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才少年陈欧:16岁留学,31岁公司上市,3天成交10个亿

 朱小鹿 2022-04-26

国民老公思聪,跪舔网红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宝,我今天去输液了,输的什么液,想你的夜”成为爆红的“撕葱体”,被各行各业争相模仿。

“宝,我今天拉稀了,拉的什么稀,你爱喝的安慕希。”

“宝,今天下单吗?下的什么单?没有你的日子好孤单!”

“宝,今天我去吃面了,吃的什么面,突然想见你一面。”

撕葱公子靠自己的一己之力,让“宝”成为了比“亲”还普通的招呼语。

曾担任娱乐圈的纪+检委,他说话耿直,看不惯就开怼。

2018年,撕葱冲“网红企业家”陈欧开火。

陈欧在聚美优品退市前后,就开始不停地跨界,做影视剧、母婴电商、空气净化器等各种风口上的项目,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陈欧宣布进军共享充电宝时,撕葱公子就立下“毒誓”: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陈欧先投入3个亿,又追加1个亿。这个项目一度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3年多过去了,共享充电宝也成了一个摆设。

陈欧打造的人设有很多,比如学霸,网红企业家,80后创业偶像等等。

如今,38岁的陈欧,几乎销声匿迹。

纵观陈欧的成长轨迹,有很多幸运成分。

细看他创业过程,却是一个彻头彻尾loser。

小镇少年要出国

1983年2月4日,是24节气中的立春,距离鼠年春节还有8天。

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

湖南德阳的中江县,有一个婴儿出生了。父母给他起名陈欧。

这一年,27岁的徐小平还在北京大学当老师。

陈欧父母都是公务员,慈母严父,家境殷实。

父亲对陈欧的管控非常严格,他希望把孩子打造成他喜欢的样子。

父母给陈欧报了很多兴趣班,培养很多特长爱好,学习也好,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小学阶段,他就拿下多个奥数奖项。

小升初的时候,陈欧直接越过初一,跳级到初二。

 中学阶段一晃而过。16岁的陈欧,得到一个向父亲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拿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的全额奖学金,连生活费都免了。

小镇少年能有机会出国,这绝对是一个开眼界、见天地的好机会。

父母鞭长莫及,陈欧解放天性。

在大学阶段,陈欧有两大爱好:打游戏和搞钱。

“希望早点发财,证明自己真的独立了。”

一般孩子打游戏多少都会影响学业,还花钱充币,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但是天才少年陈欧却自己的一套游戏玩法。

陈欧打游戏是有选择的。

 他只玩竞技类的游戏,就是手、眼、脑并用的那种。

用陈欧的话说:玩游戏就好像是打仗。

那种纯靠时间和积累经验升级的游戏,陈欧只玩了两天,就放弃了。

他觉得这样的游戏浪费时间。

在大三的时候,陈欧参加游戏比赛,得到一笔奖金1000新币。

这是他自己赚的第一笔钱。

陈欧还在打游戏的过程中看到了创业机会。

他搭建了游戏对战平台GG,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在线游戏平台。

陈欧曾说,他创业的时候,没有人支持他。他和别人介绍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

GG是他自己靠一台电脑做出来的。

这个时候,陈欧不过22岁的年纪。

幸运还远不止于此。

创业读博二选一

陈欧创业正在紧要关头,他收到了斯坦福MBA录取通知书。

在二选一的时候,陈欧最终是去了斯坦福,读MBA。

对于这个选择,陈欧也曾回应过。

他说他也很难,不知道怎么办。父亲为此还飞到新加坡,给他做了一个星期的思想工作。

但是始终没做通思想工作,父亲非常生气,临走时,摔下一句话:

你如果不读斯坦福的博士,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

陈欧去读MBA了,但是他还想远程管理公司。

后来,他感觉到鞭长莫及。

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之后,又引进了资本,话语权已经不在陈欧这里了。

既然公司已经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那还不如卖掉。

一是能交清斯坦福两年一百多万的学费;二是手里有粮心不慌,可以有更多选择机会。

就这样,陈欧脱离了他最初的创业公司。

其实,对于陈欧第一次创业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

 游戏平台Garena创始人李小冬曾经公开说:GG平台是他们几个朋友一起创立的,有陈欧。

2007年,公司经营状况的并不好。

虽然游戏玩家多,但是没有人注资,就是长得快但是营养不良。

公司发展,一度陷入窘境。

在这个时候,陈欧没有选择共患难,而卖出股份读MBA。

陈欧卖出股份后,李小冬就清盘了公司。

陈欧的第一次创业,算不上成功,甚至是失败告终。

2009年,李小冬创立了Garena游戏平台,一直到上市。

现在的Garena和陈欧没有任何关系。

2021年,李小冬以124亿美元,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的177名。

如果陈欧坚持做GG,名字也许早就登上福布斯了。

陈欧其实不具备企业家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或者坚定创业的信念。

聚美优品的衰败,更把他的缺点完全暴露出来。

聚美优品301事件

2009年,陈欧斯坦福毕业。

他给自己一个定位:坚决不打工,回国创业。

陈欧游说了戴雨森。在戴雨森距离斯坦福毕业还有三月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和陈欧回国创业。

