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疮毁颜值,中医辨证“战痘”有良方~

 益寿堂999 2022-04-27


留言有礼


上期留言有礼中奖用户是:ᯤ⁶ᴳ 

马上就是五一小长假了,这个假期你准备怎么过?出门游玩,还是宅家?请以#五一假期计划#为题,文章底部留言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我们会选取点赞最高的幸运用户,赠送精美礼品一份。

青春在熬夜和奶茶中一去不复返,痘痘却像个磨人的小妖精无法摆脱。有什么办法可以根治呢?快来听听中医的小妙招吧!


痤疮,又称“粉刺”、“青春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皮肤病,多累及15-30岁青年男女,表现为散在针尖样或米粒样大小的皮疹,初起如细小粉刺、丘疹和脓疱,或见黑头,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瘢痕和色素沉着,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

很多年轻人一听到这几个词,就闻之色变,导致各种美容产品销量爆火、经久不衰。各种网络直播带货更是针对“痘痘”“痘印”“青春痘”展开围剿之势,甚至有很多医院与药企合作,研发医美产品,试图与痤疮抗衡,殊不知这种病却和脏腑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痤疮虽病位在表, 但其发病与内在脏腑息息相关, 只有五脏生理功能平衡, 才能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临床辨证应局部辨证结合脏腑辨证, 整体出发, 从皮损辨“标”, 从脏腑辨“本”, 通过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使其“阴平阳秘”, 标本兼治。

脏腑辨证论治

中医脏腑辩证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痤疮重在治本,疗效确切。

1

从肺胃论治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因素体阳热偏盛,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循经上蒸,复感毒邪可致痤疮,病程日久,聚湿生痰,痰瘀互结,则可形成结节、囊肿。

临床上多表现为颜面潮红、丘疹样或脓疱样损害, 伴有口渴喜饮,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滑。

可用泻火养阴颗粒

【功效】清泻肺热、解毒消疮;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 g,黄芩、黄柏、知母各10 g,生地黄20 g。
图片
金银花

2

从肝肾论治

肝主疏泄,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经郁火、情志不畅, 湿热蕴结, 乃生疮;肾阴不足, 冲任失调, 相火妄动, 火郁发为痤疮。

症状表现为痤疮发于女性两颊和下颏, 呈暗红色结节、囊肿及瘢痕, 伴口干咽燥、腰膝酸软, 或经期前痤疮加重并伴月经失调和痛经等,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质红少津, 脉细沉。

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功效】疏肝理气,清热散结;

【组成】柴胡15 g,白术、茯苓、丹参、金银花、连翘各12 g,川芎、浙贝母各9 g,白芍、香附、皂角刺、炙甘草各6 g。

3

从心论治

心主血脉, 其华在面, 心主宰五脏六腑生理活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心病热者、颜先赤”“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可见痤疮的形成与心的关系密切。

临床上多表现为额部鲜红色丘疹、脓疱, 伴疼痛、口渴、入睡困难, 舌尖红、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可用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功效】清泻心火, 解毒凉血;

【组成】生地黄15g  黄连  10g  黄柏 10g  黄芩 15g  木通 10g  竹叶12g   甘草10g。

4

从脾论治

过食寒凉生冷,饮食不节,饮食偏嗜等亦可导致痤疮的发生。因此,对于痤疮不少医家选择从脾论治。

可用理中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

【功效】温阳健脾、化痰散结;

【组成】党参 15g  白术20g  干姜 6g  桂枝 9g  芍药  9g  大枣6枚  炙甘草 6g 。

痤疮的中医外治


随着中医药外治的发展与创新, 传统外治手法与新型中药外用制剂、现代化仪器设备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逐渐普及, 例如中药面膜, 中药熏蒸和刺络拔罐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简便、易行, 既可单独应用, 也可结合起来序贯应用。

1

中药面膜治疗

中药面膜治疗操作便捷, 安全有效。

【组成及用法】桂枝、乳香、生大黄、辛夷各6 g, 溶解后面膜纸湿敷,治疗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 结果显示, 使用2周, 红斑明显减退。
图片
乳香

2

中药熏蒸治疗

中药熏蒸是用中草药煎液置于中药熏蒸汽治疗仪中, 通过含中药蒸汽熏蒸皮损的治疗方法。

【组成及用法】药物组成:大黄、黄柏、桑白皮、黄芩、苦参、知母、白芷、赤芍、白茯苓、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牡丹皮、连翘和仙灵脾,每次熏蒸26 min, 每周1次, 治疗2周。

熏蒸方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可有助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药物吸收、疏通皮脂腺和毛孔以及溶解粉刺和油脂作用。

3

刺络拔罐

刺络拔罐是刺络放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中医疗法, 刺络出血可排出瘀血, 以调畅气机和活血化瘀, 在此基础上配以拔罐,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和消痈散结之功效。

【治疗方法】治疗方案以背俞穴刺络拔罐法为主, 每次选择2对背俞穴, 三棱针刺络放血后, 留罐操作10 min。

结语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往往影响人的外貌,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

近年来中医药对痤疮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脏腑辨证内治法尤为常用,结合中医外治的方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为广大患者和医生所接受。

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辨证分型的划分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临床治疗上还没有比较规范的方法和药物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皮肤的管理,甚至产生了焦虑的心态,再加上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重病情。痤疮患者除了寻求医学治疗以外,也应注意心态的转变,不必过分追求完美的皮肤,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