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学霸,美国名校毕业,放弃6万美元年薪回国创业,身家52亿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网上流传着一段话:你也许不知道沈南鹏是谁,但你的生活却离不开他,因为各大平台都有他大笔投资的身影。

他集“奥数冠军”、“耶鲁学霸”、“创投之王”标签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

据说,电视剧《欢乐颂》里谭宗明的人物原型,就是沈南鹏:成熟、稳重、多金。

但今年54岁的沈南鹏,一路走来,并不是毫无波澜,“随随便便”就入选了“2021福布斯中国创投人”第1名。

沈南鹏的履历光鲜漂亮,从花旗银行,到回国创办携程、如家,再改投资几大互联网公司;

如今身家上亿,被马化腾称为“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人”,没有之一。

沈南鹏华丽转型且次次成功的背后,是天赋异禀的基因,还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沈南鹏
1967年,出生在浙江海宁的沈南鹏,童年安逸宁静,喜欢读武侠小说。

沈南鹏曾说:“我母亲以前是一个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也许冥冥之中,经商还真是一种家族遗传。”

沈南鹏的母亲叫邵南燕,是某造纸厂改造前最后一任厂长。

邵南燕刚接手的时候,造纸厂连年亏损,一度在破产边缘徘徊。

最终在她雷厉风行的各项举措下,力挽狂澜,使企业重回正轨,实现盈利。

可见,这位母亲并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型。

她的大部分生活重心都聚焦在工作上,属于事业心很强的职场女性。

多年以后,当邵南燕被问及儿子做投资,是否受了自己影响时;

她谦逊地表示:“我比他差远了,但我们都很拼,这是真的。”

这么一位拼事业的妈妈,对家庭自然分身乏术。

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照顾,也便于他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就决定把沈南鹏送到上海姑姑家抚养。

那一年,沈南鹏7岁。

他将要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小镇,去到说“阿拉”腔调的外地。

沈南鹏回忆:“我小时候住的硖石镇,紧邻金庸的故乡袁花镇,离徐志摩的故乡也很近。”

年幼的沈南鹏有一丝不安,但更多的是好奇,因为从小,他就是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

“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加了明矾的水为什么更干净?”
《十万个为什么》是小沈南鹏最爱看的书。


来到上海读书没多久,沈南鹏的数学天赋就展露无疑。

在姑姑的同意下,沈南鹏每周到少年宫数学组学习两小时,风雨无阻。

当别的小朋友在操场上追逐打闹时,他能静下心坐在桌子前写写算算,为了一道应用题茶饭不思。

他对每道难题,都有强烈的好胜心,非把它解开不可。

但沈南鹏并不是书呆子,他的沟通能力也给小学班主任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班里两个孩子发生口角,以至扭打起来。

沈南鹏见状把两人拉开,在他们耳边分别“密语”了几句,竟奇迹般地让他们和好如初。

等班主任闻讯赶来劝架时“为时已晚”,三人说说笑笑一派和谐。

俗话说“三岁看老”,沈南鹏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及善沟通的性格特点,由此可窥一二。
1979年,沈南鹏入读上海市第二中学。

在这里,沈南鹏开始他的荣耀之旅:

拿到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成为之后马化腾逢人就“推销”的奥数冠军;

夺得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海外区冠军,规定3小时完成150道题,沈南鹏答对145道;

中考总分600分,他考594分,还为丢失的六分狠狠反省了一把;

拿下国家第一届中学生计算机竞赛奖牌,直接获得被保送上海交大资格。

在此期间,沈南鹏还结识了一位小伙伴——梁建章。

梁建章
计算机比赛时,之前从没接触过“大盒子”的沈南鹏经过突击训练,得了第三名,而第一名就是梁建章。

一个编程神童,一个数学天才,两人交谈甚欢,为多年之后的“携程四子”成团埋下伏笔。

惊鸿一遇之后,二人各奔东西。

梁建章被复旦少年班录取,而沈南鹏免试入学上海交大。

1985年,沈南鹏手捧录取通知书,迈入数学专业位居全国前十的交大校园,成为首届免试直升试点班85级的大学生。

在大学里,沈南鹏积极参加各类社群活动,演讲、辩论、唱歌等等,只要感兴趣、有收获,他都来者不拒,样样尝试一番。

沈南鹏“延续”自小的辉煌,各方面都表现优异。

大一时就被授予“上海市三好学生”称号;