陈欧还邀请了南洋理工大学的学弟刘辉。刘辉放弃了米国百万价值的股权,跟随陈欧回国创业。

陈欧还是选择了游戏行业,和他在新加坡创业的时候类似的项目。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只是,这个项目在国内有点水土不服。

陈欧一看这个不行啊,国内不认可,赚不到钱,就赶紧又换了赛道。

陈欧第二次创业失败。

两次创业都失败了,难道是项目不好吗?但李小冬成功了。

只能说明,陈欧太容易放弃了。

经过调研之后,陈欧选择了男人都不愿意做的美妆行业。

陈欧的想法是很好的,赚女人的钱轻松,赚爱美女人的钱,更轻松。

 2010年3月,团美网上线,后来改名聚美优品。

选好了赛道,可是钱从哪来呀。

陈欧又一次想起了天使投资人徐小平。

陈欧第一次创业GG的时候,徐小平计划投资的,只是他拒绝了。他选择给自己镀金。

内心忐忑的陈欧,坐在电脑前拨通了徐小平的电话:

徐老师,您好。我是那个做游戏网站的陈欧,您以前见过的。我能见您一面吗?

徐小平很高兴,爽快同意。

俩人约在一个茶馆里见面,一杯茶的时间,徐小平就决定给陈欧18万美元。

他们还得到红杉资本的投资。

陈欧得到第一轮千万美元的融资后,很快网站就走上正轨。

每天的访问量在稳步增加。

 到2013年,网站已经有三年的积累,日平均访问IP达到1千多万。

营销见长的陈欧,想要在3月1日的周年庆,做到1个亿的访问量。

为了配合这次活动,“陈欧体”横空出世。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这句话,火速出圈,成了“甄嬛体”之后,又一爆火的文案。

营销做得到位,流量暴增,却导致了301事件。

活动当天服务器瘫痪。修复后,40%的流量被技术人员踢出去。

3天成交10个亿,爆仓成了聚美优品的致命打击。

十几天过去了,货品依然发不出去;每天客服电话打到爆;陈欧却给不出一个明确的时间。

在人们眼中,陈欧成了只会上节目,不务正业的企业家。

聚美优品开始失去顾客的信任。

聚美优品假货风波

2014年,风头正盛的聚美优品成功登陆纽交所;陈欧成了纽交所222年来,最年轻的CEO。

80后创业偶像,网红企业家,这些称呼纷至沓来。

伴随这些名称而来的是,有顾客直接指出,在陈欧这里买的化妆品是假货,而非正品。

刚上市两个月,网站售假的新闻此起彼伏。

为了平息假货的声音,陈欧发出一则声明:聚美优品和各大品牌都有合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娇兰、DHC、兰蔻等众多国际品牌陆续表示,没有和聚美优品合作过。

不得不说打脸来的太快了。

 又有聚美优品前员工爆料:网站大牌大多是广东一个山寨专业的,假货比例高达90%。

一家叫祥鹏商贸的公司,被爆出伪造品牌授权,而这家公司是聚美优品的一家主要供货商。

聚美优品陷入困境。面对这次假货风波,陈欧却毫无招架之力。

同样被假货困扰的京东,就硬生生地走出来,改写了电商局面。

刘强东做到了,陈欧认栽了。

每一次面对挑战的时候,陈欧都选择了退缩、保守,而非迎战。

这一次,陈欧把奢侈品部门砍掉了。你说我假货,好吧,我不卖了。

这一决策,公司业务直接下降三分之一,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聚美优品上市刚两年,业绩疲软,没有新的爆发点,陈欧就开始谋求私有化。

四年就退市了,归罪陈欧毫无疑问。

不停跨界的loser

2017年,聚美优品上市三年。创始人戴雨森和刘辉,高管刘惠璞、高孟等相继离开。

聚美高管换了个底朝天。

这和陈欧坚持的私有化有直接关系。

陈欧就提出了以7美元一股的价格把聚美私有化。

这个价格根本不到发行价格22美元的三分之一。陈欧因此得名“陈七块”。

这个方案,直接导致高管离职。

陈欧不但没有把心思用在业务和公司上,反倒是玩起了自己的人设。

个人账号粉丝居然做到了是马云的两倍。

陈欧把个人账号当成了公司的营销出口,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有个媒体调侃:“一个好好的CEO,却活成了微商的样子。”

现在的陈欧,个人账号设置了半年可见。

陈欧是幸运儿,是聪明人,唯独不是砍柴人。

如果他第一次创业,坚持一下,就是李小冬;

如果第二次创业,坚持一下,就是刘强东。

可是,机会都错失掉了。

现在的陈欧,专找风口,毫无企业家精神。

陈欧,成为企业家是偶然,失败才是必然选择。

参考资料:

《最佳现场》

《人事》

徐小平VS陈欧《创业之路-折翼重生》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