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医案】痛风复发不得缓,汤药六剂痛得蠲

 允峯 2022-10-05 发布于黑龙江
这例也是我帮忙治的医案。患者痛风复发,以前都是疼几天就好,这次疼了半个月,开始用的方子效果不明显,来找我支个招,后来让整理了医案,刻诊如下。

某患,男,50岁
初诊:22.04.09
主诉:左脚大趾疼痛半月余
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脚红肿疼痛,既往痛风病史,考虑急性痛风发作。既往每次发作后几天疼痛即缓,本次发作疼痛不缓。
先后服用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及桂芍知母汤各3剂,疗效不佳,再服通用痛风方3剂,诉稍有好转,不甚满意。
刻诊:双足红肿疼痛,口干苦,痰多,睡前尤为多,多梦,凌晨1-2时入睡,6-7时起床。腹胀,无反酸,小便调,大便不畅,质黏。无恶寒身热
舌象:舌偏红,齿痕显著,苔薄白微黄。

点击图片放大

辨证分析


之所以通用痛风方和桂芍知母汤效果不佳,当然是方与证的“病机、药症”相应程度不够。
从刻诊表现和舌象看,还是热证偏多,痰饮水湿又盛,典型的痰热互结,这是基础病机。
不过水热互结的情况多了,能治水热互结的方子也很多,葛根芩连汤、泻心汤、白头翁汤、当归芍药散、防己茯苓汤都能。
区别在于病机和主治啊,分析一下:
1.里证痰热互结,发于口咽、腹部的“口干苦、痰多、腹胀是一组;

2.表证湿热,蕴于双脚的“大趾红肿疼痛”是一组。

那这是两组证候,至少要选两个方证,还要将病机(具体病位+病性寒热+病理产物+病势虚实)药症主治都对应上,且主症及病势比较集中,药味不宜过多。
于是我选了“前芍枳甘汤”和“日月散”为基础。下面也截图摘录了我负责编写的《经方方剂学》当中“日月散”的部分内容。
1.阳明病,胸胁胀满,心腹结气,大便不利者,前胡芍药枳壳甘草汤主之。(《经方法钥》)
前胡(八两) 芍药(三两) 枳壳(四枚) 甘草(炙,三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2.治一切风病,日月散方。(《医心方》)
秦艽(八分) 羌活(八分)
二味切,捣筛为散,以酒服一方寸匕,日二。

前芍枳甘汤经方解析法

《经方方剂学》教材内容摘录

此二方还稍有不足,又让加防己、土茯苓,祛风、利水、解毒。又因患者痰饮偏盛,在说完处方后,让去掉甘草,换茯神。
不过当时我只告诉,防己、秦艽、羌活各用15g,忘了告诉其他药,二诊时才想起问用了多大药量,实际处方如下。
前胡40g  赤芍30g  枳壳40g  茯神30g
防己15g  秦艽15g  羌活15g  土茯苓15g
3剂,水煎服。
之后的反馈也不错。

后续反馈


2诊:22.04.13
双足疼痛较前减轻,仍有少少肿痛,腹中微不适,大便一日4-5次。

便增多很正常,前胡、赤芍、防己、秦艽都通便,而且土茯苓用少了,止泻的力量不够。
舌象原照片光线太暗,我调了亮度,舌苔稍微变厚偏白了,微微还有些黄,加上这次发现了用量问题,于是嘱土茯苓加量,茯神换豆豉,和中调胃,兼能主对“两脚疼冷”。另加附片,配合祛寒止痛。
前胡40g  赤芍30g  枳壳40 豆豉30g
防己15g  秦艽15g  羌活15 附片15g
土茯苓90g
3剂,水煎服。
豆豉,《经方中药学》:中品,气温,味辛微咸酸甘。《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前天又突然想起这个患者,问了问情况。
3诊:22.04.20
已消肿但还有点痛,昨天脚趾还好似抽筯那种痛,今天已消失。疼痛持续一个月,现在仅按着疼,不按不疼。
舌象看着好了不少,让其原方续服巩固。
不过这个患者病的比较久,脚趾已经变形,用药止痛就已经达到这次治疗的目的。
剩下的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手术处理,更需要坚持调整理化指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