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韵流淌台州府

 窗前有树905 2022-04-28

宋有北南之分 两浙独此一城

临海孔庙 牟永选摄

台州府城墙 叶启满摄

本报记者林 立

有宋一朝,无论北宋、南宋,临海始终是一片乐土。安定繁荣,文教兴盛,市井欢欣,歌舞升平。临海之宋韵,就好似当地两大名窑——许墅窑、梅浦窑出品的青瓷,胎体轻薄精致,釉色清亮、均匀、碧绿。

汗水、泪水与烈焰,产生了极致的高雅之美,透过这样的美,后人能映入眼前的具象景观极为有限。然而,当我们追随史料文献,倾听老临海人在漫谈中描绘的传说与故事,走访那些留存至今的古迹,临海宋韵,氤氲升腾,飘渺而来。

北宋时期,临海远离统治中心,辽、夏两国的威胁,对于这座小城是遥远的事。因为战事,北方陆路对外贸易受阻,北宋转而发展东南海上贸易,临海发展机会更多。至绍兴八年(1138),赵构正式迁都临安。临安成了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辅郡临海,愈发光彩耀人。

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临海人民是富足的。

发达的酿酒业,酒的品类、格调之高,可以从侧面验证这一点。宋时的临海,是个能让人醉倒的城市。

两宋时期,临海有酒坊28座。南宋淳熙二年(1175),仅章安(今属椒江)就有乡间酒坊15家。各家酒坊所产酒类品种繁多,“台州蒙泉”和“灵江风月”,是宋朝酒徒心心念念的那一口。

美酒佳酿能醉人,临海的湖光山色,同样能醉人,醉的是文人的心。灵江给了临海灵魂,东湖为临海增添神韵。

当时的临海,还有不断的曲艺表演,南戏盛行,此外还兴起一种称为“社会”的活动。

临海城被划为十五坊五巷,仅城内,就有大街头市等11个集市,出现了“逢府日日市,逢县三六九”的盛况,“社会”便是集市文化最兴盛的产物。

社会之“社”,本意是当地土地神之意,“社会”即是农村中人为酬谢土地神的集会。引入城市后,“社会”酬谢的神明变为财神爷,会上有各类曲艺表演,更有各类商业活动。

人们借着感谢神明的名义,释放幸福生活带来的热情。

歌咏幸福,是两宋时临海文人的主要输出。

宋朝的书画艺术,登峰造极。

临海书画家们以书画描绘家乡,其中以蒋之道、王卿月、林师蔵、叶汉卿、姜郾、谢奕修和谢堂为最著。虽然传世书画不多,但透过文献,以及品味当今临海名胜,我们仍能看到临海之美,何其隽永,何以迷人。

经济富足的另一大收获,是教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两宋临海文化底蕴深厚,文教兴盛,名人辈出。

北宋景祐四年(1037),临海县令范师道于临海孔庙建立县学。宝元二年(1039),台州知州李防又于州署东南隅建州学。南宋乾道七年(1171),台州郡守朱江在州治东韩运判宅址建贡院,由于地方狭小,不能满足台州应试士子的需要,不久即迁徙兜率院。后又于巾山北麓新建,新建成的贡院“有监试位一,考试位六,后有亭日塞秀,为会考之地,重庑参错,为屋三百一十楹,置试案卷棚”(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

还有溪山第一书院、州学沂咏堂、白云书院、丹崖书院、赤城书院,都是知名书院。南宋景定三年(1262),台州郡守王华甫创建州属的上蔡书院,更是临海书院的翘楚。

强大的教育资源,让临海为宋朝源源不断输入知识分子群体。《宋史》统计,浙江籍凡136人入传,临海籍的占有10人。而商飞卿、商逸卿四昆仲俱进士及第,成为临海宋朝唯一的“兄弟四进士”,在整个中国古代科举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临海在两宋时期,共出文进士220人、武进士15人,总数列全国第六县。更有一皇后(谢道清)、父子教育家(徐中行、徐庭筠)、兄弟四进士(商氏昆仲)、五宰辅(谢廓然、陈骙、谢深甫、钱象祖、谢堂)、八位客籍并终老临海的宰辅(吕颐浩、范宗尹、陈与义、翟汝文、贺允中、王之望、钱端礼、杨栋)。

