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ICC副秘书长刘玉超|AI最高阶段是智能指挥决策

 小飞侠cawdbof0 2022-04-26

本文作者:刘玉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者按

第七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主题是AI赋能:引领C4ISR体系创新,大会突显复杂战场环境、无人系统、自主可控、智能交互与对抗训练等四大体系特色,学会副秘书长刘玉超接受媒体采访,提出AI最高阶段是智能指挥决策,展现形态是交互博弈,发展趋势是人机融合的混合智能。

Image

刘玉超,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青工委主任,全联科技装备业商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李德毅院士猛狮智能车联合团队总领队,长期从事指挥与控制、粒计算、智能驾驶研究,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军队重大科研和型号项目20余项,编写《智能驾驶一百问》等图书4部,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1、从达特茅斯争论谈起

说起AI,大家都知道达特茅斯会议,其实这次会议更多的是争论,而且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很多年。纽厄尔1981年在文集《信息研究》中“AI历史的智力课题”一文提到:可以把AI的历史当作斗争史,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形成了一串儿对立的议题。就连“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个词,麦卡锡晚年也不记得当时从何而来的灵感。在一系列争论中,“Cybernetics”与“AI”之争最为激烈,前苏联就一直沿用的“控制论”。今天来看,二者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也逐步走向融合。

Image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给出了“AI”的内涵和外延。今天当我们讨论机器人、智能系统在人类社会场景应用时,必然要考虑到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问题,虚实结合、人机融合,如何让“机器新人类”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这就自然涉及到“赛博”问题。从时代发展来看,图灵时代计算的“摩尔速度”,搜索时代带宽的“吉尔德速度”,认知时代更加强调交互,“梅特卡夫法则”以用户数量平方增长速度来定义网络交互价值。复杂系统交互认知逐步成为当前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认知科学融合创新的交叉点。对“Cybernetics”的中文翻译,我们认为用“指挥与控制”更加贴切,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应运而生,目前已经成立了32个分支机构。

Image

2、指挥与控制方法演进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陆军上校包以德从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提炼出的“OODA环”(感知—研判—决策—行动)被大家所熟知,这也反映出“知识形式化表征”对于知识更好地传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指挥与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加快自己的“OODA环”,减慢对手的“OODA环”。机械化时代,可以说“A”——行动环节的机动性得到了大发展;信息化时代,在通讯和计算技术带动下,“O”——感知阶段的ISR(情报、侦察、监视)手段大发展;今天我们都在谈智能化,第七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很多首长和专家都在关心AI如何帮助我们的指挥员更加准确快速地做出研判和决策,也就是说智能化时代,AI技术必将推动“OD”——研判决策智能化大发展。

Image

指挥与控制活动具有群体性、时效性、对抗性、多样性等特点。所以从“Cybernetics”与“AI”融合发展的角度,我们对AI有了新的理解:AI最高阶段是智能指挥决策,展现形态是交互博弈,发展趋势是人机融合的混合智能

最近在很多场合,我们听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智能”和“生态”,我觉得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联系的关键恰恰就在交互认知。智能的核心在认知(人类智能HI+机器智能AI融合构建智能决策大脑),认知的基础在交互(交互才能产生高价值密度数据),交互的呈现是连接(连接代表交互过程建立的生产关系),连接的演化是生态(生产关系供需演化优胜劣汰逐步形成生态)。

我前面说AI展现形态是交互博弈,图灵测试就是通过交互方式来检验机器智能。从人机博弈发展角度来看,我觉得可以用三个阶段来表征:

第一个阶段是以专家系统为代表的逻辑主义,2006年在国际象棋领域碾压人类;

Image

第二个阶段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联接主义,2017年在围棋领域碾压人类;

Image

第三个阶段是什么?目前在很多策略类游戏领域人机大战已经展开,AI进化速度也很快,但还没有形成绝对优势,很多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阶段智能发展的特征。我们也提出HI+AI,构建用于智能指挥决策的超级智能(SI),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从2017年就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全国兵棋推演大赛。

Image
Image
Image

在公共安全领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南京市公安局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安全应急共享知识专委会,联合全国40多个地市公安局,共建跨区域警务协作体系,运用大数据建模工具,助力公安干警传承学习的经验知识数字化、模型化,群体智能建立模型共享和协作机制。

Image

3、无人系统的指挥与控制

自主无人系统的竞相发展和日臻完善,已经在拓展未来作战的时域、空域和频域,且强烈推动着战争理论、战争形式和作战样式的变革!

无人系统是集控制、通信、机械电子、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生物科技、导航定位等多个学科、多种技术于一身的人造精灵,是未来智能化作战模式的主要装备。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的军队在发展无人系统平台,战场无人系统的应用模糊了战争在公众心目中的代价,由于能避免己方人员的损失,指挥员更容易轻启战端,不考虑战争的正义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监事长戴浩院士提出遥控战争引发的思考:要不要携带致命性的杀伤武器?要不要给无人系统自主权?在有些条件下,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人机功能如何合理分配?无人系统的自主性或智能是大势所趋,是否要转换人在控制圈中的角色?“君子多了乱朝纲”,如何确定各级指挥官对无人机的控制权及优先级?

“战略下士”(Strategic Corporal)和“战术将军”(Tactical General)在无人系统时代更加突显。士兵获得了对强杀伤力武器的控制权,一次战术行动也能产生战略性的影响;远在千里之外的将军可以通过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直接介入战场。战争形态、指挥方式变革,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新形势下指挥与控制的内涵和外延。

Image

4、结束语

未来战争涌现的各类无人作战平台和指挥控制系统,对时域、空域、频域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保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费爱国院士强调,下一代指挥信息系统将向万物互联、云脑赋能、人机融合趋势发展,逐步实现从“共用/通用服务+智能处理”向“知识网络+博弈对抗推演+业务大脑”转变;从“安全保密+运维管理”向赛博免疫、自主重构的“体系韧性”转变;从“指挥所/端系统应用层”向自然交互、群体智能的“人机融合”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