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小伙,一口气吃16斤面,一个人吃1158根串串,爆火后身价千万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如果给你500元红包,让你用辣条裹着小米辣生吃,你愿意吗?

一口气吃掉300个兔头,15秒钟喝掉一瓶1.5L的可乐,18秒吃完一碗面,你相信有人能做到吗?

这些,顶流吃播博主“浪胃仙”可以做到。

在他的短视频里,他18秒吃完一碗面条,一个人吃完十人量的盒饭,还可以一个人吃掉整个生日蛋糕。

因为会吃,吃得够多,浪胃仙成了职业大胃王。

现在,31岁的他,已是吃播博主当中的顶流,全网粉丝3600多万,通过广告和直播收入,他现在身家超过千万元。

更奇葩的是,他面对千万粉丝,镜头前的形象却硬生生从一个打扮中性的男人,转变成了长发“美女”,塑造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从云南山村一个普通的90后小伙,成长为顶流吃播博主,浪胃仙火遍网络,赚得盆满钵满,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胃口大吗?

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浪胃仙的人生,一探究竟。

在爆火之前,浪胃仙的人生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

那时,他还不叫浪胃仙,而是有一个和普通人相差无几的名字,叫李杭泽。

1990年8月,李杭泽出生在云南,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他健康成长,从小吃嘛嘛香,身体壮实。

长大后,李杭泽考上大学。

他的大学生活新鲜有趣,除了每顿饭比别人吃得多一点,和别人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改变李杭泽命运的转机很快出现。

大学毕业后,他离开家乡,辗转到重庆参加工作。

他背井离乡,积极努力,还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每月工资月光,要是稍微再添置点别的东西,很可能连吃饭的钱都拿不出来。

为了省钱,他只能什么便宜吃什么,但本就比普通人更大的胃,让李杭泽困窘的生活雪上加霜。

所以,他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就是自助餐厅,每次他都厚着脸皮,吃到老板下逐客令,才灰溜溜地离开。

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家廉价的10元自助餐厅,只要给老板10块钱,就可以吃到饱。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家店的老板非但没有赶他走,还向他伸出了一只温暖的手,在他身处困境时,拉了他一把。

当时,他已经加了好几次菜,吃完还想去加点,可看着老板娘坐在那儿,他有点不好意思,生怕老板娘不高兴,大声赶他走。

那丢脸就从云南丢到了重庆,挺严重。

然而,肚子唱了一出空城计,轻松战胜理智,李杭泽只能红着脸,小声跟老板娘说:“我真的再吃两片就走。”

没想道,温柔贤惠的老板娘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走过去打开锅盖,友好地对他说:“你吃里面的吧,里面的菜是热的。”

如此朴实无华的一句话,犹如从天外传来的梵音,瞬间击中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李杭泽顿时热泪盈眶,泪洒当场。

但感动归感动,填饱肚子才是首要任务。

之后,他便顺理成章地经常光顾这家店,趁机光明正大地美餐一顿。

而这个善良的老板娘,则让李杭泽记了很久很久。

久得他差点亲自上演一出农夫与蛇,一不小心做出恩将仇报的事。

不过,在李杭泽咸鱼翻身之前,他尚且没有这个精力。

因为人一旦吃饱,就会滋生欲望,追求更多物质享受。

李杭泽也不例外。

曾经,社会给了他当头一棒,打得他晕头转向,眼冒金星,但正是因为遭受过社会的毒打,他更加坚定了“逆袭”的决心。

左思右想,李杭泽找到了改变人生的关键词:开源节流。

以前,他做到了节流,日子却过得紧巴巴。

很显然,钱不是省出来的,要想吃得好,穿得好,走上人生巅峰,挣得多才是关键。

可谁不想一夜暴富呢?

问题是:做白日梦很容易,实现白日梦却很难。

李杭泽开始发愁,到底做什么才能赚到钱,彻底摆脱困境?

十年前,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发表了著名的飞猪理论,他意气风发地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没多久,马云拆雷军的台,他毫不留情地说:“风过去了,摔死的都是猪。”

猪摔没摔死,一般人不知道,但互联网这股风,很快吹到了李杭泽身上。

早在1916年,美国就在纽约市科尼岛举办过“热狗大胃王比赛”。

从那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大胃王之都”,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比赛。

