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承认,小胡已经超越老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新用户9088aVaL 2022-04-27

我们一起做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胡子宏生命日记(1948

终于承认,小胡已经超越老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老胡膝下俩儿子,如今都已经长大。身为父亲,当孩子们身高超过我时,我就非常清晰地意识到,从生理机能上,老爸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想当年,我领着俩儿子一起行走,老爸可谓气宇轩昂。他们还在年幼,老爸正值中年,竭力为他们的人生掌舵。在我看来,身边的他们,就是孩子。
 
不知不觉,胡小鹄的个头就超过了我。我记得2014年6月8日上午,高考结束,我和胡小鹄走在衡水的某条大街上,去衡中校园参加毕业合影照。阳光普照,我的影子就短了胡小鹄一截。我暗自感慨,小子长大了。
 
前年夏天,我带着俩儿子去达活泉公园游玩。玩了一回射击游戏后,我们合影留念。我在中间,俩儿子在我两侧。我招呼他们向我靠拢时,就开始仰望他们了。
 
两个儿子健康成长,学业顺利,这是老爸的幸福。可是,不知不觉,我忽然发现,胡小鹄的学识超过了我,尽管25岁的小子缺乏老爸的阅历,但“胡说”公众号的10万粉丝,开始更喜欢阅读“小胡说”。
 

前一段时间,“胡说”微信公众号的多篇原创文章,点击量不太理想。有时候,自己费力八叉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上也算观点明确,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但是,粉丝们的阅读量总是达不到我的满意。
 
前两年,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的阅读量,大约是粉丝数量的百分之十。随着抖音的兴起,微信公众号一篇原创文章的点击量,就只能保持到百分之五了。我写的这种教育随笔,不适合在标题上太古怪,有时候,阅读量只有3000多。
 
这时候,我只好让胡小鹄出马了。有时候,我读胡小鹄的文章,也没有觉得水平多高,但是,点击量能说明一切。“小胡说”就是比老胡的文章受欢迎。
 
如今,我不得不承认,这些年胡小鹄在成长,他大学毕业已经4年了,今年25岁,写作能力已经超过了我这个36年前的大学生。长江后浪推前浪,老胡即将被拍在沙滩上。
 
我25岁时,在写作上刚刚初出茅庐。凭借对写作的爱好,我已经在《中国青年报》《辽宁青年》上发表文章。此后,一些文章被《青年文摘》《读者》转载。30岁的时候,我已经率领本地一批文学爱好者,组成了一支自由撰稿人队伍。
 
十多年前,市文联召开换届大会,铁凝主席莅临现场并讲话,有句话提及“河北自由撰稿人队伍的领军人物胡子宏”。实际上,彼时的文章很少能登上大雅之堂,只是为了挣稿费而写的应景稿件。
 
这30多年,我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由撰稿人、新浪博客写作、微信公众号写作。不知不觉,自己写得有些疲惫和懒散了。如今,令我欣慰的是,胡小鹄终于超越了老胡,能够顺利接班了。
 
记得当年,我向胡小鹄诉苦,担心自己“挂”了之后,“胡说”微信公众号将“后继无人”。小子非常利落地说,爸爸,你放心,即便是你今天“挂”了,明天的公众号肯定会有新文章。
 

现在我终于可以信任胡小鹄的写作能力了。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就读期间,就对经史子集有过研读。在写作中,他引经据典,得益于专业的学习成果。
 
2019年,小子又去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留学,专业是数字文化与社会。我不认为在海外留学一年,小子能提高多少文学素养,但他毕竟走出国门,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见识。
 
从我得病开始,胡小鹄就开始参与“胡说”微信公众号的写作。最近四五年,小子写作了上百篇文章,虽然不算上乘之作,但无形中就提高了写作水平。小子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肯定得益于这几年的写作磨炼。
 
胡小鹄的写作,在哪里方面超过了老爸呢?
 
首先是语言。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嘲笑”过某位老作家的散文语言——他写作时喜欢用“是那样的,是那样的,是那样的”,而我喜欢具体的细节描写。
 
如今,胡小鹄的语言比我要凝练,尤其是一些表述,确实沾染着时代的特色。相比起我的大白话,胡小鹄行文显得生动多了。尤其是,他学的是国学专业,涉及到某些领域,时不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其次是站位。必须承认,胡小鹄在北京和海外,待了近八年,所接受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的认识,比我这个三线城市的老爸,站位要高。
 
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思考的内容就不同。老爸靠的是经验,小子靠的是眼光。譬如,我最近在小子卧室里,看到了他买的书

我不知道胡小鹄对上述书籍是不是研读得比较深,不过,单就书名,就可以看出,小子的阅读面,比我这个市直单位的科级干部,要高两个档次。
 
第三是思维。作为老爸,我对世界的认识,只能凭借经验,面对自己未知的陌生领域,我只能靠有限的经历,谈吐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胡小鹄则不同,他生活在改革开放已经硕果累累的时代,领略到时代发展的新鲜气息。尤其是讨论起与自己成长有关的话题,显然更有切身的体验。譬如,他对高考后填报专业、就业趋向、某些专业的前景,判断得比较准确。
 
有些领域,我基本上是盲区,而胡小鹄略懂。相比之下,老爸就接近于白痴了。这没有办法,老一代无论怎么优秀和刻苦,他们总有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刻。
 
点击量验证着胡小鹄的文章质量。“小胡说”在粉丝的阅读视野中更受欢迎。我不得不服气,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记得胡小鹄在读初二时,他听我讲作文,然后随手就写了篇《美在路上》。彼时,我就感觉到小子在写作上的灵巧。龙生龙,凤生凤,如今,小子写一盘文章,貌似比我顺溜多了。我写一篇稿子费力八叉,有时候,小子打开电脑,敲打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发表了。
 

两三年后,小儿子胡小鸿也即将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如果我的生命能支撑数年,我还会带着胡小鸿坚持写作,与哥哥胡小鹄一起打理“胡说”公众号。届时,我即将退休,如果身体允许,我也许可以拍拍抖音,上上微课,继续自享其乐。
 
“老去愈知学不足,春来弥觉物增妍。”今后,老爸还要继续努力,不要让孩子甩得太远。迄今,胡小鹄写的多是公众号体裁的文章,从语言上讲,散文化色彩还不够浓郁,语言还不够优美。希望小子今后多读多写,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把写作锤炼成一项技能,可以借此谋生。
 
越努力,越幸运。胡小鹄在成长中,闯过了同龄人未曾经历的熬煎。期待着小子在成长中,创造出更多的、令老爸心花怒放的成绩。

——End——

以往作品推荐


点击“在看”,给我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