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说唐宋诗词名家之二:人鬼情未了之苏轼

 新用户2161EPl3 2022-04-27

都说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是爱情,最无奈的是相思,任你是大罗神仙也逃不脱!

可是,不会相思的只知道苦相思,到头来面黄肌瘦,一脸苦逼样!会相思的人却名篇传世。如发妻王弗去世后,一代文豪苏轼难掩思念之悲痛,于梦醒时分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写尽了对妻子王弗的思念之情。短短几十个字,却将夫妻间的缠绵相知,人鬼情未了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绝唱,一直被后人吟诵。



                   少年不懂情滋味

苏轼,号东坡,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家爱吃的“东坡肉”就是他的发明物。他的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等在北宋占据着很高的位置,在网在间一度被票选为最受欢迎男神。

王弗,眉州青神县人,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

苏轼七八岁时,跟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或许是受到了眉山道士的影响,他看淡名利,时常到深山里读书论道,一度想要出家。十几岁时,更是跑遍了他们那里的山川河流。

少年苏轼一天天长大,老爹苏洵就忙着为其张罗找媳妇。

可苏轼十分反感婚姻。

因为他深爱的姐姐苏八娘出嫁后,在程家经常受到夫家的刁难指责,婚后生活一直忧郁不已。十七岁的时候,为程家生下一个儿子,因为生育染上了重病。

程家对于苏八娘却并不照看,在苏八娘染病之时也不请大夫诊治,使得她的病情越发严重。苏洵夫妇没有办法,最终将苏八娘接回了家中看病养身。

在父母的照看下,苏八娘的病情逐渐好转。但就是这个时候,程家以“不归觐”夺走苏八娘身边的小孩,以致苏八娘旧病复发,三日便亡。从此之后,苏程两家绝交,但是却再也无法挽回八娘的性命。

出于姐姐婚姻的不幸,以及姐弟情深的缘故,苏轼对婚姻有了极大的排斥,甚至想方设法去逃避。

  “轼龆此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

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逃婚可不是一件被容忍的事,特别是对于书香门第的苏轼来说。

苏洵一看,这还得了,你小子不让我抱孙子怎么能行?这不是让我绝后吗?!于是,苏洵就强迫他与当地有些名望的雷家小姐订了婚。可即使如此,苏轼仍然一直逃避,不肯成婚,直到19岁时,遇到了王弗。

           与女神相遇,爱到不能自拔

很多时候,一个人会因为另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初衷,成为自己的例外。王弗便是苏轼“不婚”的例外,见到她,他的不婚也成了非她不婚。

或许,遇见她,对他而言就是最美的意外。

苏轼和王弗的相遇,非常浪漫。他们就像是田野中袅袅的炊烟,是古树下悠哉的摇椅,是池水中灵动的游鱼,散发着平淡又不乏惊喜的烟火气息。

那一年,苏轼19岁。

王弗的家乡青神县中岩寺有个天然鱼池,池水清澈,站在池边的游人只要一拍手,那些鱼儿便像听到了指令一样,齐刷刷地向游人游过来。当地旅游部门想让这个地方成为风景区,于是就找在当地很有名望的王弗的父亲王方,给取一个好名字。

王方一直在这个地方居住,也想让它发展的更好,于是就邀请远近闻名的才子前来为此地命名。

其实,他这么做还有个私心,女儿王弗一天天长大,想从这些才子里选婿。而在所邀请的人中,就有苏轼。

鱼池边,才子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很多名字,但王方听后都不满意。不过,就在苏轼说出“唤鱼池”三个字时,王方心里一动,便多看了他几眼。因为他的女儿王弗给这个鱼池起的名字也叫“唤鱼池”。

这是缘分使然吗?

王方情不自禁道:“此乃天缘之合,韵成双璧。”遂有将爱女许配给苏轼的想法。

虽然有心和眉山的苏家结亲,但王方自知无法与有着上百亩良田的苏家相比,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何况他早听说,苏家和雷家定了亲。

作为文人,又怎么能夺人之美呢?唉,这可怎么是好,难道这个好女婿是要不成了吗?

