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湖南人,开过餐馆,做过销售,在长沙买房,5年生3个孩子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大家好,我叫易小敏(@三胎易家奋斗记)。
 
我已经活跃在头条快7年时间。
 
期间,我做过体育类、搞笑类、育儿类的号,最后定位到三农领域。
 
我慢慢积累下81万粉丝,全网粉丝有100多万。
 
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挫折,当然,生活也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7年不过是我人生很短的一部分。
 
在拍小视频之前,我开过餐馆,做过销售。
 
我开始拍小视频后,我慢慢被网友熟悉,也发生过很多好玩的事。
 
有人说,我是活在短视频里的人,不落地,不干实事。
 
通常我不做解释,因为既然选择将生活日常放到网络上,就需要有面对各种揣测、质疑的勇气。
 
这何尝不是一种修炼,而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今天,我将以文字的形式和大家沟通,让大家看看视频背后的我。
 
生活中,褪去自媒体从业者的外衣,我从独自在外漂泊的人,变成三个孩子的父亲。
 
除此之外,我的人生还有很多角色。

也许,我的某个身份能让你找到另一种共鸣。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丽,长得好看又漂亮,她是我的妹妹。
 
多年后,我被大家熟知,就是因为和小丽一起拍视频。
 
(一起在河边抓鱼,我们都好开心)
 
1988年,我出生在湖南攸县下面的一个农村。
 
我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种地的,每年的农活压的他们直不起身板。
 
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总是有拔不完的鱼草,放不完的羊。
 
我们村都种水稻,早稻会在立秋之前成熟,这个时候往往是村民最忙的时候。
 
因为要马上收割,紧跟着开始犁田,然后把晚稻种上。
 
而且必须在立秋之前全部种完,不然就会影响水稻的产量,这种方式在我们农村叫“双抢”。
 
这段时间,农村的核心工作就是收水稻、种水稻,其他一切事情都要靠边站。
 
而且,这段时间是在酷暑期,太阳很烈,烤的人皮肤生疼。
 
每年这个时候我父母都会累到心里发慌。
 
他们没有文化,要维持生计,只能出卖自己的体力。
 
可即便他们勤恳恳的种地,也只能勉强度日。
 
所以,我父亲一直告诫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我父母)
 
为让文化改变我们的命运,他们农活做得更重,想攒钱让我们兄妹两人读书。
 
当然,我也想活出自己的精彩,跳出农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我想变得不平凡,成为一颗从农村出来的耀眼星星。
 
付出就有回报是真理。
 
我玩命学习,考上长沙一所还不错的学校。
 
我怀着一腔热血来到学校,精神世界慢慢变得饱满起来。
 
大一时,我就实现很多想法。
 
刚进学校我就是班长,还被选为优秀班干部,学校有什么活动,我就带着班集体往前冲。
 
班上预备党员的名额只有一个,就是我。
 
我和老师、同学的关系都处得很好。
 
大一的学习和业余生活,让我改变很多。
 
我思维更有逻辑,做事雷厉风行,发言时条理清晰,不怯场。
 
我的改变像一把双刃剑,让变得我强大,也让我变得不满足于现状。
 
我感觉我的发展受限,我想去更为广阔的天地,实现我的远大抱负。
 
其实,我的抱负就是挣钱。
 
当时,我父母为供我和妹妹上学,学费都借来的。
 
债务让他们心里很苦闷,因为有着外债,日子总归是不踏实。
 
我很想打工赚钱,改变家里的现状。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选择一条让人难以理解的路,大二我瞒着家人退学。
 
(我的青春,我的杀马特时光)
 
这个选择成为我不愿意触碰的痛。
 
在后来的人生中,我被社会鞭打过无数次,终于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直白的说我很后悔,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再读500年。
 
此刻我要说教一下,但是如果你正在选择要不要读书,答案就是要,不用纠结。
 
放弃学业后,我满脑子都在思考怎么挣钱,毕业后我开始做销售。
 
我工作的地方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旁边,租的房子也在那附近。
 
有天,我家附近有个小餐馆要转让。
 
这家店的位置不好,在街角巷尾,行人路过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但好在店离医院很近,医院附近还有个在建工地。

