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封城,我建了个模,用数据跑了跑

 徐润秋nlxepzt1 2022-04-28

上个双休日,我让几个有空的员工,搭建了一个非常简陋的模型,跑数据,到昨天,数据跑完了,我看了一下,很有意思。

首先声明,这不是什么黑心老板克扣假期,他们是自愿加班满足领导工作之外好奇心的。当然,我们这个行业加班都是自愿的,我年轻时也是自愿的。

我们团队建了一个什么模型呢?一个城市模型。

因为时间非常赶,一共就两天,所以没有界面,来不及写UI,纯粹就是代码。幸好我也是码农出身,你直接代码交上来,运行结果交上来,我也看得懂你写的是啥。

那么这个过程中,COPY了很多代码,包括非开源的,说穿了就是抄袭嘛。这个怎么说呢,我们只是玩,自娱自乐。

就像你破解了别人的游戏引擎,在人家的基础上做修改,只要你不用作商业用途,你说你跟家里自己玩,是没有法律责任的。

不过还是道歉一下,时间太急,只能快速开发,不得已借鉴了很多未经授权的代码。

那么除了代码段有借鉴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数据部分没法精准。

有很多城市数据我们是拿不到的,比如一个城市里面到底有多少工厂,多少工人,多少物流人员,多少客服,多少白领,人员的流向,线路的规划,物资的进出,准确数据我们都拿不到。

当然也不应该拿到,拿到属于间谍行为了,这些数据对于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来讲,都是机密。

那么没有准确数据怎么办呢?

两种途径,一种是公开的,网络上搜出来,人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参考,说法太多,那就随便选一个,节省时间,怎么简单怎么来。如果查都查不到,那只好拍脑袋,假设一个数据。

然后我们做什么呢?跑数据,就是跑各种各样的可能。封城之下,各种各样的可能。

这里你注意,包括传染病的传染指数也是网络上搜来的,我们参考的就是最近的这个,奥戎密克。

你注意,我们只是在跑程序,类似你玩生化危机游戏。

既然是个游戏,就可能有各种极端的设定,具体是什么,我们尝试了多少方向,以及运行结果,我不方便聊。

原因很简单,玩过战略游戏的都知道,游戏中你把地球翻过来都行,那只是游戏。

现实中,你和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交流的时候,你没法去聊程序里的极端设定,因为对方是有血有肉的人,对方并没有玩过和你一样的游戏,对方没有办法接受你的各种极端假定。

所以尽管我们跑出了很多思路,以及很多方式,但是我今天分享给读者的就一种,我挑出来的其中一种。

这是一个结论,当然是游戏中的结论。那就是封在厂里,比封在家里划算一些。

什么意思呢?我们跑了很多数据,仅就这些不完整,不准确,来源也缺乏认证的数据跑出来的参考结果而言。

有一种方式,被我拎了出来,我觉得它好像比较划算。

这种方式大概是这样一个流程。

1、封闭城市的全部出口,人只进不出,物可进可出,但出去的物要消杀。

这么做也很容易理解,是为了防止扩散。你首先要把损失压制在尽量小的范围。

2、物流人员扩大三倍,消杀人员扩大十倍。

你注意,这个数据不准的,这是我们跑程序的时候,在自己设定的数据下的推演。总体上你可以认为,物流和消杀人员要根据情况扩大。

物流其实按照我们跑出来的结果,是需要扩大几十倍的。因为当人们被隔离的时候,对快递,物流的需求呈指数级攀升。

那为什么最后数据很小,不是几十倍,是三倍。是因为下面一件事,第三件事起作用了。

3、除了非必要行业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尽量隔离在厂里,或者公司里。

什么叫做非必要行业的服务业从业人员?

比如快餐店里那个服务员,导游,在电影院,游乐中心等地方工作的。

这些人,即便放出去,也上不了班。

那么剩下的,一线生产人员,或者不需要跑来跑去就能开展业务的。尽量隔离在厂里和公司里。

比如交易员,分析师,线上客服,码农,隔离在公司里;比如码头工人,比如制造业工人,隔离在厂里。

为什么这么做?你会发现三件事。

第一件事、对订餐类物流的需求下降了。

你想一想,一栋楼,我们比方说有几十户吧。那么这几十户是分开采购物资的。

张三家晚上可能吃的是番茄炒蛋,青椒肉丝,李四家晚上可能吃的是红烧肉,青菜,王五家晚上可能吃的是白斩鸡,四季豆。

你想想看,这个物资凑出来是五花八门的,光是把成箱的物资,分拣,分拆,装进一个个小塑料袋,然后送到每个家小区门口,再二次传递,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当年集装箱发明的过程,充分地告诉我们,真正消耗运输时间和人力的,就是分拣分拆。

