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闲云野鹤qpab3u 2022-04-27

作为家长,我们除了给予孩子成长所需的物质条件,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之外,还可以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形成“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使得个体在一生之中都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并维系较好的关系。这是因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信任他们的“依恋对象”(不管是父母、老师还是恋人),相信他们会在需要的时候给自己提供支持。而也正是因为知道父母(或未来的恋人)是时刻欢迎他们回来的避风港,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也更勇于探索世界。

3种依恋类型

最理想的依恋关系只有1种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用实验的方法对婴幼儿的依恋做出了研究。

通过对孩子们行为模式的观察、记录、分析,安斯沃斯将婴幼儿的依恋分成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虽然这三种亲子依恋关系的核心都是依恋,但是反映出孩子的人格特点、行为表现却有相当大的区别。

1、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虽然会对和父母的分离表现出伤感,但并不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

2、反抗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时刻会警惕妈妈是否离开,当妈妈陪伴在身边时还会注意观察妈妈的动向。

3、回避型依恋:

妈妈在不在场并不会对这类孩子产生影响。当妈妈离开时,他们并没有紧张或者焦虑的表现,当妈妈返回时,也往往不予理会。

如果你的孩子勇于探索未知,同时经常回到你身边寻求联结和安慰,那么你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安全型依恋。

婴幼儿时期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

依恋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

其发展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前依恋阶段(出生至六周)、依恋开始形成阶段(6周至6-8个月)、依恋形成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互惠关系形成阶段(18个月至2岁及2岁以后)。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0-18个月左右的孩子处于婴儿前期,经历着信任对怀疑的心理冲突。

这一时期的婴儿容易产生不安感,对成人的依赖最大,他们需要时刻都能跟给他们安全感的人在一起。如果抚养人(特别是母亲)能在这一时期为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满足,能及时呼应孩子的需求,将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就能促进良好的依恋关系形成。

母子之间建立了良好安全的依恋关系,母亲所承担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可见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形成安全感的基础。

安全型依恋关系应该如何建立?

孩子和父母的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想要和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爸爸妈妈得这样来:

1、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肢体接触:

父母与孩子肌肤的亲密接触会让他感受到爱,让他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

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这些细微的小动作都能让孩子浸润在爱意当中。

当父母经常拥抱孩子时,孩子可以通过父母的肢体行为来感知爱,从而建立起安全感。

多抱抱孩子真的不会宠坏他,孩子的成长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他不会是一直赖在我们怀中的小孩子,他需要我们抱抱的时间只有这么短短几年。

给孩子拥抱不代表宠溺,拥抱是亲子关系的连接,是温暖与爱的传递。

孩子从来就没有被抱坏的,不要等他成长到不需要我们的拥抱时,再徒生后悔。

2、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

不论是生理需求还是精神需要,如果父母可以积极回应孩子,那么孩子就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尤其是对于0-1岁的婴儿来说,他们此时正处于建立安全感的基石阶段,不会表达、听不懂话语的婴儿只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只有当我们及时回应了,才能帮助孩子缓解祛除恐惧、紧张、不适等负面情绪。

当面对大一些的孩子的需求时,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用语言回应孩子的需求,是否满足他的要求则视情况而定。

当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需求时,我们应该先用语言和态度告诉孩子“我听到了”,然后和他一起讨论:这件事情合理吗?这个要求对不对?到底该不该做?这样既能使孩子拥有满满的安全感,又不至于惯坏孩子令他需求无度。

在你的孩子感到恐惧或者希望分享喜悦时,请确保他们可以得到你的关注。尤其是在他们希望分享喜悦时。情绪支持不仅仅是在不好的事情降临时才需要。对他们的积极情绪有所反应也同样重要。

孩子的个性在他们的依恋类型形成中发挥着作用。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容易焦虑,他们可能需要你理解这种焦虑,这样他们就更可能成为自信的探索者。

3、用积极的心态去传递爱:

当家人都保持平和的心态,遇事不偏激、不焦虑、不惊慌时,就会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祥和平静的氛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充满友爱和温情的,内心就不会惶恐。

温馨、和睦、互助、民主的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健康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反冷漠、疏远、拒绝、暴力,会使子女感到在需要时无法获得关爱,产生回避型依恋风格。

除了肢体行动外,我们也可以多多用语言去向孩子表达爱。当孩子有明显进步时,我们可以对孩子的努力做出赞美。

4、锻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培养独立自信的孩子。

让孩子学会自立,当吃饭、穿衣、喝水、如厕等可以独立完成时,孩子会变得独立而自信;同时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让TA通过视触觉感知大自然,学会观察于思考。独立自信的孩子对于妈妈的过度依恋会大大减少。

5、抚平分离给孩子带来的痛苦

如同成年人一样,与亲密的人长时间的分离,会给孩子带来痛苦。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容易忍受分离呢?

最根本的原则是,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这种痛苦,不要忽视、否认或取笑孩子的痛苦。

此外,心理学家还提出了两条简单的建议:

(1) 给分离提供一个理由

对于孩子来说,不知道妈妈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这是让他们最着急的事情。

因此,为分离提供一个解释就显得很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解释越简单,效果更好。比如,就简单说一句,“妈妈去买菜,很快就回来。”也不需要提前几天就告诉孩子,以免他们提前担心。不要对孩子撒谎,也不要让妈妈偷偷溜走。

(2) 选择一个替代物

如果孩子离开了妈妈,还要面对陌生人和陌生地方,这样最容易让他们感到不安。

在分离时,给稍大一点的婴儿和学步儿身边一些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如一个绒布小动物,或者他喜欢的玩具,能减轻他们的难受。

还可以给孩子一张面容清晰的妈妈的照片,也能帮助孩子承受必要的分离。

6、经常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

虽然一般在6个月以前,孩子不太能区分陌生人与熟人。但父母还是应该尽量多带孩子外出,在有父母的陪伴下,让他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和他人打交道。

6个月以后,孩子之间会出现互动,他们开始表现出对同龄人的兴趣。这时,父母要多创造机会,为孩子找到同龄的伙伴,让孩子能和家人之外的人相处。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学着掌握社交技能、适应和小朋友相处。

7、爸爸多多参与育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谢弗和埃默森在研究中发现,即使爸爸没有经常照料孩子,孩子依然会对爸爸表现出依恋,并且爸爸对孩子行为的应答是决定依恋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亲子关系中,爸爸和妈妈角色的最大不同在于,爸爸会把孩子引向外在世界,不再局限于母子的亲密关系。

爸爸是向孩子呈现精彩外在世界的关键性人物,他可以激起孩子对外界的兴趣,引导孩子对更广阔的世界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

对于孩子来说,在0-3岁这个阶段,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只有父母的爱与呵护,才令孩子的内心充盈满满的安全感。

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并不困难,只要我们多点用心、多点关怀,就能为孩子洒下爱意的雨露,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