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动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相数(m) 步进电动机的相数是指电动机内部的线圈组数,有两相、三相、四相、五相等,其中两相HB型步进电动机市场占比最高。其中有的线圈组数可以通过改变接线方法来改变。 二、拍数(n) 步进电动机的拍数是指步进电动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要的脉冲数,也就是完成一个磁场周期变化所需要的脉冲数或者说导电状态。如A——B——C——A,是三相单三拍;A——B——A_——B_——A,是两相四拍。 步进电动机的拍数:n=k*m n为拍数; k为导电方式(周期内线圈导电次数); m为相数。 三、步距角(θ) 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是指对应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动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步进电动机相数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一般两相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为0.9°/1.8°、三相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为0.75°/1.5°、五相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为0.36°/0.72° 。 反应式、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θ=360°/(z*n) z为转子齿数。 n为拍数。 转子齿数和运行拍数越大步距角θ越小。 永磁式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θ=360°/(p*n) p为转子磁极对数。 n为拍数。 转子磁极对数和运行拍数越大步距角θ越小。 由于细分驱动器的技术发展,步距角这个参数就变得相对不那么重要了。 保持转矩(静转矩)是指步进电动机通电,转子静止没有转动的情况下,定子对转子的静止力矩。它是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步进电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保持转矩。 由于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速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输出功率也随速度的增大而变化,所以保持转矩就成为了衡量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步进电动机的保持转矩比伺服电动机要大。 五、定位转矩 定位转矩是指步进电动机在不通电的状态下,电机定子对转子的锁定力矩。 六、失步 步进电动机运行时的实际步数,与指令脉冲信号应产生的步数不相等就叫失步。 改善失步的主要措施是减小转动惯量、选用适当的阻尼、合理选择齿宽、增加电源运行拍数和改善驱动电源等。 七、运行矩频特性 运行矩频特性是指步进电动机在测试条件下输出的力矩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步进电动机一旦选定,其静力矩确定,而动态力矩取决于电机运行时的平均电流。 平均电流越大,步进电动机输出力矩越大。提高驱动电压,采用小电感大电流的步进电动机,可以提高步进电动机运行时的平均电流。 八、空载启动频率 步进电动机在空载情况下,能正常启动的脉冲频率,类似于基底速度。 九、共振点 步进电动机有共振区域,为使电机输出转矩大,不失步和整个系统的噪音降低,一般工作点均应偏移共振区域较多。 十、步距角精度 步距角精度是指步进电动机每转过一个步距角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误差。用百分比表示:误差/步距角*100%。 十一、失调角 失调角是指步进电动机转子齿轴线偏移定子齿轴线的角度,由失调角产生的误差,采用细分驱动是不能解决的。 感谢阅读指正,关注了解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