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女人,丈夫去世后,她照顾公婆36年,养育儿孙,撑起这个家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2019年的清明节,在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李发英跪倒在墓碑旁,哭得撕心裂肺,好几次都差点晕过去。

墓里安葬的,是她的丈夫陶荣华。

(李发英哭倒在丈夫墓碑前)
她痛哭流涕地念叨着:

“35年了,我带儿子来看你了!爸爸已经安葬好了,你交代给我的任务,我也完成了。

至于妈妈,你放心,我会一直陪着、照顾好她老人家的,你安心吧!”

时间回到1983年,刚度完蜜月的小两口,暂时分别。

在部队探亲的李发英,被丈夫陶荣华送到火车站。

他们满心期待着下一次的团圆。

谁知,这一别,竟成永远;再相见,已是阴阳相隔。

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三十几年,李发英又是怎么过来的?
李发英和陶荣华是同村人,他们的家,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南湾乡茶旺村。

从小到大,他们都是同学。

李发英上学、放学,都会经过陶荣华家门口。

从两小无猜,到有了懵懂好感,再到情窦初开。

慢慢地,两个人的心里都住进了对方。

1979年秋天,他们高中毕业,李发英务农,陶荣华在村里当会计。

两颗年轻的心默默相守着,乡村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

陶荣华同村里其他小伙子一样,特别羡慕当兵的人,他向往着去军营挥洒青春。

天随人愿,10月份,陶荣华光荣入伍。

(陶荣华牺牲前)
在军营,陶荣华给李发英写了一封信,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两个早已互生情愫的年轻人,开始书信往来,谈起了恋爱。

虽然相隔2000多公里,但这对恋爱中的情侣,依然甜甜蜜蜜。

一年时间,两人就写了七八十封信。

平常,李发英忙完田里的活,就跑去陶荣华父母那里,嘘寒问暖,干家务。

她告诉陶荣华,在部队好好干,不用担心家里,家里有她。

入伍的第一年,陶荣华训练得很刻苦。

由于军事素质好,考核优良,很快就被提拔为尖刀班的班长。

两人的爱情,也渐渐修成正果。

1983年春节前,陶荣华请了探亲假,两人在家乡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刚休了20天探亲假,陶荣华就接到部队的紧急电报,催他火速归队。

大年初三,李发英随着陶荣华到部队探亲。

李发英和善爱笑,看起来柔柔弱弱,但干起活儿来却特别利索。

战友们都说,能娶到这样的嫂子,是班长的福气。

20天后,李发英该回家了,小两口依依不舍。

那天,丈夫将她送到火车站,嘱咐她:

“发英,我不在家,帮我照顾好爸爸妈妈。有时候,他们脾气不好,你忍着点儿。”

她点头应承,让丈夫放心。

(陶荣华生前战友来探望一家人)
多年后,李发英回忆说,这是丈夫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丈夫心里最放不下的事。

李发英回家后,发现自己怀孕了。

陶荣华还有个妹妹,已经嫁人,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

李发英怀孕,是家里的大喜事。

她写信告诉了丈夫,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等孩子出生的时候,丈夫正好该转业了。

她喜滋滋地盼着那一天。

但临近生产,她收到消息,因为部队工作繁忙,丈夫不能回家陪产。

边境战事吃紧,陶荣华因为技术过硬,枪法准,决定在部队上多留一年。

李发英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的决定,但她并不知道,丈夫马上就要上战场了。

1983年农历十月初七,孩子出生了。

女人生孩子,丈夫不在身边,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那天晚上,李发英疼痛中混杂着恐惧、委屈、期待,哭了整整一夜。

多年后,再忆起往事,李发英对丈夫的这个决定,并不言悔。

她脸上挂着笑容说:“他就是喜欢部队。”

孩子取名“陶凯”,那是陶荣华牺牲前给孩子起好的名字,寓意凯旋归来,家人团圆。

孩子三个月大时,李发英专门给孩子拍了照片,寄给了部队上的丈夫。

她想,即使丈夫不能回家,但看到儿子的照片,也能解思念之苦。
1984年正月,陶荣华随部队到达边境。

4月28日,凌晨5点,总攻开始后,陶荣华带领班里的战士勇敢杀敌,接连攻克了多个敌人火力点。

待攻占某高地时,就在距离目标仅十几米的地方,一梭子弹打过来,击中了陶荣华的胸膛。

陶荣华倒在血泊中,牺牲了。

这一年,他年仅24岁。


此刻,那封装着儿子照片的家信,还躺在后方营部的收发室里,等待着他的开启。

而2000多公里之外的李发英,怀里抱着五个月大的儿子,正盼着丈夫哪天突然出现在村口。

那段时间,她眼前总幻想着一副画面:

丈夫回来了,从她怀里接过儿子,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搂着自己。

她算着,信已经寄出去两个月了,丈夫到底有没有看到儿子的照片?为什么他没有寄回来只言片语?

