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雕侠侣》中最完美的男子非他莫属

 武侠疯 2022-04-26

老顽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见到三个人。

一个是瑛姑,一夜缠绵后,老顽童提着裤子就跑了。

一个是一灯,人家皇冠戴的好好的,老顽童非送顶绿帽子给他戴。

还有一个是耶律齐,老顽童明明收了他当徒弟,却死不承认,不愿再见。

老顽童不见瑛姑、一灯还好理解,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当然无脸见人。

但老顽童为何怕见自己的徒弟耶律齐呢?

原来老顽童发现耶律齐这孩子,越长大人越老成持重,一点不好玩。所以觉得自己收错了徒弟,告诫耶律齐不要说自己是他师父。

耶律齐那叫一个冤枉,老成持重有什么不好,难道要像老顽童一样,几十岁的人了还没大没小,疯疯癫癫?

老成持重的确不好,至少在《神雕侠侣》中老成持重就不好。

你看,老成持重的耶律齐有几个朋友?有几个红颜?有几个师父?有多少人脉?

老实人不受待见,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相反,桀骜不驯的杨过就特别受欢迎,欧阳锋认他当干儿子,黄药师把他当知己,周伯通跟他称兄道弟,就连洪七公都想收他当徒弟。即便是死对头金轮法王,对他也是青睐有加。加上还有郭伯伯撑腰,妥妥的人脉、资源、背景无敌。

在神雕中,还有哪个男青年有他混得开?耶律齐不行,大武和小武更不行。

在女生中,杨过更是吃得开,程英、陆无双、郭芙、完颜萍、公孙绿萼、小龙女,甚至是郭襄,都为他沉沦。就连李莫愁被他一个熊抱,全身都发酥发软。在旧版中,黄蓉闻到杨过身上的体香,居然想起了跟郭靖的闺房之乐。

杨过当真是个万人迷,男女通杀,男女通吃。饱的饱死,饿的饿死。

杨过是吃得饱饱的,甚至想吐。但大武、小武和耶律齐则饿的是前胸贴后背,差点打了光棍。

要不是金庸老爷子怜惜他们,给他们稍微开了一个金手指。他们恐怕都要打光棍了。

有的人要说了,这是杨过的主角光环,金庸让他开挂让他无敌,给他开小灶,没办法的事。

但也反映出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哲理,老实人混不开,越是混社会的越是混得开。

尽管耶律齐始终被主角光环的杨过压一头,始终是个千年老二。

但有一点,杨过却始终不如耶律齐,哪怕他成为神雕大侠后,他依旧不敌。

杨过最多也就是个大侠,但耶律齐却是个谦谦君子,老成持重温润如玉的君子。

先来说说杨过为什么不是君子?

杨过的性格大家都是知道的,自傲自负,性情乖张,狂躁易怒,敏感多疑。别人对他好时,他掏心掏肺;别人怠慢轻视了他,他便耿耿于怀。这样的例子在神雕中随处可见。

杨过、耶律齐等少年群侠合力击退李莫愁后,郭芙曾向杨过不经意的一瞥,“见他身穿蒙古装束,戴了面具后又是容貌怪异,不由得双蛾微蹙,神色间颇有鄙夷之意。

就是这一个鄙夷眼神,让杨过顿时觉得小心脏受不了了,“你瞧我不起,难道我就非要你瞧得起不可?你爹爹是当世大侠、你妈妈是丐帮帮主、你外公是武学大宗师,普天下武学之士,无一人不敬重你郭家。可是我父母呢?我妈是个乡下女子,我爹不知是谁,又死得不明不白……哼,我自然不能跟你比,我生来命苦,受人侮辱。你再来侮辱,我也不在乎。”他站在一旁暗暗伤心,但觉天地之间无人看重自己,活在世上了无意味。只有师父小龙女对自己一片真心,可是此时又不知去了何方?不知今生今世,是否还有重见她的日子?