正是文人群体的出现,让偏安一隅的临海,在南宋走向衰亡时,迸发出金铁之声。

南宋时,由于北方沦陷,大量的望族大姓南迁临海,临海城一时成了大人物、大家族的聚居地。

他们的声名,与国家命运紧紧绑定。

南宋临海望族,最有名当推谢氏。可以说,临海谢氏是南宋荣衰的亲历者、见证者。

谢氏的兴起,从谢深甫开始。

谢深甫(1139-1204),字子肃,号东江。用今天的话说,他是绝对的草根出身。祖上没有达官显贵,家族也没有留给他有形或无形的资产。

冲出平民草屋,跨入官场门槛,他唯一的武器,就是心智和意志。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读,乾道二年(1166),谢深甫考中进士,开始了他赫赫有名的为官之路。

谢深甫是个实力派,更是个实干派。他的品格,他的态度,让他成为可以影响治国方向的大人物。他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职履历有端明殿学士、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庆元六年(1200)拜右丞相,封申国公,又进岐国公,后改封鲁国公。

在南宋最痛苦的外交问题上,对于如何与金国斡旋,谢深甫坚持以增强自身国力为先务,深受宁宗的敬重。

谢深甫不仅是明相,同时也是大文人。他文如其人,有气骨。他做诗词,追求“性灵”。

数百年后,清代大才子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谢深甫云:诗之为道,标举性灵,发舒怀抱。”看得出写文章以“性灵”闻名的袁枚,对谢深甫非常推崇。

谢氏一族仕宦通显,谢深甫儿辈孙辈自不必言,连曾孙辈都履历斐然。谢堂、谢塈、谢垕都极有名望,尤以谢堂名气最大。

谢深甫过世后,谢氏最后的光荣,便是孙女谢道清。

谢深甫的孙女谢道清,是宋理宗的皇后。民间对于这位皇后的传奇描绘,像极了戏曲故事,一个发生在南宋的“丑小鸭”的故事。

《宋史》明确记载,谢道清自小生得皮肤黝黑,容貌丑陋。幸运的是,在入宫前谢道清突然遍发疹斑,表层皆脱,变得“莹白如玉”。

成为皇后的谢道清,追封祖父为信王,又改封卫王、鲁王,谥惠正。虽然贵为皇后,她却没有几天开心的日子。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皇帝的爱。更无奈的是,因为幼主无力,她只能竭尽所能辅助朝政,却无能为力地看着王朝一点一点瓦解。

谢氏和赵宋共历荣衰,最终目送南宋消散于历史中。

如果说谢氏的兴旺与衰落,是族中有强人(谢深甫),那么临海钱氏,则得益于祖荫。钱氏所拥有的“丹书铁券”,表面看是“免死金牌”,实质上是封建王朝时期,一个家族的至高荣誉。

钱氏一族是吴越国国王钱镠的后裔,南宋时,一支钱氏族人来到了临海。

数百年间,钱氏一族显赫于朝堂,有“五王三世保十三郡者”的说法。例如钱暄之子钱景臻,娶了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是一朝驸马都尉。钱象祖,于嘉定元年(1208)十月担任左丞相兼枢密使,封魏国公。

在临海东湖,至今保存着钱氏的宗祠“荣兴堂”。绍兴四年(1134),宋高宗赵构赐大长公主住在临海钱氏宅院,赐名“一行宅”,并御笔写下“忠孝之家”四字。这块匾现在还悬在荣兴堂正堂之上。

南宋的光荣名誉,和当时的繁华一样,如过眼云烟。

这种虚无的痛苦,临海词人陈克(1081-1137)最懂。

后世说起陈克,都赞扬他的爱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年轻时的陈克,沉溺于岁月静好,从没想过,未来的他会站在荒凉的国土上,写下悲愤的诗词。

陈克的父亲陈贻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和苏轼、曾巩等名家都交往过。年轻时的陈克,眼中的城市是“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那时,他以为生活会永远宁静浪漫。

他当然不知道,当时他所爱的大宋,被后世称为“北宋”。

“靖康之变”后,陈克再也看不到前宋遗韵。南宋到来,面对少了一大半的国土,他写下的是“愁满眼前遮不得,可怜双鬓白”(《谒金门》),“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临江仙》)。

他的诗词悲怆了,但他的心志却坚强了。

绍兴三年(1133),陈克毫不犹豫地投笔从戎,参与到与侵略者战斗的队伍中来。他来到江南东路(建康府)安抚司,担任“右迪功郎准备差遣”一职。

前半生,他的笔浮华浪漫,后半生,他的笔成了刀枪。

在他撰写的《东南防守利便》一书中,陈克提出:“立国于东南者,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今临安僻在海隅,移跸江上,然后可以系南北离散之心。”

