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血的革命,为何清末时期的暗杀格外多?

 沐阳说 2022-04-26

非隆隆炸弹,不足以惊其入梦之游魂。
非霍霍刀光,不足以刮其沁心之铜臭!
1902年,中国留日学生杨毓麟,在《新湖南》杂志中振臂高呼,呼吁国人,对清朝反动官吏,采取激烈的肉体消灭手段。
起义,暗杀,实现革命最粗暴而血腥的方式,在清末很是平常。
在老一批同盟会,把暴动和暗杀,列为革命必备的两种方法。
那些耳熟能详的革命者,蔡元培、吴樾、宋教仁,包括孙中山无不如此,就连黄兴这样的首脑级人物,也几次想亲自去施行暗杀。
他们一致认为,当时的人民,尚未觉醒,革命党对清政府,心欲去之而力不足,只能用暗杀加暴动,双管齐下。而炸弹、手枪、匕首,种种强力而导致的对清朝达官巨吏的暗杀,第一容易成功,第二暗杀者本人可享“光荣名誉”,第三能促成下层民众觉醒,第四可促进社会“进化”。
更进一步,暗杀过后,清政府必然大行压制,如此会愈加引起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所以,暗杀是为引,播撒革命火种才是正道,一举多得的手段,广受革命者们推崇。

秋瑾
秋瑾的两句诗,更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慷慨赴死:
抟沙有愿兴亡楚,博浪无锥击暴秦。
当时全国各地,有数不清的“暗杀团”,掀起一阵阵暗杀风潮。
最知名大概有七八个,包括黄兴所属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蔡元培光复会等所属的上海暗杀团、以吴樾为代表的北京暗杀团、以及方君瑛所属的同盟会东京总部暗杀团,汪精卫所在的京津同盟会等等。
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从1900年史坚如谋炸两广总督德寿开始,到1912年彭家珍炸死良弼止,付诸行动的暗杀,共50多起。虽然成功的次数不是很多,但影响十分巨大。
有人说,当时的暗杀活动实则是武装起义失败后的情绪发泄,或者是革命“捷径”的侥幸心理。
但,历史并不能简单化,单靠一群人摇旗呼喊大力鼓吹便真可煽动如此大规模的暗杀潮吗?而暗杀,真的只是一种情绪宣泄吗?

若要细究其渊源,则需要认真地追溯和回望,在一些旁枝末节的片段中,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爬罗剔抉,或许能帮助我们驱散所有的迷惑,进而一片粲然。
清末,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中西思想碰撞激烈,随之人民思想渐次觉醒,封建阶级地位岌岌可危,暗杀,在那个年代,并不仅仅是一种“恐怖主义”,它背后的成分,格外复杂。
彼时的暗杀主义,似乎结合了中国古代刺客精神以及西方革命暗杀活动两种元素。
西方尤其是俄国,不少的民间党派一直幻想着通过干掉沙皇这样的一次性行动取得胜利,所以,暗杀是他们的唯一手段,他们自称是英雄,并相信少数英豪血淋淋的人头,可作广大群众的指路明灯,引导后来人源源不断的持续这项事业。
而中国的革命者们似乎与之相通,但又更加清醒,暗杀只是作为一种革命手段。
中国革命者们的暗杀,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在更早时候,实施暗杀的人叫做刺客,有如豫让、荆轲、聂政等人,成为了革命者们的精神寄托,但他们又摒弃了“士为知己者死”的私恩,他们所进行的暗杀,目的是为了“种族之恩,祖国之恩”,是“为民请命”。
在承继了古代中国侠客敢于牺牲,不畏强暴,一往无前的精神之外,革命党人发扬光大,力倡勇敢之风,力提矢志不渝之气,其目的,就在于浇铸中华新民族之魂。
这样的口号,最先受鼓舞的当然是热血沸腾的读书人,所以不难发现,革命者中的刺客,很少有专业出身的“行家里手”,大多都是出身良家的大好青年。
而实施暗杀的革命者,对自己的结局都一清二楚,成或不成,都难逃一死,不是宰割凌迟,就是枭首挖心。

所以,举凡是暗杀行动,行刺者均抱着“舍生忘死,玉石俱焚”的信念,这当然是因为革命理想的加持,但此外,或许还因为另一种思想的深刻影响。
章太炎在鼓吹革命之时,实则灌输了一种佛学虚无主义思想,他主张用宗教催发人民信心,增进国民道德,二宗之学,讲的就是“普渡众生”。
何谓“普渡众生”?即一缘既绝,万念俱消,头目脑髓,均可施舍予人。
如此至高无上的信仰成为了精神原动力,革命者自可勇猛无畏,蹈死不顾。
如文前所说,以鲜血和生命为筹码的暗杀,就算不是情绪的宣泄,但当真有作用吗?
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炸弹、匕首、子弹,惊雷贯耳,不断惊醒沉睡的国人。

当一个又一个革命者以身殉国,惨死于清朝廷的屠刀之下,在那些革命人士连篇累牍的宣传之下,冷漠,麻木,终还是被驱散了,国人对清朝王朝虚伪立宪的迷梦逐渐被打碎。
大小官员,悍酋大吏,无不是谈虎色变,他们开始忌惮,开始害怕,不得不三拘其身,不敢妄自作为,甚至为了保命,大把大把的送银子。
这,就是革命者们不惜生命大搞刺杀的目的。
当然,大兴暗杀也并非全是益处,也有欠考虑的一面,革命并非是除掉几个大臣就能成功,推翻封建统治更不是几次暗杀就能搞定的,加之暗杀团体山头林立,羽毛未丰却又各行其事,不敢惊扰地方,也不敢惹来外国人,只能小打小闹,很难一举成事。
而最关键的是,暗杀也有消极的一面,贴身行刺也就罢了,很多时候,暗杀却是采用炸弹,比如,史坚如行刺,他在地下埋烈性炸弹,结果德寿本人只被炸下床,毫发无损。而附近的房舍却被炸得面目全非,压死压伤很多平民。如此,暗杀不成反倒给了清朝廷以口实,借以煽惑群众,诬蔑革命。

无论如何,在个革命的年代,暗杀都不可避免,也不可或缺,它既是革命党一向的革命方针,也是唤醒国人迷梦、清除元凶巨憝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而对于那些已经超越时代局限的革命者个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以身殉志,以命酬国,此般英雄作为,真真是让后人崇敬倍至,扼腕称叹。
那坚韧不屈,百死不挠的革命精神,也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