比如2007年,大胃王乔伊·切斯纳特,在比赛时,10分钟内吞下70个热狗,创下世界纪录。

同时,大赛设置了丰厚的奖金,很多人为了这笔意外之财参赛,甚至有人成了职业大胃王。

比如美国有名的职业大胃王莫莉·舒勒,就是靠参加大胃王比赛赢得的奖金,养活自己和四个孩子。

有噱头,观众愿意看,同时参赛者有经济收入,商家有钱赚……

种种因素影响下,大胃王竞技比赛逐渐形成一种文化,在海外广为流传。

2000年,来自日本的小林尊开始参加大胃王比赛,他在比赛中一口气吃下16碗拉面,拿下冠军。

因为长相秀气,小林尊迅速走红,甚至闯出国门,成了“大胃王明星”。

他之后连夺6届美国纽约最著名的吃热狗大赛冠军,在世界级的大胃王比赛中获得无数冠军头衔。

一时之间,小林尊名利双收,无形之中又为大胃王文化的爆火浇了一桶油。

(大胃王小林尊)

那时候,在国内,胃口大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光彩事,不会有人四处宣扬。

所以,国内早些年并没有受到大胃王文化的影响。

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人把国外的大胃王比赛视频搬运到网上。

或许是享受看别人吃东西的幸福感,也有可能是看别人吃那么多东西,自己会觉得撑得慌,进而起到控制食欲的作用。

总之,大胃王视频很快在国内爆火,催生了一大批吃播博主,并促使他们用“大胃王”的噱头博人眼球。

2016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位“美女大胃王”,叫做“密子君”,她用16分20秒的时间,吃完了10桶火鸡面。

第一条视频就获得几百万点击量,一战成名。

在时代影响下,李杭泽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出路,再联想到自己胃口大,吃得多,就注意到了美食博主这个行业。

时代风口下,他顺势而为,果断签约成为一名职业吃播博主。

从此,那个胃口比常人大,叫作李杭泽的小伙子消失在人海,换来一匹黑马冲出赛道:名叫浪胃仙的顶流博主横空出世。

后来,浪胃仙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想做回那个叫李杭泽的普通人有多不容易。

这一切,只能说是“时势造英雄”,而李杭泽恰好成了时代的幸运儿。

现在,李杭泽爆火出圈,全网坐拥3600万粉丝,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至少几百万。

他赚得盆满钵满,难道真的只靠能吃、会吃就够了吗?

如果真是这样,这钱未免赚得过于容易。

实际上,吃播博主千千万,要想从中异军突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8年,浪胃仙刚刚进军短视频行业,他吃得兢兢业业,用实力向观众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食力非凡”。

在他的短视频里,他表演过“1分钟6杯奶茶快速下肚,一口气吃完16斤船面,一个人吃1158根串串毫无压力......”

没有惊人的外貌,也没有经费出没高档餐厅,他只能在路边小吃摊一直吃一直吃,靠着刷新一项项纪录来吸引原始流量。

因为视频接地气,2018年年底,浪胃仙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百万赞短视频,成功迈出第一步。

此时的他,长发齐肩,带着黑框眼镜,虽然打扮中性,但看起来依然是一个地道的男主播。

随着视频越来越火,浪胃仙逐渐抛出更多噱头,就连性别也逐渐成谜。

传统吃播博主,大多数都是表面萌妹,背后大胃王的人设,浪胃仙则不一样。

他不修边幅,去的也不是高端上档次的大餐厅,更偏爱探访路边的苍蝇馆子,亲切随和地跟粉丝分享自己的美食之旅。

同时,他金句频出:

吃到昏天暗地,吃到老板服气,要问我的食量,请看向黑洞的方向。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我们大胃王能把你吃到瞌睡。

双拳难敌四手,一胃秒杀四口,我是谁?浪某某!

“段子手性能”为他的短视频增添了更多趣味性,让更多人记住他,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除了花式吃播,段子手这些标签之外,浪胃仙还发挥了情感博主般的共情能力。

他在视频里开导失恋的人:

煮鱼的不是水,而是火,让树叶飘落的不是风,而是季节,伤害你的也不是这个人,而是你对这份感情的执念。

你以为他离开了你,你的世界就崩塌了,但是你忘了,在你出现之前,你本来就是一个人啊,所以治愈你的不是时间,而是你的释怀。

类似的心灵鸡汤,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在浪胃仙的视频里。

他一次次告诉粉丝:

希望每个我吃过的地方,都有我爽朗的笑声,也希望闻声而来的粉丝们食欲大增。

笑着吃完每一口饭,是我的生活方式,更是我拍视频的底线。

这种情感共鸣,让粉丝对浪胃仙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大胃王”,而是从他的视频里,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除此之外,他还在短视频里添加更多具有反转性的小剧情。

他走进店里,吭哧吭哧点一大堆食物,店家目光惊愕,迟疑地问他:“你真的吃得完吗?”