随学校考察团前往四川山区见世面;还被推选为班长。

沈南鹏曾表示:“多年来,我拿过不少奖项和荣誉,但一直以来最令我骄傲的,不是后面获得的种种荣誉,而是当过首届试点班85一班的班长。”

除了当班长,有更大野心的沈南鹏,还打破传统去竞选学生会主席。

当时,学生会主席一般都由大四的学长担任。

但初出茅庐的沈南鹏想要试一试:“惯例的存在,就是为我去打破而准备的。”

于是,他用百倍的热情为自己拉票,制定详细的“从政、施政”计划,把一张张传单塞到同学们手里。

经过一系列努力,沈南鹏最终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前辈学长,高票当选为新一届学生会会长。

任职期间,沈南鹏大展拳脚,赢得拥护,施政满意度高达92%,为5年来学生们对学生会主席的最高评价。

从来都不是“高分低能”的沈南鹏内外兼修,既有过硬的专业学识,又情商超群,视野广阔。

冥冥中,都在为他之后的创投之路储能蓄力。

1989年7月,沈南鹏踏出交大校门,怀揣着当数学家的梦想,不远万里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求学。

哥伦比亚大学,号称“全球最难进入的商学院”。

位于纽约市中心,与美国金融中心华尔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无数商界大鳄在这条街上发家、崛起、陨落。

而此时22岁的沈南鹏,还远没有达到之后玩转资本市场的Level,他现在还在温饱阶段徘徊。

学校的两万奖学金,要到9月开学才发放,他来早了。

兜里的300美金,需要应付这两个月的吃喝拉撒和租房,周转不济的沈南鹏必须开源节流:

到留学生常去的餐馆刷盘子,与别人合租皇后区的一个小房间。

顺利入学后,沈南鹏继续徜徉在熟悉的数学领域中。

但慢慢地,他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

哥大作为世界顶级学府,人才济济,数学尖子生也不计其数,沈南鹏的数学成绩在这里并不突出。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这不是努力就能赶上的差距。

沈南鹏说:“同学们都比我厉害,我经常看到一位天赋极高的同学,在图书馆,从下午2点一动不动,坐到晚上10点。”

他问自己:我有他的天赋吗?

答案是:没有。

又问:我能像他那样坐得住吗?

回答:不能。

曾经引以为傲的优秀,不过是熟能生巧的技艺。

对算法的推演、解题的思路,都是大量练习的结果,而数学家需要真正的“聪明”。

沈南鹏如梦初醒:“这么多年的数学训练,让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便误以为自己能成为数学专家和天才,但这两者并不画等号。”

沈南鹏陷入了深深的茫然和彷徨,他注定当不了数学家,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

当时,有位教授给沈南鹏建议,根据他善于迅速判断、长于敏锐反应的特点,以及良好的数学修养,觉得他更适合金融领域,而不是数学研究。

而身边许多朋友却劝沈南鹏三思而后行。

毕竟二十多岁再重新开始学一门科目,是不理智的。

沈南鹏一时摇摆不定,不知该何去何从。


一天,心情烦闷的沈南鹏漫步在中央公园的草坪上, 走累了便躺在一棵大树下继续纠结。

偶然间,他发现身旁有一本他人遗落的繁体中文线装书《六祖坛经白话本》。

沈南鹏捡起这本书读了几页,觉得还挺有意思,就一章章翻阅下去,直到日暮西垂,残阳如血。

这3个小时,就此改变了沈南鹏的人生轨迹。

他从佛法中顿悟到:人生不是一个委屈自己的过程,应该找寻生命的意义。

于是,处事果断的沈南鹏从哥大数学系退出,积极备考耶鲁大学商学院,终被顺利录取。

弃数从商,这是沈南鹏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抉择。
1992年,“半路出家”的沈南鹏,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MBA硕士毕业。

他开始像普通毕业生一样投简历、找工作,但一直都不太理想。

他在华尔街投了50份简历,只得到10次面试机会。

金融业看中资历和经验,而沈南鹏只在耶鲁短暂接触过两年,太过小白。

他说:“进耶鲁前,我从来没看过《华尔街日报》,这在一般美国人看来不可思议。

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资本市场,很多人二十多岁就可以开公司创业,而我才刚念完书。”


