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古代诗歌教学中的

 wupin 2022-04-27

2011年11月第654卷第11期

关于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意象-

语文教学通讯

Bulletin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

Nov.,2011Vol.654No.11

◆教学探索

关于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意象”

张燕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意象是我们在鉴赏分析诗歌时常常使用的术语,也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意象”不同于“物象”,它不是独立于诗人情感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只有当客观事物进入诗人的作品并与诗人的主观情志结合时,才称得上意象。所以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且处于主导地位。意象具有主观性特征,它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有超越自身形象的象征性、多义性。意境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特点。“意境”的内涵比“意象”丰富,而“意象”的外延大于“意境”。不是一切审美穷”

意象都有意境,只有取之象外,才能创造意境。

关键词:物象

意象

意境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11)1004-609711-0039-04

中图分类号:G642

作者简介:张燕玲(1963—),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文艺学及文艺心理学、语文教育。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意象这个概念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普遍使用,易混乱的概念,它甚至成了学生然而又是较随意、

和老师赏析古代诗歌的万能法宝,无论什么诗作都从意象入手分析,甚至分析现代诗歌时也常常使用。有老师在解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列出了这样的意象:“做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关心蔬菜、粮食”“通信”……显然,这位老师不清楚什么是意象。这样不科学地使用术语进行教学,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分析鉴赏能力,反而造成了误导和混淆。所以,对语文教学中常常使用到的概念术语要规范、科学,就必须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

什么是意象?“意象”最早见于《易传·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简言之,“意象”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

性结合的一个产物。

首先,“意象”不同于“物象”。“月”“酒”“雁”等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较多的事物,通常我们会说“'月’'酒’'雁’等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出现的'意象’”,这个说法其实是不严密的。意象之“意”指诗人的主观情思、审美感情;“象”指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自然界中的景和物,是审美主客体意向性结合的当一种事物没有进入诗人的作品,还只是一个产物。

客观存在之物时,我们还不能称之为意象,只能称之为物象;只有当该事物与诗人的主观情志发生了联系,经过诗人的筛选淘洗,以符合诗人的审美理想,经过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时,它才成为表“意”之“象”。因此,只有写入诗中的、表达了诗人特定的思想情感的“象”才是“意象”,而独立于诗人具体作品之外的的客观事物不能称为意象,而只能称之为

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相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物象”,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心中之象”,它源于物、孕于心,是审美主客体意向

哀乐而变化。

教学39

关注05

虽然意象由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两个因素有机融合而成,但意与象二者并不是始终处于对等“意”处于主导地位,“象”处并列的地位。很多时候,

于从属地位,“象”是为“意”服务的,象是手段,以“意”统“象”,用“象”现“意”。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所以,诗歌借景抒情的“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手法中,主观色彩和地位在不断增强。

在“自然天成”的抒情方式中,“景”也即“象”的形态是自然的、质朴的,甚至看不出有选择和加工的痕迹,其中包蕴的情志也即“意”是随顺自然的,物性即我情,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的“无我之境”。但这种境界除陶渊明、王维的少量作品外并不多得,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歌中更多的是“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它们的“意”的地位明显在逐渐增强。

“融情入景”中,景物经过主观的选择加工,但对“意”溶解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仍然保持着原本形态,

景物之中,基本没有直露强加的痕迹。它对景物采用性质上的相似性来寄托白描手法,通过景物在形态、感情。如杜甫《登高》中被誉为“古今独步”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秋天肃杀沉郁、空阔旷辽的景色,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从这里我们还能看出诗人如滚滚而来之江水的激荡心情。而这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蕴藉,要经过读者的想象、潜心体悟才能深切地透过“象”而寻到“意”。

“移情于景”中,由于主观情感的强行介入,景物明显见出被情感冲击的痕迹,甚至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事物本来的形态、特性,有时句中夹带有点染主观情志的字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句,从北方飞过的大雁,不可能“旧时相识”,而是因回想起当年的夫妻伉俪恩爱和对沦陷的故乡的怀念而产生的错觉,“伤心”二字正是直接点染了情感心志的词语。40教学