最后看着店家啪啪打脸,粉丝们津津乐道:“这个店家真的是胆量大。”

同样有趣的人,还有他的朋友“二博”。

二博长相帅气,比起浪胃仙来说,胃口小得可怜,经常等浪胃仙吃饭等到睡着,却还要肩负起买单的重任。

这些反转全都成了粉丝们的快乐源泉,也成了浪胃仙爆火的秘诀。

粉丝基数越来越大,浪胃仙的挣钱之旅形成了正向循环。

他频繁和其他网络红人互动,比如郭聪明、代古拉K、陈赫等。

在引来更多粉丝的同时,也让他的实力越来越强,赢得更大的机会。

同时,浪胃仙还紧跟热点,在他的短视频里带上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获取更多曝光量。

另外,浪胃仙性别成谜,也给自己营造出十足的噱头,粉丝们一直围绕他的性别,乐此不疲地展开讨论。

早期视频里,他虽然打扮中性,但明显能看出来他是个男性,而且网络资料上也显示他性别为男。

但在后期视频里,他蓄起长发,画上淡妆,还做了美甲,直接变成了一个长发“美女”。

因为这种出格的行为,让浪胃仙深陷舆论漩涡,不少人骂他“变态”,“人妖”……

他只能哭着在直播间解释,说他早年离婚后独自带娃,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母爱,只能把自己装扮成母亲的形象。

这样的说法有人认可,但不少人坚决不买账,觉得他这是教坏孩子,会造成孩子性别认知障碍。

除了这些,质疑他“催吐、假吃”的声音也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说他“整容,换头、换脸”。

再加上狂吃不胖,有段时间浪胃仙神情憔悴,手上还带着伤,这些声音就被无限放大,无形之中为他催吐、浪费粮食等质疑之声提供了证据。

无奈之下,浪胃仙只能找素人陪他一起吃饭,有时候视频里还用秒表在旁边计时,证明自己确实是真吃。

但争议并没有因此停止,反而越演越烈。

浪胃仙不堪其扰,默默把自己的个性签名改成“不会再对谁做解释,只想做好自己。”

然而,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做好自己还远远不够。

吃播行业巨大的名利诱惑,让吃播的画风逐渐走偏,成了猎奇表演。

为了用大胃王的噱头吸引眼球,一些主播一边吃一边吐,严重浪费粮食,还有一些主播胡吃海喝,引发身体疾病,危害生命安全。

比如前段时间爆火的大胃王“泡泡龙”,胖到300多斤,年仅29岁就意外去世。

原本看吃播视频是为了享受美食带来的解压感,但这种错误示范,逐渐形成了行业乱象。

央视一再痛批:“能理解那种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快感,但天天这么吃,身体扛不住,对观众也会产生不好的引导。”

网友们也在评论中表达意见:“袁隆平爷爷让咱吃饱,可没说要浪费。”

高压之下,各种网络平台也没有闲着,封禁了大批博眼球的大胃王。

趋势如此,浪胃仙只能被迫转型。

他删掉大量短视频,开始做直播带货,并且不再展示自己非凡的食量,更多的是拍一些新奇有趣的探店视频。

有时候,他还会拍自己花式卖零食的经历。

比如他去超市卖烤肠,自己却把烤肠都吃光了;去KTV卖奶茶,一口气喝下去一升奶茶……

纵观浪胃仙的经历,只能说:一时走红靠运气,没两把刷子,做不了“常青树”。

但人生本就是升级打怪的过程,关关难过,关关过。

现在,浪胃仙已经不再做“大胃王”,选择“小而美”。

杜绝浪费,摒弃哗众取众,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底线。

作为一个千万粉丝博主,他收入不菲,但也必须肩负起职业吃播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次,他为了拍一期有看点、有噱头的视频,去了他落魄时常去的那家店,原计划是花10块钱“把老板吃垮”,“给老板上一课”。

可当他一个人吃完10个人的量后,他突然不想再按套路做,坚持给了老板100块钱。

他告诉粉丝,老板开这家店的初衷,本就是为附近的劳动人民提供便利。

谈到初心,浪胃仙在演讲中说:

细嚼慢咽,慢慢品尝,仔细感受食物带给我的快乐和满足,这是对食物应该有的尊重,也是我对吃饭这件事的尊重。

就像书中写到的:吃饭吃到最后是生活,如何一步步朝前走,以前是吃不饱,现在是吃得好一点,还想再吃得好一点。但不要忘记我们怎么样一步步往前面走过去。

这个时代很浮躁,很多人在利益的裹挟下,早已忘记自己从何处来,该往何处去。

勿忘初心,实在太难。

然而,为了名利盲从,放弃内心坚持的东西,违背初心去做那些不想做的事,终将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一无所得。

其实,人生总会走到十字路口,不必在意同行的人向左还是向右,只要有能力承担最坏的结果,不妨大胆去做。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