伤为常见

图片

图片

软组织损伤的常见表现

在软组织损伤发生后,主要的表现是: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多数早期症状为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在2-3天内瘀聚凝结,功能障碍。

中期受伤3-4天后,瘀血渐化,肿胀开始消退,瘀斑转为青紫,皮肤温热,疼痛渐减。

后期重症伤筋2周后,瘀肿大部分消退瘀斑转为黄褐色,疼痛不明显,功能轻度障碍,此种残余症状,经3-5周消失,功能可恢复。

所以软组织损伤不可在疼痛缓解后过早运动和负重,因其自然病程尚未结束。

图片

软组织损伤后的自我治疗

急性软组织损伤后,在第一时间患者要完成急救处理,为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奠定基础,赢得时间。具体怎么做呢?

即遵循国际上公认的RICE处理原则

第一项是休息(Rest),要停止活动,使用护具、运动贴布、肌内效贴布或石膏等来固定患部,避免再度受伤。

第二项是冰敷(Ice),目的在于降低神经传导速度,以减轻疼痛,且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及渗出液的现象,而达消肿的目的。

图片

第三项是压迫和包扎(Compress),使用弹性绷带将患部轻轻地缠绕起来,产生压迫的力量,使之不再肿胀与出血。建议冰敷时候最好加上压迫,疗效更佳。

第四项是抬高(Elevation),是指将患部抬高以利血液可以利用重力回流心脏,所以患部都要放在比心脏高的位置。

这个原则可以保证人们在运动损伤的急诊期,在医生未到位之前,可以尽量先减轻、缓解伤痛。

是否还觉得受伤后能继续走就没问题?觉得没有骨折就是万幸?no no no,这些都是不对的!明天请王晶医生继续为大家讲解软组织损伤的误区。

图片

图片

王晶

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

青年医师新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评价中心

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慢性筋骨病、骨质疏松的诊治。主要从事于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临床、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研究组研究骨干。

承担科研任务(课题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科学基金1项,申请专利3项,获得201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5年来,共发表中英文论文14篇,第一作者SCI 2篇,中文核心期刊 4篇。

学术任职情况: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理事,时间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理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