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秦参、二月旺、白毛参、热参、大紫参 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有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 温肺祛痰,平喘止咳,安神镇惊。用于寒痰喘咳,惊悸失眠,劳伤体弱,虚寒腹泻,盗汗自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分。 禁忌 ![]() 中毒解救 机制:华山参中含阿托品类生物碱,其中毒机制与阿托品相同,主要是累及神经系统,阻断M一胆碱能反应系统,产生毒蕈碱样作用,而抑制或麻痹迷走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症状:口干舌燥、咽喉灼热、充血、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干燥潮红,偶有红斑疹、头昏、头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结膜充血、心动过速、呼吸加深、脉快而有力、狂躁、幻觉、谵语、运动失调、神志模糊、行动蹒跚、体温上升、大小便失禁、排尿困难,最后由烦躁进入昏睡、四肢强直、阵发性痉挛和抽搐、四肢冰冷、血压下降、休克,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缺氧而死亡。 解救: (1)用碳酸氢钠或药用炭洗胃,内服硫酸钠液导泻,碘酒10~30滴加温开水口服,沉淀生物碱,大量饮糖水,服蛋清或牛奶保护胃粘膜。静脉输液。 (2)应用毛果芸香碱皮下注射,每6小时1次,直至瞳孔缩小、症状缓解、口腔转湿润为止,也可用水杨酸毒扁豆碱皮下注射,间隔半小时反复使用。 ![]() (3)对症治疗: 1)如有烦躁不安或痉挛时,给镇静剂;如氯丙嗪、安定、水合氯醛等。 2)感染时,给抗生素,心衰时给ATP、能量合剂、激素。 3)昏迷时,用少量脱水剂,避免脑水肿,必要时给呼吸兴奋剂,给氧,行人工呼吸。 4)有过敏症状时,可用激素,必要时导尿。 5)对瞳孔散大者,可用水杨酸毒扁豆碱滴眼。 (4)中药治疗: 1)绿豆皮120g,金银花60g,连翘30g,甘草15g,加水1000ml,煎成200ml,每小时服20ml。待病情好转后,可用绿豆皮60g,银花30g,焦三仙30g,甘草6g,加水600ml煎至120ml,每6小时服30ml。 2)生姜30g,捣汁加红糖15g,开水冲服。 ![]()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漏斗泡囊草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干燥根。春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生于山坡、沟谷或草地。分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性状 干燥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有的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2.5cm,根头略粗,向下渐细。表面棕褐色,下部多伴有灰黄色,有黄白色横长皮孔样突起、须根痕及纵皱纹,上部有环纹。顶端常有1至数个根茎,其上有茎痕和疣状突起。栓皮易剥落。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皮部狭窄,木部宽广,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具烟草气,臭特殊,味微苦,稍麻舌。经炮制过的华山参,表面显示纵条纹样,呈金黄色半透明、灰棕色或棕褐色。以色金黄而条纹细,体充实,断面色白,具糖样气味,味甘而微苦者为佳。 ![]() 炮制 将根洗净,去粗皮,与适量甘草、麦冬、栀子、冰糖共煮后,晒干用。 成方制剂 1.华山参片《中国药典》 功效:温肺平喘,止咳祛痰。用于寒痰停饮犯肺所致的气喘咳嗽,吐痰清稀;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组成:华山参 制法:取华山参,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含0.1%盐酸的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至漉液色淡为止,漉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测定生物碱含量,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压片,包糖衣,即得。 用法:口服。常用量,一次1~2片,一日3次;极量,一次4片,一日3次。 ![]() 方选 ①治虚寒腹泻,失眠:华山参三分,桂圆肉五钱,冰糖适量。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②治体虚寒咳、痰喘:华山参三分,麦冬三钱,甘草一钱,冰糖一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 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