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谁能想到,生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太,辞世后三年,名下意外冒出百万遗产。更想不到的是,这百万遗产,法院竟然判给老太的邻居徐惠明继承一半。2020年,在苏老太离去三年后,老人名下的宅基地出现一笔几百万的赔偿款。最终,法院判决,苏老太百万遗产中的一半归邻居徐惠明所有。 1954年,他出生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一个民风古朴的村落:山东村。他个子不高,身材消瘦,戴着一幅眼镜,整个人看上去有点书卷气。丈夫去世后,身边没有一儿半女,她一直过着形单影孤的生活。她是家里的唯一的女孩,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大哥和四弟居住在上海,距离远,平时工作也忙,很少来她这里走动。一趟需要八个小时,基本上一整天都在路上,照顾起来很不方便。徐惠明是苏老太几十年的邻居,两家人一直相处的和谐融洽。徐惠明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知道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不容易。 苏老太家里的体力活,徐惠明经常帮着干,就是不喊他,他也会主动帮忙。1990年,徐惠明家里经济条件转好,手里有了积蓄,决定翻盖房子。墙上有了裂痕,有的地方已经有坍塌的迹象,如果继续住下去,会很危险。一个66岁的老太太,身边无儿无女,实在是没有能力翻修房子。徐惠明就和家人商量,计划多盖一间房子供苏老太使用。完工后,他收拾一新,就让苏老太搬过来和家人一起住。虽然与苏老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全家人待她如同亲人一般。
 2008年,徐惠明的家面临拆迁,一家人要搬到动迁后的新房子去住。徐惠明见苏老太不愿意走,知道老人家恋旧,也没有勉强老人。他就在村子没动迁的地方,给苏老太租了一个房子,他每月出300元房钱。虽然他搬走了,离苏老太住的地方也远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不管苏老太。他经常抽空来看望苏老太,抽出时间陪老人说说话,解解闷,还给她买米、买油、买煤气……逢年过节更是细心周到,对苏老太,就像亲儿子一般忙前忙后。她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腿脚不利索,无法走路,行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24小时在身边照顾。然而,徐惠明要上班,家里又实在抽不出人手,无法做到全天陪护,这可怎么办呢?最后,在村委会的帮助下,老人被送进附近一家养老院。第一年每个月要交1700元,第二年涨到每月2000元。但是,这些钱加起来还不到1000元,差额在800块钱左右。老人年纪大,闹脾气,有时不好好吃饭或者不吃药,他就像哄孩子似的耐心地哄着苏老太吃。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老太太都满脸笑容地解释,这不是自己儿子,而是邻居,但是比儿子还待自己好。按照敬老院规定,老人应由直系亲属送养,但由于其没有直系亲属,便由老徐送养。 敬老院如果有事需要他来一趟,老徐也是随叫随到,对老人的态度始终很好。 2017年6月21日,93岁高龄的苏老太因肾功能异常住进了医院。尤其看到徐惠明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都说他是苏老太的亲儿子。徐惠明又是交钱又是签字,很多时候我以为他是老人的家人,后来才知道他是邻居,但他看上去就跟苏美云的亲人一样。 2017年6月29日,苏老太耗尽了生命中最后一丝气息,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徐惠明又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因为在他心里,早已把苏老太视为自己的亲人。于是,徐惠明按照当地风俗,为苏老太操办了后事,并且购买了墓地,让苏老太入土为安。但没想到,三年后,村书记的一个电话,惊呆了徐惠明。 2020年初,苏老太去世三年后,村书记洪秋国找到徐慧明。告诉他苏老太的宅基地拆迁,她名下有了上百万元的拆迁款。原来,在2008年,苏老太的老房子本和徐惠明的房子一样,也要拆迁。但因为房子坍塌严重,不能住人,苏老太已经入住徐惠明家,这事就搁置了。而苏老太在徐惠明的帮助下租了房,村里就没有再给老人批宅基地。作为村里无房的老人,苏老太在2015年的时候申请过80平方的宅基地。但是直到2017年1月,苏老太申请的宅基地才批下来。宅基地批下来不到半年,还没等到盖新房,她就去世了。但是生前却一直由徐惠明照顾,村里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这块宅基地,事情就拖了下来。他又不是苏老太的亲人,苏老太的遗产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上面说过,苏老太的侄子苏伟巨曾经想送苏老太去福利院,没有成功。苏伟巨看到,徐惠明一家人将姑姑照顾得很好,而姑姑又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于是,他就找到徐惠明,和徐惠明签署了一份赡养协议。老人生前的赡养及后事处理都由徐惠明负责,所有费用由老徐承担。