一个眼神就将杨过撂倒了,别说离君子差的远,就连正常人,杨过也比不了。正常人遇到鄙夷眼神,顶多不屑一顾,最多回敬一个。但杨过呢,却是玻璃心,要死要活,觉得别人一个轻蔑的眼神就能杀死自己,实在是太脆弱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杨过爱郭芙,所以才在乎。那么我们再举个杨过在铁枪庙的例子,看看已成为神雕大侠,已经36岁的杨过,这时是否有君子气量。

铁枪庙中,柯镇恶怒骂卖国贼杨康,杨过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原著是这样写的:

只听呼的一声疾风过去,跟着砰的一响,泥土飞扬,四人都觉得落掌之处情形不对,似乎并非击上了血肉之躯,那秃头老者早已瞧得明白,但见柯镇恶已然不知去向,他原先站立之处,竟尔换上了庙上那铁枪王彦章的神像。神像的脑袋为这劲力刚猛的四掌同时击中,登时变成泥粉木屑。

那秃头老者大惊之下,回过头来,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满脸怒容,抓住柯镇恶的后颈,将他高高举在半空,喝道:“你凭什么辱骂我先父?

柯镇恶问道:“你是谁?”杨过道:“我是杨过,杨康是我爹爹。我幼小之时,你待我不错,却何以在背后胡言毁谤我过世的先人?”柯镇恶冷冷的道:“古往今来的人物,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岂能塞得了世人悠悠之口?”杨过见他丝毫不屈,更加愤怒,提起他的身子重重往地下一掷,喝道:“你说我父如何卑鄙无耻了?

一个壮年男子,一个江湖上成名的大侠,一个已经36岁的人,居然虐待一个90多岁的老头,更何况这老头对他曾经有过恩情。不思回报,反而以怨报德,将其举在空中,重重摔在地上,实在是有失君子气度,缺乏君子气量。连3岁小孩都知道扶老爷爷过马路,杨过此举实在连3岁孩童都不如。

有的人又该说了,谁听到自己的父亲被人痛骂,谁心里舒服?杨过此举虽然有失风度,但情有可原。但我要说的是,被人骂了父亲几句,便要将人往死里整。那么耶律齐面对要杀父亲的完颜萍,是不是应该捉到完颜萍,将其捆绑起来,用刀子将其肉一块一块割下来,才能泄心头之恨呢?

但事实上,耶律齐却根本没有这样做,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将仇人完颜萍给放了。这样的君子风度,杨过能做到吗?下面我们通过原著来看看耶律齐这场堪称君子典范的真人秀。

完颜萍刺杀耶律楚材失败后,便要引颈就戮。耶律齐不是冷眼旁观,也不是出言讥讽。而是抢上两步,夺去了她的柳叶刀,并且出言宽慰:“好端端的,何必自寻短见?”待完颜萍情绪稳定后,更是放其离开,“姑娘只要答应以后不再寻仇,你这就去罢!”

这种高义,这种气度,连完颜萍都被他伟大的人格所折服,“耶律公子,你数次手下容情,以礼相待,我岂有不知?只是我完颜家与你耶律家仇深似海,凭你如何慷慨高义,我父母的血海深仇不能不报。

更让完颜萍佩服的是耶律齐的信义,言出必行,说到做到。耶律齐 曾对完颜萍保证:只要逼得我使用左手,我引颈就戮,决无怨言。”这并非是耶律齐托大,也不是他目中无人,而是为了彻底打消完颜萍自杀的念头。

因为“他知完颜萍的功夫与自己相差太远,纵得高人指点,也是难以胜得过自己单手;料想一个人欲图自尽,只是一时忿激,只要她去寻师学艺,心有专注,过得若干时日,自不会再生自杀的念头。” 

但有了杨过的神助攻,完颜萍很快带着杨过教的三招杀回来了,若是完颜萍挥刀自杀,耶律齐真的出左手相救吗?若是完颜萍真的迫使耶律齐出了左手,耶律齐真的会自杀吗?

耶律齐没有食言,更没有顾惜自己的性命。当完颜萍挥刀自杀时,他明知道这是个坑是个圈套,但他还是去救了完颜萍,“定须救她?但她是在骗我用左手,我一使上左手,这条命就是交给她了。大丈夫死则死耳,岂能见死不救?