从地段上看,我觉得可以盘下这家小餐馆。
 
只是需要我在营销上,稍微花点功夫。
 
我当时很果断,选择马上接手,当天晚上就签合同。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四方平买二手冰箱,买消毒柜,准备开业。
 
我的店也是走平价路线,进门一人10块钱,菜品任选。
 
开业当天,我就去那个建筑工地,和那里的民工聊天,告诉他们我们新店开业。
 
我还和店员开玩笑说,我这是去工地拉客。
 
好在,餐馆刚开业就是开门红,生意不错。
 
下午不忙的时候,我继续去那边找民工聊天。
 
我发现,我很喜欢聊天,慢慢就和医院的工作人员熟悉起来。
 
儿科、骨科的医生也会到我的店里吃饭,周末还会拖家带口来我店里吃饭。
 
有时候医生休息,他们在附近打牌,也会选择在我这里订餐。

我给他们送过去,收15块钱一份。
 
当时我每天都过的很忙碌,早上4、5点起来骑小三轮去买菜。
 
回到店里,就开始洗菜。

和我一起开店的是我的同学,还有个工作人员就是他母亲。
 
我负责运营,还要负责切菜、洗菜,等等一系列杂事。
 
那段时间,真的很充实,累并快乐着。
 
(一家人去植物园)
 
每天,我回出租屋闭着眼睛就能睡着,睁开眼睛就开始做事。
 
我们的营业额从一天几百块钱,做到一天2000多,一个月可以挣到1万多。
 
但是,人心多嫉妒,当我把店盘活,就有人开始动歪心思。
 
当时,把店转给我的那个老板,退出后他就去另一个地方开店。
 
他听工友说我把店搞得红红火火。
 
就扭头回来,让我退出,还说合同里说明的。
 
我这才认真看那份合同,确实有很多对我不利的地方,但我当时签的时候完全没当回事。
 
我很生气,心中怒火从脚底板冲到脑门心,撂下很多狠话。
 
冲动之下,我说:“把转让费还给我,我就退出。”
 
结果对方说:“成交。”
 
那时,我还是太年轻,江湖岂是我能掌控的。
 
我就这样带着我的不甘心,被扫地出门。
 
但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我们还是挣到钱。
 
我只拿走2000块,想着维持到下份工作发工资,应该没问题。
 
挣的钱我都给同学妈妈。
 
后来想想,这件事其实不算失败,反而沉淀出我男人的魅力。
 

 
其实,人在成长的时候,会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当我们开始思考的时候,就一定要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适合什么?
 
我发现我很擅长沟通,而且我有着对钱的渴望。
 
我挺适合做销售,于是从餐馆出来之后,我又干回销售。
 
辗转多个行业,最后在一家净水器公司扎下根来。

刚接触这个行业时,我觉得很难,因为确实不了解这个行业。
 
但我想,不了解就去了解,怕什么?反正勤能补拙。
 
于是,我把市面上的净水器拿来反复对比,找出它的优缺点。
 
至今,我都还记得那些要点。
 
我还面临一个问题,我不是长沙人,我没有老朋友、老街坊作为突破口。
 
我要销售净水器,就只能靠“陌拜”,慢慢开发客户。
 
所以,我做到方圆十米之内不留陌生人。

只要有人,我都找机会搭讪,和他们交朋友。
 
(我和黄霞)
 
终于,我20岁那年,做出点成绩。
 
我带领十几个人的团队,有时候一单就可以买出几台甚至几十台净水器。
 
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让我积累下人脉,也存下不少钱。
 
2011年,当时我坐803路公交去谈单子,我真的是走到哪里说到哪里。
 
我在公交车上认识一名医生,她叫黄霞。

当时在省人民医院实习,我们彼此留下电话。
 
之后,我们的电话号码一直沉睡在彼此的通讯录里。
 
2012年,我24岁,我已经有20万存款。
 
我在长沙发展近4年的时间,但长沙对于我来说依旧是个陌生的大都市。
 
傍晚我回出租房的路上,看着繁华的城市灯火通明。
 
我内心总在想,哪盏灯为我而亮?哪扇门为我而开?谁在等候着我?
 
