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苘麻子

 草药君 2022-04-26

别名

顷麻子,茼实,空麻子,磨盘树子,野苎麻子,冬葵子,青麻子,苘麻种子,野锦才子,白麻子。

性味归经

苦,平。归大肠、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淋证涩痛,痈肿疮毒,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散剂。

注意

孕妇慎用。脾胃亏虚、滑精者不宜用。

苘麻子与冬葵子常混用,但两者来源不同,功效有别,应加以区别应用。

来源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我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地均产,东北各地也有栽培。

性状

干燥种子,呈三角状肾形,一端较尖,长3.5~6mm,宽2.5~4.5mm,厚1~2mm。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有白色稀疏绒毛,凹陷处有类椭圆状种脐,淡棕色,四周有放射状细纹。种皮坚硬,剥落后可见胚根圆柱形,下端渐尖,子叶2,心形,重叠折曲,富油性。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成方制剂

1.荡石胶囊《中国药典》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用于肾结石,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结石。

组成:茼麻子125g,石韦100g,海浮石125g,蛤壳125g,茯苓240g,小蓟125g,玄明粉83g,牛膝125g,甘草50g。

制法:以上九味,玄明粉与茯苓160g粉碎成细粉,过筛,剩余茯苓与其余茼麻子等七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 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与上述玄明粉等进行沸腾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 即得。口服。

用法:一次6粒,一日3次。

2.排石颗粒《中国药典》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组成:连钱草1038g,盐车前子156g,木通156g,徐长卿156g,石韦156g,忍冬藤260g,滑石260g,瞿麦156g,苘麻子156g,甘草260g。

制法:以上十味,取连钱草156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50℃)的清膏,备用;取剩余的连钱草及其余车前子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4(5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适量,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0(5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取清膏喷雾干燥,加蔗糖适量制成颗粒;或取清膏加蔗糖及其他辅料适量,制粒,干燥,制成1000g;或取清膏加糊精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250g(无蔗糖),即得。

用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或遵医嘱。

方选

1.治目生翳膜,久不愈者:苘实,上一味为末,取豮猪肝薄切,裹药中令相着,缓火炙肝熟为散,临卧陈米饮调下二钱匕。一法酽醋为丸,每服二十丸。一法取苘实肉囊蒸一次,暴干为末,或散或蜜丸,温水下。(《圣济总录》棘实散)

2.治赤白痢:顷麻子一两。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一钱,不过再服。(《产乳集验方》)

3.治瘰疬:茼麻果实连壳研末,每用二至三钱(小儿减量),以豆腐干一块切开,将药末夹置豆腐干内,水煎,以汤内服,以豆腐干贴患处。如无果实,可用苘麻幼苗(约五寸高上下)二至三株,作为一剂,同豆腐煮,服用法同上。(《江西民间草药》)

4治赤白痢:苘麻子30克。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3g,不过再服。(《杨氏产乳方》)

5.治乳汁不通:苘麻子12克,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6克。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6.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奶房胀痛,留蓄作痈毒:苘麻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服二钱。(《妇人良方》)

文献摘录

1.《纲目》

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人亦种之。叶大似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嫩青老黑,中之扁黑,状如黄葵子。其茎轻虚洁白。北人取皮做麻。其嫩子,小儿亦食之

2.《唐本草》

味苦,平,无毒。主赤白冷热痢,散服饮之;吞一枚,破痈肿。

3.《本草衍义》

患痈疖毒热内攻,未出脓者,水吞三、五枚,遂作窍,脓出。

4.《中华本草》

苘麻子苦;平。清热利湿;解毒消痈;退翳明目。主赤白痢疾;小便淋痛;痈疽肿毒;乳腺炎;目翳。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