假如一栋楼有50户,150个人,快递3天之内,起码要送50次,3天一次。

但是作为一家公司,150个人,物流3天之内送一次就可以了。

送什么?实际上就相当于送了一个小集装箱过去,里面有蔬菜,肉,主粮,药物,卫生纸甚至衣物。

然后你们150个人自己内部处理,你们吃大锅饭吧。今晚吃番茄炒蛋,所有人都吃番茄炒蛋,没有个性。

物流的压力一下子缓解了,因为送货的频率下降了,分拣的压力下降了。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二点的时候,我说不需要几十倍的物流从业人员了。

第二件事、对做核酸的人力需求下降了。

当人隔离在家的时候,不容易做到应检尽检。

因为人们会担心,自己下楼做核酸的过程中,被感染了。你发检测盒,又担心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包庇。

可能有人阳性了,不愿意去方舱,于是上传假图片。

但是把每个人叫下来,排队,一个个做,以及等待的过程,都十分消耗做核酸的人力,消耗医护资源,消耗沟通成本。

隔离在厂里,公司里的这批人,可以自检。不需要专门有人上门给他们检测。

为什么可以自检呢?因为没有亲属关系。

你只要设定两个制度就可以了,一个是有奖举报,一个是企业管理者责任制。

这150个人,自检的时候,必须有至少3个同事在场看着,如果不满足,允许同事偷偷拍视频,只要你拍下来你的同事造假,或者检测过程不合格,你上传视频到指定网址,通过审核就有奖励。

匿名的,事后不公开你是谁,钱直接到你账户。这个钱谁出?造假的那个人出。

并且这150个人的头,要负法律责任,因为你下面有人造假,你管理不善。

亲人之间会包庇,同事之间不会的,即便关系再好,也不可能三个人同时包庇你。同事之间,如果你阳了,人家恨不得第一时间把你扭送。何况再加上有奖,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

而且公司里,厂里,人多,还可以混检,节省检测成本。1024个人里面找出那个阳的,最多只要10次,并不是1024次。这个算法就不展开了。

这样检测成本也可以低很多。不仅是检测人员的成本,也包括试剂成本。否则这样天天检测下去,试剂也要好多钱。

第三件事、除了线下服务业之外的经济活动,得到了尽量保全。

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因为多数人还是在工作。等于被强制出差加班住公司了。

那么问题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双职工家庭,都满足居厂隔离的条件,怎么处理家事?

这里面也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孩子大了,老人能自理。孩子,老人居家隔离,或者孩子隔离在学校,住校。夫妻各自隔离在公司。

第二种是孩子小,或者老人不能自理。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人居家隔离,妈妈或者爸爸。

除了家人之外,还有一些细节要补充,比如行军床,或者防潮垫,睡袋的发放。要想办法在厂里或者办公大楼里提供移动洗澡的地方。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地方,钱怎么算?

如果在公司隔离两个月,这实际上就等于连轴转,一直在加班。生活上的体验肯定是差的,不如家里。

那吃了苦,加了班,钱怎么算?到底是按照差补算,还是怎么个说法?

我觉得可以官方出来做保,让员工与老板自己谈。

作保的意思就是说,班不能白加,苦也不能白吃,但是,老板们这会儿真挺难。

你这会儿让他立刻掏加班费,掏出现金,等于逼他死。所以可以延后。

等过几个月,老板缓过劲来,再看到时候是算作调休,给你休假,还是直接发钱。

但是官方做保,就是定心丸先给你吃掉,钱或者调休,总得付一样。

其实是双赢的,你待家里,无非居住体验稍微好一点,比如换衣服洗澡容易,但是你连续一两个月不工作,你自己心里不发慌么?

老板开不了工,他比谁都急,你两个月上不了班,哪怕白给你领薪水,你也心不安。

何况我们前面算过账,物流的问题,检测的问题,居家的人数太分散,链接呈指数级递增,你会面临很大的吃饭难,买菜难,买药难的压力。

而且居厂隔离,那些公司里的,大楼里的,物业里的,厂里的,保洁人员,也都有份工作。

该打扫厕所还得打扫厕所,他们等于也被隔离在单位了。这些人手停口停,有份工给到他们,也是善举。

有人可能会担心传染的问题。

实际上,当传播指数很高的时候,居家和居厂没啥区别。

你以为你们楼道里有个邻居感染了,你待家里就不会被传染吗?也会的。通过空气就过来了。

所以你在公司里,在厂里,是一样的。你就把公司里的隔间,厂里的车间,想象成一个个家,一回事。

无非在家里,单元楼里有一个阳,你是密接,继续跟家里蹲,在单位里,公司有一个阳,你也是密接,继续加班,权当出差了。

当然,这不是建议,这只是聊天,因为我们跑数据的时候,拿不到准确数据。所以结论未必有价值。

建模就是这样,数据不同,跑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最后划算不划算的结论,也就不同了。

我只是提出了一种概念,这个概念在于有关部门,早就好考虑安排人建模了。

古时候打仗还在沙盘上推演呢,跑沙盘程序无非几度电,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决策的背后需要依托大量的数据推演,需要程序把各种可能都跑完,然后提供好的参考路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哪怕凌凌漆,背后也站着达文西。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