经历重重磨难和筛选,沈南鹏终于得到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花旗银行的面试机会。

当时有三个人参与角逐,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另一个就是沈南鹏。

面试官是斯坦福大学的数学系博士,他出了一道类似鸡兔同笼的智力题。

这好巧不巧,正撞在沈南鹏这位数学天才的“枪口”上。

当其他两个人还在抓耳挠腮地画图解题时,沈南鹏不到5分钟就给出答案,轻松拿到Offer。

可见,世上从来没有白学的知识,它总会在不经意间助你一臂之力。

沈南鹏进入花旗的投资市场部,主要负责帮客户规划投资方案,年薪6万美金。

正当在银行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一件事触动了沈南鹏回国的心。

199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代表团访问华尔街。

中美银行精英们在聚会上互通有无,交流商讯,沈南鹏也身处其中。

当听到深交所的总经理介绍起当前中国的证券市场时,沈南鹏眼前一亮,敏锐地嗅到商机,他察觉到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形成气候。

于是,1994年,27岁的沈南鹏不顾亲朋劝阻,毅然辞去花旗银行的工作,回到香港。

弃美归国,是沈南鹏人生中第二个关键抉择。
回国后的沈南鹏,先是加入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负责在中国的项目。

之后,又在美国第二大银行—大通银行短暂停留,最后跳槽到德意志银行,担任中国地区投资主管,帮助10余家国企完成融资上市。

1998年,沈南鹏已成为德意志银行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

沈南鹏把这8年投行的工作经历形容为“压缩饼干”:

“你在一个公司做财务,也许需要20年才能把公司整体状况了然于心,但是做投行,只要3年,就能够把握和洞悉一个企业的命脉。”

一直在为他人做嫁妆的沈南鹏,已经积累起丰富的投资经验、超一流的大视野,以及引人注目的声名,他需要更大的舞台施展拳脚,实现价值。

这时,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沈南鹏跃跃欲试。

1999年春节,沈南鹏到交大校友季琦家中做客,“会晤”的还有老朋友梁建章。

彼时,季琦已有多次创业经验,销售、管理都在行;

梁建章从小捣鼓计算机,已成专业人士,现在甲骨文公司做研发工作;

沈南鹏在德意志银行做高管。

大佬们的日常聊天,就是怎么在风云际会下做生意。

沈南鹏分析:“当时全国旅行社总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其余95%都是散客。这预示着旅游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利润空间。”

于是,经过一番商讨和分工,1999年5月,携程旅游网应运而生。

由季琦出任总裁,梁建章任首席执行官,沈南鹏任首席财务官,再拉来有十多年旅游管理经验的范敏,任副总裁。

“携程四君子”正式出道。

1999年底,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正猛,沈南鹏毅然辞掉稳定的高管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管理运营中。

从投资界到自主创业,是沈南鹏人生的第三次转型。

公司成立之初,沈南鹏最重要的工作是到机场一张张发小卡片,去一家家酒店砍价。

在这之前的8年,沈南鹏都是与顶级商界人士洽谈投资事宜,如今却是在底层一线求合作。

这种职业转换被沈南鹏比作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但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态度:

“如果有客户在周五傍晚,要我在下周一交出一份计划,我一定欣然应允,绝不会以'周末’为由,要求对方宽限时间。工作第一。”

2003年,在携程四子的通力合作,最重要是在沈南鹏丰富的融资上市经验的加持下,成立仅4年时间,这家从无到有的线上票务公司,就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初始发行价18美元,当日收盘价33.94美元,沈南鹏“瞬间”创业成功。

沈南鹏这4年“下里巴人”积累起的财富,可能是做“阳春白雪“40年都无法企及的成就。

而这,只是个开始。

2003年,沈南鹏及合伙人创办如家连锁酒店,并于2006年10月再次来到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就在所有合伙人意气风发,有福同享之际,沈南鹏却对“束发之交”梁建章说:“我现在找到一个更好的机会,要跟你'分手’了。”

原来早在2004年,美国红杉资本企业考察中国市场之后,决定在此设立第一家分支机构。

而拥有投资背景和创业经验的沈南鹏,成为首选搭档。

2005年,沈南鹏雄心勃勃,成立了自己的投资机构。

缘聚缘灭,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四君子”就此别过。

38岁的沈南鹏,从创业者到投资人,迅速完成第四次人生转场。

凭借犀利的眼光和洞察力,沈南鹏的投资项目几乎弹无虚发,正中风口,把握住一次次商海波动:

