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是被誉为“渤海湾璀璨明珠”的 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早在一百多年前便驰名中外 中国第一条旅游专用铁路支线 就在这里诞生 这里,是北戴河 ▲图片来源:秦皇岛旅游文化发布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 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海滨村落 是如何与火车站相伴相生 成长为享誉海内外旅游胜地的 北戴河火车站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一座兼有高铁和普速客运业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火车站,年均到发旅客450余万人次。 然而,在诞生之初,北戴河站站舍面积仅有几十平方米...... ▲1893年建成的北戴河火车站 1893年( 清光绪十九年),唐胥铁路经古冶、滦县延修至当时的北戴河、山海关地区,在北戴河村南建站,名为北戴河站。 ▲1893年驶入北戴河站的第一列火车,火车头为“龙号”机车。 后来,许多往来游客为了方便,便把位于北戴河火车站东南的那片沿海地区统称为北戴河或北戴河海滨,如此便有了“ 北戴河因北戴河火车站而得名”的典故,也就是当地人们常说的“ 先有北戴河火车站,后有北戴河旅游区”。 ▲ 建成初期的北戴河站站牌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将北戴河辟为“允中外人士杂居”的避暑区。北戴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政府宣布的旅游避暑地。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德国在北戴河海滨驻军,为运送给养和军用物资,从北戴河车站至海滨小辛庄修建铁路支线,后于1914年拆除。 ▲20世纪20年代,在北戴河沿海拍摄的渔民拉网的场面。 1917年,北洋政府重修海滨支线,建成北戴河车站至海滨海宁路铁路支线(北宁线),全长9.96公里,专门服务于北戴河旅游避暑度假区。初期为每年夏季运行,1934年改为全年运行,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一条旅游专用铁路支线在北戴河诞生。 1944年,该线被日本军队拆除。 ▲20世纪30年代的游客在北戴河海滨火车站。 新中国成立前,北戴河站在殖民列强的欺凌下几经破坏,蹒跚前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军接管了京山铁路,北戴河站从此开启火红的建设年代。 ▲于1950年改建后的北戴河火车站。 最早的北戴河火车站只有一座旅客站台、一座货物站台和小小的售票厅、候车室;即便1950年车站新建了售票室、候车室、行李房等,站舍面积也仅有70多平方米。 ▲20世纪80年代的北戴河火车站。 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北戴河火车站在铁路南侧新建售票室、候车室、行李房、小件寄存处、广播室等,面积扩大到1200平方米。 ▲20世纪90年代的北戴河火车站。 1997年4月1日,全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北戴河站首次开行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为旅客出行带来了时速百公里的“红利”。 1998年6月27日,北戴河—北京快速列车K201/K202、K203/K204开行。 为适应海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1999年北戴河站进行站场改造,在即将迈入新世纪时,再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改造后的北戴河站,站房形似展翅的海鸥,翱翔在碧海蓝天中,站台风雨棚和室外候车棚廊顶部的造型犹如起伏的海浪。 2007年4月19日,北戴河站首次开行动车组列车D517/D518次,列车由秦皇岛站始发终到。 ▲如今的北戴河站 2011年6月,北戴河站再次重建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人性化的车站,站房面积达12000平方米。 2013年12月,津秦高铁开通,北戴河站迈入高铁新时代。津秦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连接成网,大大缩短了海滨旅游胜地北戴河与各地的时空距离,也极大方便了国内外游客来此休养度假。 津秦高铁开通以来,北戴河站累计开行高铁列车超过五万列,接待旅客近700万人次。 ▲“左龙爱心服务队”成为北戴河站的服务品牌 而历经数次改造的北戴河火车站,秉持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以塑造北戴河“第一名片”为目标,不断创新优质服务,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获得美好出行体验。 END 文字/文图图/孙丽萍 鲁 静 冉云峰 文图/吴文斯 石 凯 杨 波 檀少博 编辑/李施君 郭骁勇 投稿邮箱:rmtzkywb@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