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中国数学的苏步青:为给浙大“偷”资料 跑日本抄书20万字

 南山友 2022-04-27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有记者曾问一位数学大家,“学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说:天赋。

当时记者说,“您这样说岂不是让很多学子心寒啊!”

他笑了笑说,“学数学努力很重要,但天赋占百分之七十。”

而这位数学大家就是这样的天才少年,他掌握7门语言,诗歌、文学、书画更是样样精通。

他从完全不会日语到交流无障碍,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只花了三个月,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世界一流理工大学。

22岁的时候他被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录取,3年后又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兼任代数课讲师的外国留学生。

他就是被世界尊称为数学之王,东方第一几何学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的苏步青。

改变中国数学的苏步青:为给浙大“偷”资料 跑日本抄书20万字

但这个天才少年,曾经也只是一个在田野间玩闹的放牛娃。

1902年,苏步青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带溪村,原来他的名字叫尚龙,后来,父亲想让孩子有出息,便找来请算命先生给孩子改个名字,就这样,他有了苏步青这个名字。

“平步青云”,父亲觉得这个名字一定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

但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家里穷,别人家孩子都可以背书包读书的时候,他只能在家里割草、喂猪、放牛,成为一个放牛娃。

苏步青每次放牛路过私塾的时候,他总是放慢步子,顺着窗户听听里面的读书声,3年后,苏步青已经9岁了,父亲觉得如果不读书,那孩子这辈子就要一直放牛了。

他的父亲一狠心,带苏步青走了100多里山路来到县城,并用一担米当学费,让苏步青插班到一所高小。

但因为苏步青从没上过学,家里穷还总被同学们笑话,再加上对县城里的新新事物十分感兴趣,他就荒废了学习,整天只知道跑去疯玩。

一个学期过后,全班一共32个学生,苏步青考了倒数第一。

第二个学期过去了苏步青依旧还是倒数第一。

这让当时的老师很是头疼,他找到苏步青的父亲,让苏步青退学回家。

但苏步青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就这样放弃了学业,即便家中经济压力巨大,也向学校求情,希望儿子可以继续读书。

到了五年级的时候,苏步青遇到了他的恩师陈玉峰,他找到逃课的苏步青,给他讲了牛顿的故事,告诉他,人穷志不短,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赶一百公里送他上学的父亲。

得到老师的关怀后,苏步青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用心读书,为了赶上其他同学,别人做10道题,他就做30道,没人背一遍书,他就反反复复看好多遍。

就这样,他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从倒数第一名逆袭成了第一名,还考上了最好的中学。

刚开始,苏步青对数学的兴趣不太大,但在他中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回来的数学老师杨霁朝。

在上的第一堂课,杨霁朝就对学生们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船坚炮利,对我们蚕食瓜分,中华民族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要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多年后,苏步青回忆说,自己一生听过很多堂课,但杨霁朝老师的这堂课让他终身难忘。

从此,苏步青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一年后,苏步青的学校调任了一个新校长,他叫洪彦远,在开始了解学校情况的时候,他看到了苏步青的数学作业,就暗暗的把苏步青的名字记下了,在一次数学课上,苏步青证明一条定理用了24种方法。

正在旁听的洪彦远悄悄的对旁边的老师说:“将来要让这个孩子留学的。”

不久后,洪彦远来了调任通知,他找来苏步青,对他说:“我要调离学校,到教育部工作。你毕业后可以到日本去学习,我一定帮你。”

1919年,17岁的苏步青以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

他想去出国读书,但苦于没钱,但此时远在洪彦远遵守了当时的约定,为苏步青寄来了来200银元,嘱咐他要国家争光。

这200银元让苏步青特别感动,他暗下决心,在学成后一定要回报母校,回报祖国。

就这样,17岁的苏步青来到了日本。

但此时,来到日本的苏步青却发现,距离高校的入学考试只有3个月的时间,自己却一句日语也不会说。

看着同行的同学都请来了一对一的老师单独学习,苏步青看着手里的170块钱,陷入了焦虑。

改变中国数学的苏步青:为给浙大“偷”资料 跑日本抄书20万字

为了省钱,他不得已每天只吃两顿饭,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把自己的老师定为自己的房东大娘。

苏步青就早上她一起去菜场买菜,晚上听她读报纸,讲日本的谚语故事。

就这样,3个月后,苏步青学到了一口流利的日语,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

虽然进入了机电系,但苏步青依旧没有忘记数学。

毕业后,他便考入了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师从著名几何学家洼田忠彦教授。

刚刚入学不久,苏步青的数学才华就掩盖不住了,他的第一篇论文《关于一个定理的补充》就这震动了整个学校。

后来,苏步青在一般曲面研究中发现了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论文发表后,在日本和国际数学界产生很大反响,人称“苏锥面”。

同时,他还认识了日本姑娘松本米子,米子十分仰慕他的才华,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拼命地学数学呢?你真觉得那有很多的乐趣吗?”