2007年,沈南鹏布局电子商务;
2008年布局影视娱乐;
2009年开始投云计算大数据;
2010年大力投资物流行业;
2011年,开始投互联网金融……

他以“快准狠”闻名,往往能优先发现极具潜力的初创企业,然后快速涉入。

腾讯马化腾就曾“抱怨”:每次兴致勃勃想去投一个新企业,却发现沈南鹏已经在里面两三年了。

有数据统计,截止2018年,在12家超过100亿美元估值的企业中,沈南鹏捕捉到9家。

能做到如此精准的下注,除了主客观因素外,劳逸结合的沈南鹏自有看法:

“我坚持8小时的睡眠时间,只有睡足了,第二天才能做更好的决策。

很多时候,投资人需要靠直觉和眼光来做出重要的决定,并不一定需要200页的财务模型或各式假设、方程式计算。”

2019年,沈南鹏以113亿元人民币,位列《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231位。

2018至2020年,沈南鹏连续三年蝉联《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宝座,是首位获此桂冠的华人风险投资人。

但一投一个准的沈南鹏,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张一鸣曾经带着他的项目,来找沈南鹏融资。

但沈南鹏团队经过调查研究后,觉得这个行业竞争者太多,张一鸣这个新手没有优势,于是“残忍”地拒绝了他。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张一鸣的平台现已是中国最大的聚合媒体平台,每个用户每天在上面平均花费超过70分钟。

后来有记者“八卦”问他:“错过这个投资,你还是会遗憾或痛心吧?”

沈南鹏如实回答:“当然,错过永远会让人遗憾。

但是,这就是投资的一部分,你永远都会有很多错过。

所以风投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遗憾的游戏。”

有人问沈南鹏:“你身上有很多身份标签,你最看重哪个角色?

沈南鹏说:”创业者。我喜欢把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做大的感受。”

在所有标签中,“工作狂人”也是其中一项。

一位熟悉沈南鹏的人说:“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一个创业者曾在半夜一点给他发微信,没想到5分钟内就收到了回复。“

黄峥说:“他已经非常成功,但依然谦逊和用功。”

2018年,当梁建章在经济论坛上再见沈南鹏时,感慨道:”他还是那个当年让我一见如故,有'英雄所见略同’感觉、彼此吸引的人。“

周鸿祎形容沈南鹏:“他是一个饥饿的人,看到项目就像闻到血腥味的狼或鲨鱼一样,听到一点风声就会去拼抢、追踪,是一个积极的人。”

2021年,沈南鹏以52亿美元,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39位。

除了“单调”的赚钱模式,沈南鹏还知恩回报,“凡走过必留痕迹”:

1979年,12岁的沈南鹏迈入上海市第二中学的大门;

26年后,沈南鹏为这所母校资助为期20年的“务本奖学金”。

1985年,18岁的沈南鹏免试入学上海交通大学;

24年后,沈南鹏为其捐资设立奖学金,并资助上海交大和耶鲁大学的暑假交换计划。

1992,25岁的沈南鹏从耶鲁大学商学院毕业;

22年后,沈南鹏首次创立“耶鲁北京中心”,其捐助金额创下耶鲁中国校友之最。

沈南鹏在慈善基金、创业扶持、出资联盟等方面的公益贡献,也是不可累计。

因此,2021年3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正式聘任沈南鹏,为基金会企业家理事。

纵观沈南鹏的发家起势之路,可以明显看出他与多数商界大佬的不同之处。

相较于草根创业逆袭的白手起家者,沈南鹏的原生条件要好得多,自小就拥有过人的天资和优越的家庭条件。

他的成功,一开始完全凭的就是硬实力,稳扎稳打。

面临人生的四次路口,都明智果断地做出了正确选择。

后来做创投,亦没有大起大落,而是谨慎把握大势潮流,最终步步高升,做大多强。


所以,回到我们一开始那个问题:

沈南鹏成功的背后,是天赋异禀的基因,还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我认为:底子再好,也必须依赖后天的善加利用;

若基础不足,更要加倍努力扭转乾坤。

成功的结果,从来不在被人看到的辉煌刹那间,而是在每一个拼尽全力的白天和无人问津的黑夜。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