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玺,从西周到清朝的印章

 阿榧榧香 2022-04-27

★旅游地点:上海博物馆之中国历代印玺馆

我一直以为印玺专指皇帝的玺印,这个玺字感觉就特别高大上。不过看到印玺馆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印玺就是印章的意思,用作印在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江南的常熟就有虞山印派,杭州有西泠印社,都是以印章出名的。

上海博物馆珍藏了西周至清朝各个历史时期的官私玺印四百余方,不仅有先秦两汉时期的各种官印,也有明清以来开山立派级的大师作品。

西周的涡纹玺铜质,背面凸起的部分铸鼻钮,中间有洞,可穿绳携带。据推测,这枚印玺可能是西周时期某个氏族作为标识的印记。殷墟考古曾发现过多枚商代铜玺,可见早在商代,印章就已经有使用了。

战国时期的“匈奴相邦”,玉质,覆斗钮,是战国时期三亚的赵国制作,用来赐封匈奴首领之用的。“相邦”就是相国、丞相的意思,看来当初匈奴只是附庸于赵国的。这件印玺可以说是目前可见最早的中原王朝颁给周边少数民族的官印,印文结构平稳。

“禺疆”是战国时期的一枚铜玺,鼻钮,刻的不是字,而是一个生有双翼的人,头部两侧有蛇,双足还踏着一条蛇,这是海神禺疆的形象。这是印玺里的肖形印,也称图像印,战国时期的肖形印一般有动物和神话主题。

“沅陵侯三玺”铜质,柱钮,外观居然磨损得还不算太厉害,也可能是经过了文物的修复工序。这种玺是楚系玺印中特殊的形制,有两合、三合玺,意思是将合符与玺印由二人或三人分别执掌,三玺分开持有,需要合起来才算有效,这是古代的一种十分严密的凭信方式。目前三合玺部件倒是发现了不少,但大多无法拼合完整,目前要说完整的三合玺,仅有两件。

西汉的“武意”是一枚非常漂亮的玉印,覆斗钮,是汉代鸟虫书印中的代表作。“武”字的上下分别有一只鸿雁,展翅长鸣。“意”字首尾仿佛一条游鱼,鸟虫篆入印,非常精巧别致。

东汉的“魏霸”是玉质,覆斗钮,是目前存世形制最大的一枚汉代玉质私印。魏霸是东汉和学时期的巨鹿太守,后来拜光禄大夫等官职。

西晋时期的“祝遵印信·祝遵·汉辅”是一组三套印,铜质,辟邪钮。套印就是由大小两枚或三枚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也称子母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印文多作深细朱文。这组套印三种印文,是西晋时期朱文印的典型风格。

“晋归义氐王”金印,是西晋王朝颁发给氐族首领的官印。“归义”是嘉称的一种,王的地位最高,故颁给金印。传世的汉晋金印,存世较少。

新莽时期的“设屏农尉章”是一枚银印,是新莽时期的官印。设屏,就是西汉张掖庭,新莽时期改名为设屏郡。农尉是官名,新莽时代沿用了这一官名。这枚印玺不看印的内容,就看印的样子也是很新奇的。印玺上是一只小乌龟,非常可爱。

明朝“文彭刻七十二峰深处”是一枚象牙印章,是他早年制作牙章。“文彭”两字草书款,很能反映了晚明印坛的审美风气。

明万历三十一年“何震刻笑谈间气吐霓虹”是寿山石印玺,是目前屈指可数的何震的传世真品之一。这是何震为明代文学家朱之蕃所刻,这是礼赞朱之蕃的文字才华。

清朝康熙二年“载本孝刻冒辟疆六面印”是青田石印章,可以钤出八个印面,印文分别是“冒襄辟疆私印”“巢民”“冒襄”“辟疆氏”“真赏”“小三吾鉴藏”“忍辱忘怨”和凤栖铎形。

清乾隆三十九年的“黄易刻小松所得金石”是青田石的,这位清朝的黄易可不是当代的玄幻作家,而是“西泠八家”之一。这枚印章是为了纪念寻访得汉代《礼三公山碑》,并移入龙化寺保存的事件。后来他在收藏的碑版拓片上,经常用此印。

清光绪三年的“吴昌硕刻仓硕·俊卿之印”,是昌化鸡血石,是晚清书画篆刻大家吴昌硕的自用印,一面刻的是“仓硕”,另一面刻“俊卿之印”。此印作于吴昌硕三十四岁,印面磨损正是因为他在长期使用,可见他对这枚印章的喜爱。

清光绪三十一年的“胡矍刻硬黄一卷写兰亭”印章是晚清篆刻家、书法家胡矍的代表作,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为主题创作而成的印作。

清朝赵之谦“刻赐兰堂”是青田石的材质,赵之谦的晚年代表作,是他为好友潘祖荫刻的斋号印。印字的两侧各有一条龙纹,取自汉代印章的装饰纹样又加以提炼。

清朝的“多罗定郡王印”是镀金的银印,麒麟钮,印文以满汉两种文字刻成,印钮的麒麟造型作昂首状,很威严尊贵。

自驾游:上海博物馆之印玺馆

1月仲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