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杀亲侄朱文正,是怕他成为北周宇文护那般威胁到儿子朱标?

 宋安之 2022-04-27

明朝开国过程中,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景隆都立有大功,但结果是朱文正被鞭杀,都没有见到明朝的建立,外甥李文忠却成为开国第三功臣。

关于朱文正之死,不少人认为,他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侄子,并且还当过养子,有着继承权,不同于李文忠只是外甥,没有继承权,对朱元璋儿子威胁太大。

而且有着石敬瑭和陈霸先这种都是开国皇帝,是自己白辛苦一场,结果儿子没继承皇位,反而是侄子继承了皇位,甚至是陈霸先的侄子陈蒨为了皇位,杀死叔父陈霸先唯一存活的儿子陈昌的先例在。更有着北周连杀三帝的宇文护那种存在,辜负了叔父宇文泰的信任,先后杀死孝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两位堂弟,所以朱元璋对侄子朱文正是痛下杀手。

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其实认为朱元璋害怕侄子朱文正威胁到自己儿子,所以才杀死他的看法,是典型的不看历史事实,没有逻辑地牵强附会,那么这是怎么个说法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朱文正到底有多大功劳,有着什么成就,因何而死?

朱文正是明太祖朱元璋之侄,是早期朱元璋集团中的核心人物,曾任当时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是军队的一号人物

朱文正和李文忠都曾当过朱元璋的养子,朱元璋为他们取名文正和文忠,可谓是寄予厚望。在古代文臣谥号之中,带有“文”字的都是一等谥号。其中“文正”更是最顶级的谥号,每个朝代得“文正”谥号的可谓寥寥无几。至于“文忠”谥号,在“文”字谥号中一般排名第四,在清代更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是顶级谥号之一,能得此谥号者也是少之又少。

在“洪都保卫战”之中,朱文正达到了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以4万军队抵御住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长达85天之久,为朱元璋赢得了时间,最终打败了劲敌陈友谅。

本来朱文正的前途无量,是大有可为的,不过自己把路给走死了。在“洪都保卫战”以后,朱元璋考虑到朱文正是自己侄子的身份,打算先压一压,以后再封赏,没想到朱文正是大为不满,开始各种作死。在自己地盘上作恶多端,离间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又有异心,想要背叛叔父朱元璋,投靠张士诚

最终朱文正的结局有两个说法:

①是朱元璋本想处死他,但是经过马皇后劝阻,放弃这一打算,是将其兵权剥夺并且软禁起来,不过没多久便是郁郁而终,史书记载:“免官安置桐城,未几卒”

②是朱元璋狠狠地惩罚了朱文正,但是并没有放弃他,后来又再度起用他。没想到他又企图“叛归张氏”,不成,被抓回去以后,朱元璋大怒,将这个侄子用鞭子活活打死

朱文正死于1365年,年仅29岁,3年以后,明朝建立。与他大致同一时间起步的李文忠,虽然早期不如他那般耀眼,但却成为明朝开国第三功臣,而朱文正却止步于明朝建立之前,存在感很低。

二、朱文正之死,跟有没有威胁到朱元璋的儿子朱标真没有一点关系。

朱文正之死,可以确定是他要背叛朱元璋,所以才落得那般下场。

有人认为这只是朱元璋的借口罢了,这事其实可大可小,重点是在于铲除朱文正这个大威胁,其实这就是认为朱文正是因此被杀,所以不顾事实的一厢情愿看法罢了。

要投敌可不是什么小事,这是底线问题,越过底线被杀是很正常的。

而且也不看看那时候是什么时间点,明朝都没有开国,正是用人之际,朱元璋找个借口就杀有功劳的亲侄子,这不是寒了众将士的心?

朱元璋可没有这么蠢,正常人谁会没有大功告成之前杀有功之臣呢,历朝历代的清洗功臣,哪次不是在平定天下以后才开始的?

而且明太祖朱元璋是什么人?

他25岁参加反元义军,历时15年便建立明朝,打下了偌大天下,明朝开国时他不过40岁而已。

处理朱文正的时候,他才30多岁,还可以活几十年,还很年轻,有的是时间等儿子朱标等人成长起来,并加以培养,有必要在当时考虑儿子接班问题,有必要害怕侄子会威胁到儿子吗?

他吃饱了没事干吗,自己还年轻,大业未成,就要杀亲侄子,为儿子铺路?

当然还有人会说,朱元璋是深谋远虑,他当时并没有打下天下,有可能战死,未雨绸缪地为儿子考虑也正常。

其实这更是幼稚,虽然朱元璋当时没有打下天下,但他并不需要亲自冲锋陷阵,这样的事情,自然有手下大将去做,他怎么可能有战死风险?

而且他要真想那么远,害怕会战死,为了给年幼的儿子铺路,那么威胁可不只是有侄子朱文正,像徐达、常遇春等大将也是威胁,还有有血缘关系的外甥李文忠亦是威胁,那他为什么没有将他们都杀死呢,只是偏偏杀一个朱文正?

合着朱文正有继承权对年幼儿子就是威胁,而只要杀死朱文正,哪怕朱元璋30多岁而亡,其他大将就不是威胁了?

所以认为朱元璋是害怕侄子朱文正威胁到自己儿子,因此杀死他的看法,真的是不顾事实,没有逻辑的看法,是难以自圆其说。

朱文正要背叛朱元璋这样越过底线的事实,可以无视。明朝还没有建立,正是用人之际,没必要杀功臣寒人心,也是无视。朱元璋才30多岁,也是无视,简直是绝了,这也太小瞧朱元璋的智商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