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特定穴临床实用精解(十二):阴陵泉穴

 中医药方便 2022-04-26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阴陵泉(别名阴陵、阴之陵泉)

定位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阴陵泉 

(1)部位主治(近治作用):膝痛。

(2)脏腑主治及穴性主治(合主逆气而泄):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

操作

直刺 1~2 寸,临床以泻法为常用。宜灸。

临床运用及发挥

阴陵泉乃脾经之合穴,在五行中属水,与肾五行相应,功善健脾补肾,利水渗湿。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肾主水。水肿的形成与脾肾的功能失常有重要的关系。张景岳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治在脾。”取用本穴则能健脾利水,主治一切水湿泛滥之症,在临床有健脾祛湿“第一穴”之称。早在《杂病穴法歌》中云“心胸痞满阴陵泉,小便不通阴陵泉”之记载,本穴是历代利水通淋的要穴。临床常配中极、三阴交健脾利湿开通水道,治疗小便不利;配丰隆、中脘、脾俞、足三里,治疗痰湿之证所致的头痛、头晕;配三阴交、带脉、太白治疗湿邪下注的白带;配水分。足三里、气海治疗水湿停聚、泛溢于躯体之水肿。

如笔者于1年前治一中年女性患者,尿失禁3年余。曾于年前来诊因惧怕针,迟迟不敢行刺,后曾中西医治疗,一直未果,故又来诊。即温针灸阴陵泉与气海、三阴交三穴,一次治疗后即有改善,连续治疗1周而愈。患者连连称针灸之神奇,后悔3年所走之弯路。阴陵泉与气海二穴所用早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有明确记载:“小便不禁,阴陵泉、气海,并灸宜。”三阴交为足之三阴之交会,有健脾补肾疏肝气的作用,三穴组合,温阳化气、健脾化湿,使膀胱气化复常而收放自如矣。阴陵泉对各种小便不利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配三阴交、列缺、太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和术后所致的尿潴留;配关元、中极、三阴交、太溪治疗乳糜尿。对此《杂病穴法歌》早有记载“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泻下溺如注。”


可见本穴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可以治疗癃闭,又能治疗小便不禁,这说明本穴对膀胱有调整的作用,因膀胱气化失司可致此症的出现。《素问·宣明五气》中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本穴能助膀胱之气化,气化复常,不利者利也,不约者约也。

本穴为脾经之合穴,故有健脾胃的作用,“合主逆气而泄”,主“病在胃饮食不节而得病者”。所以可用于腹胀、腹痛、泄泻等脾失健运所致诸证。

阴陵泉处于下肢膝部,所以还能治疗膝、踝、足内侧肿痛,使营气布散,濡养四末。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理,尤其用于治疗膝关节周围的疾病,并是临床常用的主穴,对膝关节肿痛、膝关节腔积液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临床多透刺阳陵泉而用,一般配用膝关节局部其他穴位并用。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利湿作用强,脾乃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故本穴对中焦虚弱、脾胃失运或湿邪所致的各种肩臂疼痛有较好的治疗功效,这与调节脾脏的功能、濡养四肢肌肉、除寒湿等多种作用有关。尤其与阴雨天气变化有关的肢体疼痛是首选穴,有立起沉疴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