苏步青回答:“中国的发展需要数学。起初我确实觉得它没有听歌、跳舞有意思,但当你把数学同国运联系起来,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丰富并且诱人的领域。”

后来,两人开始谈起了恋爱,苏步青告诉米子,“我到日本,并非为了寻求一己的饭碗,我的祖国正等待着我。”

米子也对苏步青说:“一朝学成,我就跟你回去!”

就这样,两人后来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久后,苏步青获得了博士学位,因为学术上耀眼的成就,当时有人赞叹“苏步青真不愧是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巨星”。

而日方为了留住这个数学界的天才,开出了比其他老师高一倍的薪水,

但苏步青却谢绝了,他说:报效祖国是当前也是此后的唯一理想。

回国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厦门大学都争先恐后地向他发出邀请。

清华大学更是以高薪邀请他去该校数学系任教。而且当时清华数学系可以说是群星璀璨,聚了熊庆来、郑桐荪、武之等知名教授。

苏步青却决定回到家乡,来到浙江大学教书。

来到浙江大学后,苏步青被眼前的一切惊到了,因为当时学校没有实验设备,图书馆也没有资料,几个月了自己的工资也没有着落,他还要养家,就差没有当衣服换钱了。

改变中国数学的苏步青:为给浙大“偷”资料 跑日本抄书20万字

苏步青有点待不下去了,当时,浙大校长邵裴子听说后,连夜从外地赶回来找到了苏步青,对他说,“你是我们学校的宝贝,无论如何不能走。”

苏步青被校长打动了,他一个人开四门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

为了让浙大的学生们有资料可看,苏步青就利用暑期到日本去抄资料,一个假期就抄回了20多万字的最新文献资料。

抗战后,浙大西迁,他当时穷得没钱买米,吃了几个月番薯干蘸盐巴,他的一个小儿就因营养不良而夭折。

改变中国数学的苏步青:为给浙大“偷”资料 跑日本抄书20万字

失去儿子的悲痛没有让他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

他在山洞里为学生举办讨论会,听着外面的炮火声,苏步青依旧平静,他对学生们说:“山洞虽小,但数学的天地广阔。现在,数学讨论班照常进行!”

有人说,苏步青当老师是以严格而闻名的。

他和好朋友陈建功设计了一套现代化的教学计划,特别注重学生们的基础训练,要求各门课程都有习题课。

而这个习题课也让学生们“苦不堪言”:因为他们要去黑板算题,算不出就不得下去,称为“挂黑板”。

他还要求学生们做报告,他亲自听讲提问,对讲不清楚的地方抓住不放,层层提问,丝毫不能含糊,并说如果这门课不及格就不得毕业。

改变中国数学的苏步青:为给浙大“偷”资料 跑日本抄书20万字

有一年,学生们要答辩的前一天,一个叫熊全治因为怕通不过答辩,便急忙找到苏步青,希望老师给他一些指教。

苏步青看到他后,直接就是一顿骂:“你这么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

熊全治看到老师如此生气,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苏步青依旧帮他指出来论文中的错误,而熊全治也更改了整整一通宵。

第二天,他的论文如愿通过了。

多年后,已经成为著名教授的熊全治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

就因为有苏步青这样的严师,才会有高徒,自1931年到1952年间,苏步青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在国内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加上解放后培养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学生。

而浙大数学系也跻身国际一流,建立了以他为首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被国际誉为“苏步青效应”。

苏步青虽然对学生严厉,却也是个有原则的大家长,他不惜为学生递交辞职书。

在1936年,他的学生卢庆骏,与体育老师起了争执,随后,当时的代理校长下令:开除卢庆骏。

苏步青得知后,马上严正的向校方交涉:“卢庆骏是我的学生,我担保他没问题,不能开除。”

但学校依旧坚持开除卢庆骏。苏步青实在不忍心自己的学生就这样断送了学业,于是他决定写下《辞职书》。

当时,这封《辞职书》在浙大引起了地震性的轰动,在所有师生的抗议下,卢庆骏的学籍被保留了下来,后来这位学生为我国后来运载火箭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变中国数学的苏步青:为给浙大“偷”资料 跑日本抄书20万字

苏步青说,他这辈子是“毕生事业一教鞭”。

到了82岁的时候,他还担忧为中学数学教育担忧,他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素质,办起了中学数学教师讲习班。

但上他的补习班,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改变中国数学的苏步青:为给浙大“偷”资料 跑日本抄书20万字

为了给老师们做榜样,他每次都是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有一天下起了暴雨,道上的积水很深,老师们都觉得已经80多岁的苏老师一定不会来了,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苏步青挽着裤管,举着一把打雨伞赶到了教室,而且时间正正好好是8点,一分钟也没有迟到。

2003年3月17日,101岁的苏步青去世。

学生们回忆说,苏老师经常一上台就说:“我的名字叫苏步青,所以我的学生“数不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