在“因情造景”中,景物也即“象”是根据情感表生造、幻化出来的,现实中是不可达的需要而虚拟、

能存在或没有发生的。如汉乐府《上邪》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以这种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景象来对天发誓,有力地表达了坚贞不渝的'爱情。

主观的“意”虽然外在的显现方式不同,但都可以看出它的主导地位,只不过在“自然天成”与“融情于景”中,“意”处于隐蔽的幕后,而且客观的“象”是由“意”的表达需要选择出来并加工改造的,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由于意象之间的主从关系,就形成了意象的主观性特征。诗人在创作时常常立象尽意,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会观象寻意、得意忘象。对于意象的理解把握,我们不能把它们等同于现实的自然之物。明代思想家王廷说:“诗贵意象莹透,不喜事实粘着,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象”是从属于“意”的表达的,而不是写实。诗作中的“象”往往会在主观情思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夸大或缩小,甚至造设出世间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比如王维的画作“雪里芭蕉”图、中国民间的“松鹤图”都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是画家为了表达的需要而将客观之物变形了,它是艺术真实,而不是自然的客观真实,都只是诗人用来表情达意的主观意象,是“象”生于“意”的体现。所以我们在读杜甫的《古柏行》中的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时,就不能像宋代的沈括指责这两句诗不符合生活真实,说它太细长,更不必用数学的观点考证到底是杜甫错了还是沈括错了;读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也不能追究“千里莺啼”谁听得见?“千里绿景”谁看得见?读张继的《枫桥夜泊》也不必考察寒山寺是否夜半打钟,枫树是否适宜长在江畔。如果将主观性的“意象”等同于客观之物,那就不是审美的态度,而是科学的态度了。诗贵意象莹透,不喜事实粘着,只要情感真实,不必实有其事。鉴赏诗歌时是需要以审美的态度来体悟诗人的情感的,而不是以科学的、物理的态度

04关注

考证其客观的真实性。

其次,诗歌的意象是不能脱离具体语境的。意象是诗歌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就一首诗而言,它既可以指作品中单个的景、物、人、事,也可以是多个独立意象所构成的叠合意象、整体意象。每一首诗都是一棵“意象树”,只是不同的诗作意象多寡不同,但不管枝叶多寡,都不能离开树——诗歌作品,同时作品也不能离开枝叶———意根—

象,否则树就不再是“活”树,没有了生命。如果我们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抽取出来,它们的生命就会丧失,审美价值也会随之消散。这就是说,单个意象,如“枯藤”,一旦离开了该话语系统,“枯藤”便失去了整体赋予它的悲凉色彩,成了语言学中冷冰冰的词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由一片片意象的枝叶构筑了一棵“意象树”,塑造了一个在日落黄昏仍踯躅于西风古道上的落魄天涯的游子形象,它是那个时代前途茫茫、归宿无定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凄苦心境的写照。

再次,处于特定语境中的意象,具有超越自身形象的象征性、多义性。曹操笔下的“杜康”,温庭筠人迹板桥霜”笔下的“板桥”(“鸡声茅店月,),王昌且将团扇共徘龄笔下的“团扇”(“奉帚平明金殿开,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马致远笔下的“枯藤”,陆游笔下的“梅”,还有古人常常提及的“柳色、灞桥”“流水、落红”“春怨、秋愁”“明月、清风”等等,都早已超越了它们各自的物理属性,而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这些意象的涵义也逸出它们自身,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意韵,而且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点与文化艺术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貌。意象大致有五大类:自然的,如花、鸟、草、树、鱼、虫、江、河、日、月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婚恋、渔猎等;人体自身,如眼、耳、鼻、舌、面、脏腑、手足肢体、心理等;人造器物,如屋舍、器物、服饰、城邑等;还有虚幻的虚构物,如神灵、神仙、鬼怪、地

