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论、实证主义(客观经验主义)、解释主义(诠释经验主义)

 新用户49272060 2022-04-27

认识论

认识论需要回答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认识世界;如果可以,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世界以及如何保证我们的认识是可靠的。简单说就是解决我们对于世界描绘或认识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在临床实践中,研究者常常会追求专业有效性。然而对于专业有效性的界定以及实践途径,即达到怎样的程度、实现哪些标准可以达到专业有效性;如何做到专业有效性,就是一种对于“专业有效性”认识的问题。

实证主义

客观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也叫实证主义认识论,它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

法国社会学家孔德首先提出了“实证主义”,他认为研究者在研究社会现象时需要通过思辨的逻辑揭示永恒的普遍理论。孔德的实证主义也经历了维也纳学派的发展,形成了以逻辑实证主义为特征的新实证主义。后来另一位社会学家涂尔干也提出社会研究者应该将客观的社会事实作为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外在于人,但是它对人的意识具有强制作用,和自然界中的物没有本质区别。

以证据为本的实践主要遵循实证主义认识论来界定和实践专业有效性。实证主义认识论认为,证据的有效性取决于研究方法的严谨性。学者认为,依据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证据的科学性存在一个由高到低的排序:最优证据来自随机分配下的临床实验、其次是准实验法、再次是单个案评估、最后是案例报告。

实证主义认识论不但假定专业证据的科学有效性存在由高到低的排序,还假设人的行动模式完全遵循技术理性。意思是,当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将问题首先转化为结构性的、可回答的问题,然后搜寻最佳证据下的支持答案,然后批判性地评估这个答案的有效性、可用性,再将其运用在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反思评估此以进一步改善。(笑)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实证主义主要体现为控制论与社会心理学。

控制论将传播理解为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解码、编码、控制噪音、加入冗余和反馈来增加传播的有效性、提高传播效率。

社会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知、理解、态度等过程,这些过程受到不同变量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不同证据),通过控制这些变量,就可以达到所需要的结果。(符合纯技术理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实证主义认识论将人看作成一个缺乏能动性的机器,只要具备一定的原因,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而按照这个逻辑,对于专业有效性的界定,出现了两个具体的参照标准:可重复性、可证伪性。

解释主义认识论(诠释经验主义认识论)

诠释经验主义认识论也主张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世界。然而这里的科学并不意味着自然科学,人们需要关注的不再是自然科学中的“规律”,而应该是经验。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社会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理解”,并参与到被研究对象的世界中去,并做出“同情”(同理性我认为会更好)的描述。诠释经验主义的理论依据有:诠释学、现象学、符号互动论等。

解释主义认识论认为个人行为取决于个人所理解的社会环境的文化模式。例如某个人在选择在逃课,可能就是由于在他的个人价值序列中,学习并没有排到考前的位置,然而这个个人价值序列,受到本人所属的社会环境下文化模式的影响。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循环演绎,影响着个人的行为模式。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诠释经验主义认识论比较关注人的主观经验与解释、人与世界交往所获得的意义,并将传播作为人类经验的突破口。

另外,人类学中的解释文化主义对于人类行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它认为,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重点不在于发现规律,而我们也不能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其他的文化。我们必须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及这样的文化方式意味着什么。只有理解了个体行为背后的文化价值体系,才能理解其行为模式。

在文化解释主义的模式下,个体行动者并不是一个理性的机械的行为主义者,它根据内在信念价值与概念框架对现实世界的遭遇进行解读与决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