她一边幻想着团圆,一边猜测着丈夫回信的时间。

她没有等来全家团圆,没有等来丈夫的信,却等来一个惊天的噩耗。

1984年9月的一天,李发英的弟弟带来一张报纸。

边境阵亡烈士的名单,密密麻麻排满一个版面。

“陶荣华”的名字赫然在列。

李发英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等醒转过来,她抱着婆婆大哭:“妈,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后来,她多方联系部队,这才知道,丈夫已经去世5个月了。

因为战事仍紧,消息未能第一时间送达家属。

后来,陶荣华被追记二等功,他被安葬在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

噩耗确定,李发英觉得她的天塌了。

(陶凯在父亲墓地)
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李发英背着襁褓中的儿子,搀扶着婆婆,来到了丈夫的坟前。

她哭得肝肠寸断,婆婆也哭得晕过去几次。

李发英看着这个家,上有痛失爱子的公公婆婆,下有嗷嗷待哺的儿子。

自己要是不振作起来,家就真散了。

丈夫的嘱托犹在耳边,她答应过丈夫的话,一定要做到,她不能垮掉。

李发英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养家的担子。
家里有七八亩水稻田和70亩的山林。

公公婆婆年纪大了,田里的重活累活,都落在了李发英一个人的身上。

插秧、收稻谷、挖竹笋、砍毛竹,她必须扛起这些体力活,一家人吃饭还靠着它们;

回到家里,带孩子、干家务,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歇着。

有时,李发英累得直犯迷糊。


有一次,她跑到邻居家的田里插秧。

邻居发现了提醒她,她才反应过来。

“哎呀,我这脑壳糊涂了。”

她只好重打精神,回到自家田里,再从头干起。

光这些水稻田,不够养活一家人。

那70亩山林,本来可以贴补家用。

但是,1996年,公公在自家田地边烧稻草垛,赶上风大,不小心引燃了别人家的山林。

大火将那片林地烧成光秃秃一片,没办法,只好拿自家70亩山林还给了人家。

没了林地,光靠几亩稻田,眼看着日子艰难起来。

从此,每年农忙过后,李发英就将儿子留给公婆照看,自己出外打工。

刚开始,她在附近找了一家竹器加工厂,当伐竹工人。

她和厂里的男人干着同样的活,每天扛着粗壮的楠竹,来回走十几趟山路。

赶上下雨天,一路上不知道要摔多少跤,要爬起来多少次。

(李发英在竹器厂干活)
后来,她到株洲找了份工作。

有了点积蓄后,牵挂着儿子该上小学了,她才回到家。

靠着这点积蓄,加上亲戚的资助,李发英又张罗起翻盖房子。

老屋实在没办法修补了。

农村建新房,能让人扒层皮。

里里外外需要操持不说,人手不足的时候还得自己上。

有一次,李发英从临时建的茅草棚上摔下来,磕得腿上直流血。

垫土、修整院子,只要能伸上手,她都闲不住。

再累,她都能挺住;再多的苦,她都能咽进肚子里。

终于,全家人从破旧低矮的老屋,搬进了新房。
在李发英的陪伴下,公公婆婆渐渐平复了心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安稳、平静。

73岁的公公患病去世时,拉着李发英的手说,家里多亏了她,家才像个家。

李发英听了公公的话,泪流满面,她答应丈夫的事,做到了。

这个家,还有太多的事等着她。

丈夫不在了,她不仅要尽孝,还要处处操心,过日子不就是图个红火,图个人丁兴旺吗?