府、天庭等。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纷呈的许多意象。比如,由“云”这个物象所构成的意象就有陶渊明的“孤云”《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陶渊明)表现贫士幽人的孤高;“停云”(陶渊明《停云》“蔼蔼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表现对亲友的《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暖云”(唐罗隐思念;罗隐的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同时,很多“物象”,由于文化传统的延续,蕴涵了大致相近的思想情感。比如“酒”常常成为愁的代名词;“流水”表达青春或岁月的流逝、感慨人生的短暂;“落红”表达女子感叹红颜美貌的消逝;在很多古代诗歌作品中,“柳色、灞桥”表达送别离愁。

最后,我们必须弄清意象与意境的联系及区别。首先需要确定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关于意境的特征可谓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界定。“意境”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出于唐代,但它的思想渊源早就存在于先秦以来的典籍中。概括说来,意境有如下特征:

意境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的特点,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意无穷”

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境以其丰富的内蕴,使读者能从具体表层的形去思索、体验和品味,飞跃到气韵生动的“神”境,再深入到宇宙人生真谛的妙悟,给读者提供驰骋想象的天地,富有空灵美、含蓄美。

其次,意境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意中有情,景中有意”。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

教学41

关注05

人绝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工”,是“取象”,创造的是审美意象;而王维的特而情寓其中矣。”也即王国维所说“一……皆是也,切景语皆情语”。

再次,意境有虚实相生之特性。实境是指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的、可开拓的审美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不尽之意”。产生的对情、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虚境不能凭空而生,虚境由实境得来。清代方熏在《山静居画论》中曾这样评论石涛作品的妙处:“石翁风雨归舟图,笔法荒率,作迎风堤柳数条,远沙一抹。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或指曰:雨在何处?仆曰:雨在有画处,又在无画处。”这《风雨归舟图》上明明没有画“雨”,却能让人看到雨丝、听到雨声、悟到雨势,收到无中生有之效,所以古代画论讲“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代刘熙载《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这都说明了意境以实写虚的特点。

“意境”与“意象”并不是同一的概念,“意境”的内涵比“意象”丰富,“意象”的外延大于“意境”。意境常常是指整首诗、一句或几句诗构筑的审美境界,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而意象如同构成这座建筑的砖石,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最小的单位。不是一切审美意象都有意境,只有取之象外,才能创造意境。王夫之把王维和杜甫做了比较,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这是

“广摄四旁,圜中自显”,这是“妙”,是“取境”,点是

也就是取之象外,创造的是意境。王维的诗不局限于具体的物象,而是“广摄四旁”,伸向无尽的空间,同时又能“使在远者近,抟虚作实”,而这样的审美意象,就不是某一具体物象的刻画,而是能以有限表现无限。“世之为写情事语者苦于不肖,唯杜苦于逼肖”,因为太“逼肖”、太“实”,所以杜诗多意象而少意境。虚实相生、不即不离,“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才有意境。但如果只有虚而没有实,就可能飘忽上天、荒远幻诞。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象不等同于意境。意境不是指单个“心中之象”或多个“心中之象”的叠合,而是多个独立意象所构成的整体意象或“意象树”所构成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广阔审美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要准确使用意象、意境概念,特别是要让学生通过意象、意境的术语使用,深刻感受、体悟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空灵美,特别是通过意象、意境了解中国文化的审美特点和它较之于西方诗歌、审美特点的差异,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M]中华书局,.北京:2009.[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5.[3]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

[4]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心理透视[M]百花文艺出版.天津:社,1993.

(编辑:李小叶)

声明

本刊2011年第7-8期第166页刊登的王斌老师的文章《〈李靖问对〉早期流传之线索》,其作者王斌的简介中“现为空军航空大学教授”应更正为“现为空军航空大学讲师”。

特此声明,并向作者致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