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旦博物馆云讲坛 | 明宣德青花瓷研究专题(4)鱼藻纹样稿形纹设计

 李平东方明珠 2022-04-27

云讲坛

明宣德青花瓷研究专题(4)

鱼藻纹样稿形纹设计

鱼藻纹与龙凤纹一样,都是青花瓷器的传统纹饰。宣德时期延续此一题材,将它绘于瓶,盘,碗,洗,罐等器物上,有的直接用钴料绘画,罩上白釉或孔雀绿釉,有的将纹饰留白,周边施以蓝釉,并配合器面布局,产生同中有异的风格。以下择取敞口碗,梅瓶,大罐及圆盘等品类,说明鱼藻纹的形纹设计。

01

鱼藻纹样稿

图一

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样稿

宣德青花鱼藻纹,包含鱼儿,莲丛,水草及藻类,

以平均,对称,穿插的原则布局。

顾名思义,“鱼藻纹”是鱼类和藻类组合的纹样,但是在大部分的宣德青花瓷上,都会加入莲叶,莲花及各式水草,因此亦称“莲塘鱼藻纹”。

图一为宣德青花瓷上的鱼藻纹特写,画面可见数丛莲纹平均分布,每丛莲纹以一片椭圆形的大莲叶为主体,枝杆细长的莲花,莲篷及水草由下而上生长,如扇面一般微微开展。

莲丛之间各绘一条鱼儿,大约是鲭,鮊,鲤,鲶,鳜之类,有人认为具有“清白廉洁”之意。鱼儿两两相对分成二组,以摆尾上游或倾身潜伏的姿态彼此互动。莲丛与游鱼周边散布许多水藻,运用曲折的线条呈现水波摇动的感觉。

此类包含鱼类,莲花,莲叶,水草及藻类等图案,按照平均,对称,穿插等原则布局的纹样,即是宣德青花鱼藻纹的基本样稿,可以作为其他器物依形变化的基础。

02

鱼藻纹碗形纹设计

图二

明宣德 青花碗

四丛莲荷和四条鱼儿相互穿插排列,环绕外壁一圈,周边散布各式藻类。

宣德时期的青花碗有各种不同的纹饰,以鱼藻纹装饰时,大多绘于碗的外壁,作为全器的主题纹样。

例如图二为宣德时期的青花碗,此器的碗口外敞,器壁以圆缓的弧度向下收窄,腹部略深,底下具有圈足。碗的口沿到足底皆做成凹凸相间的花形,因此有“花口碗”之称,鱼藻纹即绘于碗的外壁上。

陶工将器表分为四等分,各画一条鱼儿。第一只鱼儿如图所示,头上尾下,朝上仰望,第二只鱼儿位置略高于前者,鱼首面向左方,身体持平,尾巴上扬,好像从他处游来,与前者相对。第三只鱼儿头上尾下,身体90°转折,向右回游,第四只鱼儿翘首扬尾,潜于底部与其呼应。