按照协议上写的,把苏老太的上百万遗产都交给徐惠明就可以了。虽然两个人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但没签字,这个协议就不具备法律效力。之所以没有签字,一是徐惠明没有法律意识,他不懂不签字的话,这个协议就无效。二是,他照顾苏老太,压根就没想过要得到苏老太的遗产。当时,苏老太只有农民失地养老保险,根本也没有什么财产。徐惠明所做的一切,村书记和村里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一个邻居,一个老人,你可能照顾他一天行,两天行,一个月可以,两个月也可以。但是,坚持一年、两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未必有人能做到。别说是邻居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自己的子女有时候都做不到。我们都觉得这笔钱应该给老徐,毕竟是他一直在照顾老人,而且长达30年之久。 但因为老徐不是法定继承人,又没有法律文书,无法直接继承。 徐惠明表示,怎么处理他都接受,他当初这么做,压根也不是奔着钱去的。但是,村书洪秋国说:“你不是为了钱,那是因为你人好,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好。”后来,在洪秋国建议下,徐惠明向有关部门咨询后,决定向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交由法律作出裁定。 法官为了案子的公平公正,走访了村民、医院、养老院等各个地方,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在走访中了解到,无论是村民、医院的医生、养老院的员工,还是苏老太的侄子,都承认徐惠明照顾苏老太的事实,并且毫不吝啬地对他的行为给予夸赞。邻居徐惠明,侄子苏伟巨,村书记洪秋国三方请到一起,在慈城山东村对案件进行现场调解。最终法院宣判:苏老太的百万遗产由徐惠明获得50%,村里获得35%,苏伟巨获得15%。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配给他们适当的遗产。徐惠明照顾了苏老太30多年,时间跨度较长,实属不易,应予褒扬。 符合法律规定的'扶养较多情节’,徐惠明应该分得一半的遗产。 苏美云的侄子苏伟巨,对这个判定没有任何异议,他表示赞同。同样,法官也考虑到了苏老太的侄子苏伟巨,前期对苏老太同样也尽了孝道,因此判定苏伟巨继承苏美云15%的遗产。不过,另外的35%判给了村委会,让很多人有些不理解。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苏老太这处宅基地的补偿款,恰好属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所以,根据法律规定,应该归集体所有,也就是归村委会。而村委会的领导决定,村集体所得的苏老太遗产,将在逢年过节时,作为福利分发给村中老人。徐慧明赡养邻居老太太近30年的事迹在网上发布后,一时之间引发热议。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网友们纷纷为他的善良行为点赞留言:2020年,徐惠明获得“2020慈孝典范”称号,并在第十二届中华慈孝节开幕式上受到表彰。你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当年怎么敢接老人回家住了呢?你不怕有什么麻烦吗? 根本没想那么多,她没有小孩,她侄子离得远又照顾不到。 当时就觉得是一口饭的事情,这点事情还是有能力可以做到的。 他表示,遗产的事很意外,因为照顾苏老太的时候,她什么也没有。 徐惠明凭借自己的善心无私地帮助苏老太,没想过得到苏老太或者其他人的夸赞,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一种选择。“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在别人有需要时,默默地施以援手,没有张扬,没有显摆。 这份行动,就如同冬日的暖阳,和煦地驱散严寒,给人带来温暖。他的行动无声无息地温暖了苏老太,也同样感染着苏老太的亲人和村民,他们用同样的善心回报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