我心中想要一个家,一个避风港。
 
我想男人应该有自己的房子,我想在长沙落地生根,所以我要在长沙买一套房子。
 
这样,我父母到长沙能有落脚的地方,这才是我努力拼搏的意义。
 
我决定买房后,一家人都很支持。
 
那时,父母和妹妹小丽在贵州做小家电生意,也攒下不少钱。
 
他们立马表示可以支持我50万。
 
后来我父亲说,他们去银行给我转钱时好紧张,生怕转错。
 
我每次想象着他们去转钱的画面,我就很感激他们。
 
我在长沙买房没有按揭,花光所有的积蓄,以至于我手里面没有一点闲钱。
 
接下来的两年,我还是在长沙独自生活
 
黄霞依旧穿梭在医院,父母和妹妹依旧在贵州生活。
 
彼此之间的交集并不多。
 

 
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流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微信开始慢慢走近我们的生活。
 
它会提醒我,是否添加通讯录里的好友。
 
我做为销售自然会把他们都加一遍,这是流量第一次改变我的生活,也悄悄把黄霞送到我身边。
 
微信朋友圈开始流行,我和黄霞起初只是互相点赞,后来变成相互评论。
 
我们从网络世界,聊进彼此的现实生活。
 
线上的黄霞善解人意,线下更加贤惠。
 
我和她经历很多波折,最后才走到一起。
 
2014年10月1号,我发布一条朋友圈:“我宣布你的出类拔萃。”
 
这算是我们的正式官宣文案。
 
这年我拥有爱情,但是在事业上却有些力不从心。
 
我还在继续带团队,我们销售团队很优秀。

但是我还很年轻,管理经验有不足的时候,危机感开始裹挟着我。
 
父母和小丽在贵州看店,我想我奔波已久的心该停一下。

我想和家人一起生活,相互有个照应。
 
其实当下我的发展有些受限,也想换个环境继续奋斗。
 
(妹妹小丽的笑容)
 
2015年,我带着黄霞起身前往贵州。
 
当时,黄霞刚考到职业医师证,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她还是选择和我一起背井离乡。
 
虽说,爱情可以战胜一切。

刚去贵州的时候,黄霞是第一次离开湖南、离开父母。
 
在贵州黄霞没有朋友、没有事业、没有亲人,陌生环境让她没有安全感。
 
她独自在江边哭,那刻我才明白,她为我付出所有,她真的是用青春赌明天。
 
看着她在江边神伤,我心里暗自发誓,我一定要对她千倍万倍好。
 
不仅要她赌赢,还要她赢得漂漂亮亮。
 
来到贵州一大家子短暂的相聚后,我们开始各自看店的日子。
 
我和黄霞一个店,父母一个店,小丽一个店,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
 
为了挣钱,节假日我们也不敢休息,一年也很难聚一次。
 
哪怕过年都是在各自的店铺上过,但我们每天都会视频,聊聊店铺的问题,唠唠家常。
 
我的家人都很勤奋,认认真真的看店,日子过得很踏实。
 
因为只有把店看好,日子才能过好。
 
刚开始,我和黄霞在贵州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买什么都要讨价还价。
 
我们花钱时,手从来没有打直过。
 
黄霞真的都没有抱怨过,而是把日子经营得很好,很有烟火气。
 
当店铺走上正轨后,不安于现状的黄霞,去小镇医院应聘做一名医生。
 
(父母带着孩子过周末)
 
我知道,当时黄霞为考医师证,很努力,也很辛苦,半夜都在看书。
 
她在小镇能轻松某得一份体面的工作,都是读书读出来的。
 
我真的很佩服她,也后悔我没有好好读书。
 
虽然我们的店铺每天都有进账,我内心也很不甘心,我开始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因为没有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我不能天天死守着店子不去探索新的领域。
 
我一边守店,一边摸索着学习拍摄短视频,也尝试在头条上发布文章。
 
那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候,虽然生活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城市,但漂泊的心终于安稳下来。
 