鱼儿之间穿插一丛或二丛莲荷,周边散布许多水草和藻类,展现丰富的水中生态,而平均分配的等分式构图,则有规律稳定的装饰效果。

03

鱼藻纹梅瓶形纹设计

图三

明宣德 青花梅瓶

梅瓶腹部高长,完整的鱼藻纹位于上面三分之二处,下面则以四丛莲荷补白。

宣德时期的青花梅瓶器身高长,大多采腹部主纹和肩部,底部副纹搭配的形式,若用鱼藻纹装饰时,以通体式的布局为主。

例如图三为宣德时期的青花梅瓶,口沿和颈部留白,肩部和底部勾勒双圈弦纹为图框,框内绘画鱼藻纹。

鱼藻纹以四条鱼儿为主体,采四等分的平均构图环列一圈,鱼儿之间穿插莲荷和水草,周边散布各种藻类,符合前面所述的基本样稿。

由于梅瓶的腹部高长,因此将鱼藻纹的基本样稿安排在上面三分之二处,其下近三分之一的器面重复绘画莲荷,水草及藻类,以丰富的纹饰元素,拉长莲塘内部的空间深度。

04

鱼藻纹罐形纹设计

图四

明宣德 青花罐

青花罐的体型庞大,鱼藻纹样稿安排在腹身宽阔处,方便观者欣赏。

宣德时期的青花大罐腹部圆阔,鱼藻纹采通体式的画法,因为罐体的颈部略宽,也能画上其他附属性的纹样,与鱼藻纹搭配。

例如图四为宣德时期的青花罐,罐口大而圆,颈部短直,肩部圆缓向下倾斜,腰部以下逐渐收窄,器底有浅凹足。圆阔的腹部通体绘画鱼藻纹,四条鱼纹和四丛莲荷皆采四分法穿插布局,环绕腹部一周。

由于大罐腹部较深之故,纹饰采用2:1的方式构图,上面三分之二画鱼藻纹,下面三分之一画莲丛补白主纹里的莲丛以多层式的分枝结构拉长高度,配合上宽下窄的器身往外开展,鱼儿安排在罐体中间,使观者取得最佳的欣赏角度。

大罐颈部用细笔勾勒波涛纹,此一纹样常与龙纹搭配,也是宣德青花常见的附属性纹饰,此处以水的概念衬托鱼藻,呈现生机蓬勃的水域景观。

05

鱼藻纹盘形纹设计

图五

明宣德 蓝地白花盘

此处以二条鱼儿和三丛莲荷组成鱼藻纹,配合圆形的盘底产生双鱼洄游的感觉。

宣德时期的青花盘呈敞口,浅腹之状,器底具有圈足,鱼藻纹可以绘于盘心,也能作为盘体外壁的装饰。

例如图五为宣德时期的蓝地白花盘,盘心处白泥堆画莲塘鱼藻纹,纹饰表面施以透明釉,另外在透明釉里加入钴料调成蓝釉,施于纹饰以外的器表,烧成蓝地白花鱼藻纹。

由于盘底面积不大,陶工减少了莲丛和鱼儿的数量。盘心中间横列三丛莲荷,中间的莲荷以花朵为主体,枝杆朝上挺起,叶片垂悬于盘心边缘,左右两丛莲荷以叶片为主体,烘托向上生长的莲花。

莲丛上下各绘一条鱼儿,二者方向相反,在曲折如波的枝叶衬托下,仿佛沿着圆形盘底回游一般,是顺着器面形状所做的设计。

本文选自《震旦月刊》第574期2019年5月刊

文/吴棠海

图/震旦博物馆

©版权为震旦博物馆及震旦集团共同拥有

若需转载请先联系

关于震旦博物馆云讲坛

震旦博物馆官方微信号特别推出新栏目“震旦博物馆云讲坛”,系列性的为大家带来不同主题的知识与探讨。

明代宣德青花鱼藻纹以平均分配,对称穿插的形式为样稿,配合器面形状与高度增减纹饰的元素,颇富巧思与创意。下期将以缠枝花卉为主题,介绍此类纹样的设计概况。

关于四楼青花瓷器展厅

“青花瓷”展以“中国历代青花”、“青花瓷的外销”与“青花瓷古器物学研究”为展陈主题,精选馆藏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器,运用古器物学的研究方法细致剖析,在清晰勾勒青花瓷器绵亘六百年的风格特色和发展脉络之余,以此为媒介重现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盛况。

关于震旦月刊

震旦月刊创刊于1971年7月1日,是一本提升职场竞争力的知识伙伴的公益刊物。致力于关注企业经营管理、职场中的创新现象和热点,摘录名人大师的前沿实用的观点,赏析经典设计和文物佳品,同时分享有关震旦集团的新闻资讯和公益活动。

版权声明:

1.本公众号所有原创内容图文的著作权、版权,均归微信公众号“震旦博物馆”所有。

2.其他方式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内容与观点,请表明转载及出处。

点击 跳转至震旦月刊官网,查看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