千古艰难惟一死,面对生死存亡,面对完颜萍的使诈,耶律齐本可以保命,本可以不管不顾,但他依旧不惜生死,出手救了完颜萍,不愧是个君子,大丈夫。

这份君子胸怀,这份胆色气度,让完颜萍举起的刀,也不忍落下了,“烛光下只见他神色坦然,凛凛生威,见到这般男子汉的气概,想起他是为了相救自己才用左手,这一刀哪还砍得下去?她眼中杀气突转柔和,将刀子往地下一掷,掩面奔出。

从此完颜萍彻底放弃了仇恨,这都是耶律齐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化的。耶律齐在“义释完颜萍”事件中的表现堪称完美,颇具君子风范。要是换成杨过,这仇恨只怕是越结越深了。

在丐帮大会上,耶律齐的君子风度一如既往,丐帮大会的目的是为了选拔新帮主。帮主这个位子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丐帮弟子千千万,坐上了帮主的位子,跟皇帝差不多。

所以竞选帮主,擂台比武时,大家都是下狠手下死手,除之而后快。耶律齐呢,则是点到为止,不争不抢,淡然处之。

他明明可以对蓝天和下死手,擂台比武嘛,死伤很正常,也不会有人谴责的。可是耶律齐却不显山不露水,赢得很漂亮。自己胜了,也没让蓝天和丢面子,表面看起来就像是个平手。“适才二人这一场龙争虎斗,蓝天和掌力威猛凌厉,台下人人有目共睹,但耶律己齐居然将他败于无形。”“蓝天和微一运劲,竟觉全身功夫丝毫未损,那自是对方手下容情,因此上感愧之余,站到台口向群雄交代了几句。” 

面对霍都假扮的何师我咄咄逼人,羞辱谩骂,耶律齐依旧是君子风范,不急不恼,一句“不知何兄有何高见,要请指教。”就轻易的化解了霍都逼人的戾气,让其说话也温柔多了,“指教二字,如何克当?只是小人有两件事不明白,因此上台来问问。”

达尔巴前来找霍都报仇,耶律齐虽给霍都使诈击下高台,但看到帮中的兄弟被蒙古鞑子欺辱,依旧不记前仇,上去就要协助霍都。君子气魄,可见一斑。

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人格,难怪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夸他是“继洪七公、黄蓉之后,最优秀的丐帮帮主。

当帮主,耶律齐很合格,当丈夫,耶律齐也一样。耶律齐从来不会干涉郭芙的私生活,他给郭芙自由给郭芙空间,郭芙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不生孩子,耶律齐也毫无怨言。

这样开明的丈夫,这样知心的爱人,难怪郭芙婚后一脸的喜气洋洋,小幸福爆棚。郭襄跟郭芙曾在羊太傅庙有一段对话,是最能体现耶律齐人格魅力的。

郭襄道:“那又有甚么不同?你跟姊夫成了亲,还不是和从前做闺女般自由自在?”郭芙道:“嘿!你怎能拿旁人跟你姊夫相比?他是当今豪杰,识见处处高人一筹,自不会约束我。他这等文才武略,小一辈中,又有谁及得上他?你将来的丈夫能有他一半好,爹爹妈妈便已心满意足了。

的确,除了没有主角光环外,他实在是一个优秀的青年俊杰,见识气度不是一般人能比。

耶律齐在《神雕》中虽然出场不多,着墨不多,但人物很精致。他本身是个贵族,辽国贵族出身,父亲耶律楚材是宰相。出身决定了,他的气质,他的气度,都是杨过等人所比不了的。可见出身对人格的形成关系很大,对人一生的影响很大。成就可以后天努力,但个人的修养教养气质却不是后天能修成的。

所以杨过再怎么努力,也甩不掉他身上的俗气。而耶律齐,往那一站,便魅力顿生。不知道杨过看到程英写的告白书“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时有没有想到耶律齐,反正我是想到了。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程英赞美杨过之语,但我觉得真正能承受这几句夸耀的是耶律齐,他才是文雅的君子,像切磋的象牙那么圆润,像琢磨的美玉那么温润。这样的男子,堪称神雕第一完美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