就在他为苏轼无法做他女婿而遗憾时,他不知道,缘分是件很奇妙的事,很多时候,再不可能的事,缘分到了,也会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那时候,苏轼正巧在青神县求学,在去求学的路上,他时常会路过王方家,也知道王家有个美丽的女儿叫王弗,只是以前不曾留意。

在那次给鱼池起名后,他听说,自己和王弗所起的名不谋而合,都叫“唤鱼池”。于是,对王弗产生了好奇。

王弗不似其他大家闺秀,整日躲在闺房里,她会时不时地溜出来,在附近玩。偶然遇到苏轼,她会看他一眼,羞涩一笑,然后低下头快步走开。

王弗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苏轼的眼里,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王弗,就这样慢慢地走进了苏轼的心田,让他“不欲婚宦”的想法有了动摇。

这么漂亮的小妹妹,要是娶回家中可好?想想都是美的。

情窦初开的少年,情感的阀门一旦打开,便像那开了闸的洪水,一泄而出,将一切的提防和恐惧全都冲跑了,甚至有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慌乱。即使眼睛看着书,书里、脑海里也全都是王弗的笑容。

那抑制不住的思念,让他常常跑到王弗窗下,看着窗口那影影绰绰的身影。

王弗对镜梳妆打扮的样子,让他在窗下看得着了迷。

窗内的王弗,看到了窗外的苏轼,原本对他就有好感的她,便用眼神回应他。

粉面朱唇,欲言还羞,有着幽兰之姿的王弗,让苏轼情不自禁。

一来二去,两个人便偷偷约起会来。

爱到不能自拔,爱到烈火焚身,也便时时刻刻想在一起。

非王弗不娶,非苏轼不嫁。

苏轼向父亲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本来已与雷家订亲,现在却要悔婚,这让苏洵感觉很没面子,无法面对雷家。可见到逃避不婚的儿子,终于有了结婚想法,便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在那个自己无法选择爱人的年代,他们却能彼此选择,非常难得。

   

      天妒红颜,深爱的人却不能长久相伴

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郎才女貌,小两口欢喜的不得了!

终于娶到了心上了,我的小心心啊,实在是太激动了!在苏轼挑开红盖头时,面对她仰幕已久的情郞大诗人,豆蔻年华、艳若桃李、肤若凝脂、巧笑倩兮的王弗却羞红了脸,让苏轼心旌摇曳,犹如猫咪挠心。

王弗蕙质兰心,贤惠而淑德。自嫁入苏家后,她便担起了为妻为媳的责任,天资聪慧、通晓事理的她,深得苏家上下的喜欢。

婚后,王弗贤惠聪颖,深明大义,操持家务,伺候丈夫,抚养儿女,进一步增进了夫妻感情。他们一起在春天放风筝,在夏天赏荷花,在秋天看枫叶,在冬天赏梅花......

新婚时,夫妻俩形影不离,即使苏轼读书,王弗也会在旁边默默陪伴

苏轼之前并不知道王弗读过很多书。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虽然他知道王弗可能受父亲王方乡贡进士的影响,多多少少知晓些事理,看些书,但未必会有多少学识。

谁知,在他读书写文章时,偶有遗忘,身边的王弗便会做出提醒,甚至还能和他聊诗词。苏轼这才知道,自己娶的不仅是贤妻,而且是个才女。

于是,两个人有了共同语言的催化剂,感情也就更深了。

王弗不仅懂诗词,还懂人情世故。

苏轼中进士后,去一些地方任职,因为其不拘小节的性格,很得罪人。每到这时,王弗便会提醒他“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让他凡事谨言慎行,不要冲动。对于苏轼结交一些不好的朋友,她也会及时提醒他:

“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在一边告诉苏轼,此人说话时缺少主见,只知拍马屁,你千万不要被他欺骗。

“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提醒苏轼,这样的人,求你时突然热情似火;一旦你有难,他跑得比谁都快,这样的人也不可交。

后来,王弗的话一一得到了验证,这让苏轼打心眼儿里佩服。

哎哟我的个乖乖,我这是烧了高香啊!