2016年,我和黄霞回老家领证。

接下来5年时间,我们先后生下三个孩子。
 
从我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到2017年女儿出生。
 
无数温暖、感动的画面都被我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
 
(快乐一家人)
 
这些视频被我放到我的自媒体号上,慢慢我的账号开始有粉丝。
 
我持续不断的更新,粉丝从两位数变成三位数,到后来破万。
 
在我不断做视频的时候,实体生意被电商无情的冲击着。
 
2018年的时候,黄霞恰逢怀上第三胎。
 
想着素未谋面的他,应该像哥哥姐姐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
 
看看他一辈子都在奋斗的爷爷奶奶,认识他永不被困难打败的爸爸,和伟大的妈妈,亲爱的姑姑,感受家里的爱。
 
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下我们选择留下他。
 
同时,我们决定撤掉贵州的三个店子,一家人集体回湖南老家。
 
2018年初我们就开始陆续清货,父母、小丽10年贵州行也要告一段落。
 
我想回老家后,我们即使有一些余款,也不足以支撑太长时间,毕竟我们有三个孩子。
 
2015年到2018年,我拍摄的短视频初见成效,开始有一些收入。
 
我就跟小丽商量,把我们农村的美展现出来。
 
一家人的勤奋、奔波的生活也以直播的形式呈现出来,于是就有“姑姑小丽”这个号。
 
我想趁孩子还小,好好抓住视频风口再努力一把。
 
于是从2018年6月份小丽接手直播,从贵州撤店开始,再到我们一家人团聚。
 
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点滴都记录在我们的账号上,从一万粉丝、10万、20万……80万,到全网100W左右。
 
(一大家子)
 
刚开始做的时候,是真的苦。
 
视频的剪辑策划,都是我。

怎么配乐,镜头怎么摆放,都是我慢慢摸索出来的。
 
那时,为省钱用的是二手电脑。

虽然网友看到的视频只有几分钟,但其实素材有很多,这些素材我都舍不得删掉。
 
就这样越积越多,导致电脑内存不够,经常卡顿。
 
我在网上认识一位大哥,他在北京生活。
 
他确实给我们提出很多意见,帮我们提高视频播放量,我们也很信任他。
 
后来,我们终于下定决心买一台好电脑,让他帮忙推荐。
 
他很积极的响应我们,还去中关村给我们选款,给我们发很多照片。
 
但是,至今电脑也没有收到,我们联系不上这位大哥。
 
在这里说这件事,并不是因为想找回3500块钱,只是直到现在还没联系上这位大哥。
 
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
 
我很想知道他是否安好。
 
(一起吃葡萄)
 
我们有幸参加头条组织的很多活动,也见识过很多大场面。

当然也会有网友说,你们做这些就是想挣钱。
 
我想说,是的。
 
不仅要赚,还想赚很多,我家里有老人,还有三个孩子。
 
我肯定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条件。
 
流量时代,我当然也想变现,我觉得这个想法没有一点毛病。
 
直到2021年,黄霞已经在长沙的医院工作。
 
孩子们慢慢长大,到了适学年龄。

我们想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想让他们在大城市接受教育。
 
于是我决定一家子回到长沙和黄霞团聚。
 
总有人说我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说我挤走小丽,不重亲情,说我就是在家啃老。
 
这些话当然会干扰到我,但这并不会影响到我。
 
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养活一大家子。
 
我的视频号,开始更新一些我在家的带娃日常,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网红。
 
既然把自己的生活放在网上,我就必须学会强大自己的心理。
 
(熟睡的孩子最可爱)
 
无论我在网上是什么样子,断开wifi,回到生活,我还是生活在人间的烟火气息中。
 
随着我们视频方向的改变,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也开始思考未来该是什么样子?
 