2005年,儿子陶凯结婚了,第二年,孙子出生。

曾经的这个家,因为陶荣华的去世,失去了过日子的烟火气;

现如今,屋子里、厨房里,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灶台上,瓷砖擦抹得锃亮,锅具整洁、干净,就连柴禾堆也码放得齐整利落。

四代同堂,热热闹闹。

这个家的烟火气终究没有散去。

(李发英家里的厨房)
遇到家里的重要日子,李发英都会说给丈夫听:

盖新房了,爹走得很安心,儿子娶亲了,孙子出生了,娘身体好着呢……

她守着那个承诺,守护着这个家,一年又一年……

白天,她将心里的痛,化作忙忙碌碌;

夜深人静,无数次难以入眠,思念蚀骨入髓。

梦中总出现丈夫的身影,匆匆忙忙地回来,短暂停留后,又急速归队。

她多想拉住丈夫的手,跟他说说几十年来的心里话。

但每次她一伸手,丈夫就不见了。

醒来后,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她的泪水止不住地流。
李发英也曾想去云南给丈夫扫墓,带上儿子和孙子,让丈夫也认认儿孙。

但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一直未能成行。

2019年的清明节,李发英终于夙愿得偿,她带着儿子到云南看望丈夫。

(李发英在烈士陵园)
李发英带了两束菊花,一束是帮婆婆带给儿子的,一束是自己带给丈夫的。

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埋葬着1984年在边境作战中牺牲的900多名烈士。

李发英在墓碑群中寻找丈夫的名字,每迈出一步,她都觉得心揪得更紧,胸口的石头更重。

她有太多的话想说给丈夫听:

儿子已经长大了,今天来看你了;

自己一直在爹娘跟前尽孝,你可以放心了;

家里都挺好的,你嘱托的话,我都记着。

儿子也在墓碑中寻找父亲,他不时要搀扶一下母亲,他能感觉到母亲浑身发抖。

终于,他们看到了那个魂牵梦萦的名字——陶荣华。

35年的思念和辛酸,在那一刻喷薄而出,化作了眼泪和哭声。

尽管在来时的路上,陪同的工作人员已经说了很多安慰的话,李发英也有意识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但一看到名字和墓碑,一想到35年来的离别,她的情绪还是崩溃了。

(悲痛欲绝的李发英)
她用手摩挲着丈夫的遗照,缓缓抚摸着他的脸庞,那是一张年轻英俊的脸。

只是,这张脸很熟悉,但已经不会笑;这张脸很冰,没有温度。

她想多摸一会儿,把自己的温度传递给他,让他知道,自己来了。

她走过丈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倚靠在哨位上,看那里的树木、山石,像是在倾听丈夫说话。

为了守护这片丰饶、美丽的土地,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不远处的石板上,镌刻着醒目的红色字体:

“固边强国”;

“甘洒热血守边疆,誓与阵地共存亡”;

“一人辛苦万家甜,一家不圆万家圆”;

英雄,都把鲜血洒在了这片热土。

(李发英重走丈夫走过的路)
李发英从丈夫的墓地上采下几颗小草,小心翼翼地装进袋子,她要让丈夫回家陪伴家人。

儿子轻轻捧起一抔泥土,小心收藏。

这是爸爸用鲜血浸染过的,他要带回家乡,让爸爸魂归故里。

在老山主峰阵地上,母子俩呼喊着陶荣华回家。

儿子说:“爸爸,跟我回屋里去吧。”

李发英说:“老公,跟我们一起回家吧。”

(李发英和儿子在陶荣华的墓碑前)
2018年,李发英89岁的婆婆中风瘫痪。

从此,李发英日夜守在婆婆床前尽孝。

婆婆生活不能自理,李发英喂饭、喂药;

婆婆大小便失禁,李发英尽心收拾;

她贴心为婆婆擦洗身体、按摩;为防生褥疮,帮着婆婆勤翻身。

家里,李发英依然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个媳妇与女儿一样,我虽然痛失儿子,却有福多了个'女儿’!”

这是老人常和街坊邻居念叨的一句话。

日复一日的操劳,让当初那个秀丽的妹子,变成瘦削、粗粝的女人。

一颗深爱丈夫的心,化作对公公婆婆的尽孝,对子孙的养育。

村里人都很敬佩李发英,三十多年如一日,用瘦弱的身体撑起一个家。

他们说,李发英,是村里的好媳妇。

(李发英和家人)
2020年3月,李发英的婆婆在度过91岁生日后,安详离世。

老人离世前,拉着李发英的手说:“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送走婆婆后,李发英完成了丈夫交给她的任务,耐心照顾公婆36年。

但她依然守着这个家,延续着这个家的烟火。

从少女到老妇,从青丝到白发,李发英走过了她的30多年岁月。

一段情,定了一生;一声承诺,守了一辈子。

因为爱情和承诺,她咽下生活中所有的苦,一肩担起孝老养幼的责任。

青山不老,英雄永在。

向为国捐躯的陶荣华致敬,他是我们的英雄;

向军嫂李发英致敬,她同样是我们的英雄。

我们不会忘记,每一位保家卫国的英雄,每一个托举英雄的家庭。

作者:朱小鹿&乐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