她这不是叫王弗,而是叫旺夫呀!于是,对妻子更是多了份敬重和依赖。

王弗总是能在最适当的时机,用最适当的方式提醒夫君为人处事之理,苏轼在她的帮助下,仕途平稳,生活惬意安然这也是著名典故“幕后听言”的出处。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王弗便是苏轼背后的伟大女人。因为她的清醒、精明,让苏轼在她活着的那些年,仕途很顺,过得风生水起。

然而,自古天妒红颜。

在他们生活十年后,王弗因为生病去世了,年仅27岁,撇下苏轼和不满七岁的儿子苏迈。十年的美好婚姻,因为王弗的与世长辞,就这么结束了,独留苏轼在人间忧伤。

伤心欲绝的他知道,王弗的离去,让他不仅失去了一位贤妻,还失去了一位好内助。

之后,每每想起王弗,想起她的娴静贞淑,想起她的明眸皓齿,想起她的一切好...…仍然会泪水长流,哽咽不止。

她的离开,让他的心,彻底的碎了!

对王弗的想念,让苏轼经常梦到她,每次梦醒,他都惆怅不已。在又一个梦醒后,他写下了千古绝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的上阕,写了自己十年来的风霜生活。王弗离开他整整十年了,如今,他们阴阳两隔,一个生,一个死。十年里,他始终没有忘记她,即使不去刻意思念,也会不时地想起她,想起千里之外埋着她的那座孤坟。

内心的凄凉,他不知道向谁说,怎么说。如今的他,又因为仕途不顺,满面风尘,连双鬓都泛白了。这样的自己,想必就是见到她,她也不认识了吧。

而下阕则是回忆他们结婚前的美好瞬间,回忆王弗出嫁时,那间小闺房。那间小闺房的窗口,曾是他们结婚前,他经常去的地方。那时候,他偷偷看她梳妆打扮。他们一个窗内,一个窗外,激动着,兴奋着,爱恋着。

可如今再相见,想必也是对视着不说话,只任泪水往下流了吧。

那月夜下的小松冈,有她孤零零的坟,那里,也便成了他年年月月时时刻刻为之牵挂,为之断肠的地方。

王弗去世太早,只度过了她二十七年的岁月,十年的婚姻。可那十年的婚姻生活,却让苏轼怀念了一辈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即使生死,他们夫妻,依然心心相印。

“不思量,自难忘”。即使平素没有将她挂在嘴边,但哪有一刻将她遺忘?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那也是她结婚前的样子,永远地留在了他心底的最深处。

他与她,永别已过去十年之久,一切都变了,他已“尘满面,鬓如霜”。王弗“纵使相逢应不识”,可一旦相认,也定会“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是因为现实生活的艰难,让他有了如此的担忧吗?“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弗长眠地下,他在世间,也只能独自哀伤了。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长眠地下的王弗,一定也很孤独,她对他的思念丝毫不比他少。

词虽短,却将他和她的美好,以及他对她的思念表达了出来,令人哀叹和惋惜。

王弗,一个深爱苏轼和被苏轼深爱着的女人,就这样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思念!

苏轼的中晚年,很是坎坷,也许,这都源于他的不拘小节、得罪政敌。

试想,如果王弗没有去世,她一定能在他的身边提醒他。那么,他的后半生,是否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王弗不仅对他苏轼好,而且对他们苏家人都很好。以至于苏洵对苏轼说:“她在患难中嫁给了你,你不能忘记她。以后就葬在你母亲的边上吧。”

从苏轼那篇情深义重的《亡妻王氏墓志铭》文中,更能得到佐证: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宫于风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日:“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日:“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日:“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日:“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日: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鸣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鸣呼哀哉!

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那就是融入彼此生命里的温暖。因为深情,自然深爱;因为深爱,自然难忘;因为难忘,自然断肠。  

注:本文内容参考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