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被捕后,敌人严刑拷问:“老实交待你的真实身份!”

 兰州家长 2022-04-28
邓中夏竟然装模作样地说:“我是一位老师!”

1932年11月,邓中夏任互济总会主任,主要工作是营救被逮捕的同志,并筹款救济他们的家属。

因为工作需要,邓中夏需要经常抛头露面,在当时白色的恐怖环境下,存在极大的风险。

即便如此,邓中夏依然坚持着工作。

不料,1933年5月15日,邓中夏在去互济救援会与林素琴部长商谈工作,突然有一群法租界巡捕围了上来,把他们逮捕了。

原来他们的目标是林素琴,对于邓中夏,那班巡捕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即便如此,邓中夏还是被施以酷刑,他们边打边问:“还不老实交待你的真实身份吗?”

皮鞭一下一下地打在邓中夏身上,但他始终缄口不言,坚称是一名住在湖南的普通教师,名叫施义,来沪只是走亲戚的。

此时,互济总会得知邓中夏被捕后,立即展开营救活动,更是请求宋庆龄设法帮忙解救邓中夏。

宋庆龄收到消息后,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便立刻找到了有“爱国七君子”之称的史良律师到家里,商量营救计划。

在商议中,宋庆龄对史良达成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敌人把邓中夏引渡到南京。”

很快,到了开庭的日子。邓中夏根据史良达的提醒进行辩护,委屈地说道:“我是来自湖南的教师,名叫施义,这是来探访亲友的,因为人生路不熟,所以走错房子了。”

由于没有充分的证据,因此邓中夏被判处52天徒刑,并可交保释放。

就在大家以为能够松一口气之时,林素琴被引渡后,经受不住折磨的她,很快就叛变了,邓中夏的真实身份也随之被暴露了。

就这样,邓中夏被转送到南京,关押在宪兵司令部。

敌人得知捕获到邓中夏这样的“大人物”,欣喜若狂,并以礼相待,通过各种招数、诱惑来劝降。

有一天,昔日的同事余飞前来看邓中夏,他先是嘘寒问暖一番,便热情地说道:“你看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比起以前,舒服多了,要不你也跟我一起干吧。”

看着眼前这位叛徒,邓中夏心想,要不是双手被扣着,已经扑上去揍他一顿了。

余飞见情况不妙,不得不便落荒而逃。

一计不成,敌人又生一计,他们利用邓中夏曾经被同伴残酷打击的事情大做文章,想中挑拨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邓中夏反驳:“像你们这种残忍的人,还有脸来指责别人?真是不知羞耻!”

敌人看着眼前坚定的邓中夏,说:“软的不吃,那就来硬的吧!”

转身便拿起皮鞭不停地在邓中夏身上抽去,大吼:“你这样强硬,难道是不想出去了吗?”

邓中夏凛然而答:“我没有进来之前,就已经想过总有一天我会进来的。然而,现在进来后,就再也没想过要出去了。”

敌人被邓中夏的话气得大发雷霆,打得更加用力了。此时,鲜血不停涌出,遍满全身。

从审讯室回到牢房后,邓中夏忍着剧痛在墙壁上写下:“但看十年后,红花遍地开。”

随后,邓中夏又给组织写下最后一封信:“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属于我们的!”

1933年9月21日清晨,邓中夏看到行刑的囚车驶入大院,他知道牺牲的时间到了。随手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一边和狱友们打着招呼进行告别,一边昂首向门外走去。

随着着尖利刺耳的警笛声,囚车在南京城南的雨花台刑场停了下来,在一声枪响之下,邓中夏牺牲了!

回顾邓中夏的一生,在短短的39年的历程中,他对人们无限忠诚,面对敌人的百折不挠,依然坚持信念。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着人们!

致敬英雄!

#头条# #人物# #历史# #以书之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