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代马钰笔下的“废坊”,可能就是莱阳市照旺庄镇的“发坊”

 胶东故事会 2022-04-27

在如今莱阳市照旺庄镇的辖区内,有一前一后两个发坊村。

所谓“发坊”,根据《莱阳市地名志》的记载,是由“废坊”演变而来。志中称:“明洪武二年建村于唐时已废的昌阳城故址,取村名废坊(曾名隋坊),后演变为发坊,分两村。”

由于年代久远,胶东很多村庄的建村时间都难以确定,“洪武二年”通常只是传说,并无信史佐证。通过金元以及更早之前的史料,有时甚至会找出反例。而刚才所提到的“废坊”,就曾出现在金代马钰的诗词中。

这首词题为《满庭芳 赠莱阳县众醮首》,开篇就这样写道:“高密钟真,莱阳姜鉴,废坊辛氏名通。邀予追荐,不避雪和风。”

通过题目和内容不难看出,当时莱阳县的“废坊”有一位名叫辛通的人,是全真道的信众,积极参与了马钰的布道活动。

根据《七真年谱》的记载,丹阳真人马钰,出生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五月二十日,羽化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以此推断,至少在金代大定年间,莱阳县就已经有了一个叫作“废坊”的地方。

考虑到“废坊”这个名字的特殊性,异地重名的概率不大(就字面而言,“废坊”也可以解释为废弃的牌坊,但废弃的牌坊,并非特指地名),也就是说,马钰在诗词中提到的“废坊”,很有可能就是现在莱阳市照旺庄镇的“发坊”。毕竟,昌阳故城早在唐代就已经废弃,“废坊”这个地名也不应该迟至明代才出现。

就笔者个人推测,“发坊”这个地名之所以出现记忆断代,可能与姓氏结构的变化有关。

根据发坊村的朋友介绍,当地现以战姓居多(此外还有其他姓氏),而辛姓仅一户,且是后来迁入,并非原始居民。倘若之前的假设成立的话(马钰说的废坊与发坊是同一个地方),那么,金代废坊的大户辛氏(当时赞助全真道的多是大户人家),在当地显然已经没有了后人。

推测的话,可能在元初和元末的战火中,当初的“废坊”被毁。等到明代另一批先民迁来时,这里空余地名,而无人烟。因此,在后世的记忆中,“废坊”的建村时间只能模糊追溯到“洪武二年”。

以上虽然只是推测,详细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这多少可以为胶东村庄名称的年代断定提供一个思路参考吧。

最后,再带大家看一下马钰那首诗词的完整内容。

满庭芳 赠莱阳县众醮首

高密钟真,莱阳姜鉴,废坊辛氏名通。

邀予追荐,不避雪和风。

捧示众官书疏,跪领外、承顺诸公。

居环堵,一餐薄粥,须办十分功。

加持非草草,玉山踏碎,金藏颐中。

要虎龙交媾,产出元容。

整顿精神惺洒,救亡灵、尽赴蓬宫。

人听劝,齐心乐善,释道一般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