 
人生不止,折腾不息。
 
我考虑和妹妹一起去株洲做服装生意,也考虑过和培训行业的朋友一起搞培训。
 
但是,各种原因都被我否掉。
 
2021年8月,我决定和几个同学一起到宁波开羊肉馆。
 
我还是第一次和老婆孩子分开,对家人的思念,让我觉得5个小时的动车真的好远。
 
离开长沙的一个月,我每天都和家人视频。

每次听到猪小妹说:“我比你更爱你。”
 
我就想飞奔回家。
 
但是,创业路上,有舍才有得。
 
每次我决心干一件事,我就会花100%的心思,因为我就是很好强。
 
8月份我们在并不熟悉的宁波,每天顶着烈日穿梭在在慈溪余姚各个镇。
 
(开荒时期)
 
我们终于选中一家泗门的店面,筹备起来也很难。

事无巨细都需要处理,但是我们是一群有干劲的人。
 
当时为宣传我们的店,我经常泡在各大直播间,找时机宣传自己的店。
 
开业后不久,我看到有位9万粉丝的博主,她正在直播。
 
我就去留言,一来二去就聊起来,她居然是我们羊肉馆门店的房东。
 
我没想到和房东第一次见面居然是这种方式,老板娘还帮我们打广告。
 
我虽然很卖力的宣传,第一个星期还是很艰难。
 
客流量并不高,我内心很着急,后来我就在短视频上发力。
 
我们邀请达人来探店,不得不感慨,视频宣传效果很好。
 
每天都有几桌客人是因为刷到视频,才选择到店吃饭。
 
最高一天,有9桌客人都是刷到我们视频,慕名过来吃饭。
 
还有一个大哥,一直关注我。

我开业不久,他就开着他的法拉利来我店里打卡。
 
他说他的车我随便开,我有幸感受到跑车的轰鸣声。
 
(大哥的法拉利)
 
每天和不同的人交流,精神世界也很充实。
 
第一个店开业后,我们又花40万开第二个店。
 
有人说,步子太大会扯到蛋。

有人说还没学会走,就要开始跑,当你摔倒的时候会非常痛。
 
其实并不是毫无章法的扩张,一切都在我们的计划中。
 
10月份的样子,第三个店也开始装修。
 
羊肉馆弄顺之后,我就从店里抽离出来,因为我要回长沙。
 
每个人都有一把辛酸泪,有的流在心里,有的流在脸上,而我选择流在脸上。
 
从宁波回长沙那天,我感觉很失落。

我很想和羊肉馆一起发展,但是,我还是选择家人。
 
我在动车站号啕大哭。
 
2021年底,我回归家庭开始带娃的日子。
 
我每天送娃上学,孩子每天早上一杯的蜂蜜水,放进书包里的牛奶,都是我的工作之一。
 
每天下午四点要去接孩子放学,我自己的时间并不多。
 
(孩子们)
 
其实在家带娃,我就相当于一个保姆,一个家教,还是节省不少钱。
 

 
我和黄霞团聚后,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抽空聊聊天。
 
我们有说不完的话,互相帮衬着,日子过的很热闹。
 
我们之间也会有摩擦的时候。
 
我虽然在家带孩子,但是要我搞卫生,我就做不好。
 
还要把沙发垫、水果盘理顺我真的做不到。
 
所以,黄霞下班回家还要搞一堆的事情。
 
而我就指望她下班,她一回家我就把孩子丢给她。
 
然后开始自己的自由时间,剪剪视频、写写文案。
 
但是,我忽略她上一天班也很累。
 
用她的话来说,两头都看不到太阳,出门的时候天是黑的,回家的时候天也是黑的。
 
所以,她远比我辛苦。
 
(过生日啦)
 
但夫妻之间就是这样,磕磕盼盼,吵吵合合,日子就过起来。
 
一家人虽说齐聚一堂,但是生活压力还是不小,我开始好好工作。
 
现在我就职于一家汽车公司,做新媒体运营,父母孩子都在身边。
 
目前的状态我很满意,每天按时上班下班。

公司离家也很近,下班后刚好可以接孩子放学。
 
我认真经营头条号一个月可以挣小几千块钱,还有羊肉馆的分红,加上我的工资一个月一万块。
 
钱基本够花,但是仍需努力。

短暂的调整后,我会继续加油,应该会尝试做自己的小吃品牌吧。
 
晚上,吃过晚饭和黄医生聊聊今天的工作,再高质量的陪陪孩子。
 
这就是我理想的状态。
口述:易小敏

编辑:朱小鹿&灰灰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