他心之所向,不只是打赢对金之战,还要收复失地。

然而外患的强大,不及内乱的伤害,因为屯驻大军副使郦琼叛变,投靠“伪齐”刘豫政权,爱国将领吕祉被残忍杀害,陈克也兵败被缚,壮烈就义。

台州人的硬气,成就了陈克于文坛、政坛上的名气。南宋的爱国志士事迹中,陈克是有力的一章。

风华物茂,才子义士,两宋时期的临海,不知从何说起,又不知停在哪里。

参考文献资料:《蓦然回首——临海古代名人述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名人卷》《临海历史文物概说》

帝王的承诺 钱氏的荣耀

陈列于临海博物馆的钱氏藏品。

本报记者卢珍珍

南宋时,由于北方沦陷,包括皇族在内的望族大姓南迁。环境安定又宜人的临海,成了吴越钱氏主流聚居地。

钱氏来到临海,随他们一同而来的,还有礼器。

如今,在临海博物馆,带有“钱氏”字样的藏品,如钱氏大铜瓶、钱王铁券拓本及摹本、钱王铁券箱、钱氏波曲纹青铜鬲等,都和当年的“两浙第一世家”钱氏家族有着较深的渊源。

铁券

钱氏的传家文物中,最贵重的,莫属“金书铁券”。它是当年钱镠平定董昌叛乱后,唐昭宗赐予他的奖励。

“金书铁券”,通俗点说,它就是当下影视剧中常见的“免死金牌”。

“金书铁券”的外形像筒瓦,有点分量,一角还有被斧头砍过的痕迹。上面用金字写了唐昭宗的诏书。诏书写了时间、颁布原因等,最重要的是,它允诺可免除钱镠本人九死、子孙三死。

这块“金书铁券”,随着钱镠封王、孙子钱俶“纳土归宋”,流转于不同的地方。直到熙宁八年(1075),钱俶曾孙钱景臻娶了秦鲁国大长公主,成一朝驸马都尉。“金书铁券”也到了驸马府。

北宋末年,秦鲁国大长公主南迁,便有了后来“金书铁券”在临海的故事。

到临海后,宋高宗就赐给大长公主精美府邸“一行宅”,还御题“忠孝之家”四字。

少年陆游,曾随着母亲拜访过公主,也曾看到过铁券。后来,他写了一篇《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某年十二三时,尝侍先夫人,得谒见大主,铁券实藏卧内,状如筒瓦……”

南宋末年,元兵破临海,“金书铁券”在战乱中遗失。

再次回到钱氏后人手中,是一个渔民的偶然发现。

元至顺二年(1331),一个渔民从黄岩泽库打捞起“金书铁券”。渔民试着用斧头击打它,发现是一块铁,便弃在家里。渔民一邻居是个学究,见铁块上有字,虽然并不知道钱氏铁券的价值,便按铁的价钱买了下来。

这件事在邻里传开,最后传入钱氏后代耳中,他们用十斛谷子换回祖上的铁券。

这是钱氏一族的宗族荣耀。事实上,数代皇帝也对它充满了好奇心。

宋朝的几位皇帝,如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还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都曾观赏过铁券。至清朝,乾隆皇帝还写了一首《观钱镠铁券歌》,将它刻在铁券宝匣,赠送给钱氏。

如今,斑驳的“金书铁券”,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钱氏后人的其中一支,现居住在临海大田岭外村。祖上留下的其他文物,他们先后几次捐献给了临海博物馆。

家训

成文于北宋初的《百家姓》朗朗上口: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钱姓排第二,钱氏宗族的地位,在当时可见一斑。

除了“金书铁券”,庇佑着钱氏世代生生不息的,还有他们的《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分为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国家篇,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从和临海有过交集的钱氏后人中,我们多少能看到,家训对这个家族的影响。

熙宁四年(1071),时为台州郡守的钱俶之孙钱暄,为了解决临海城内涝等问题,疏浚拓建成湖,后建成园林,才有了现在的东湖。同时,他还增筑台州府城。这些举措,在当地十分得民心。

为百姓考虑,多办实事,钱暄的所作所为,和他祖上家训要求的“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是十分一致的。

钱氏家族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家训告诫后辈子孙,一定要多读书:“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钱氏的著名人物中,包括钱忱、钱愐、钱端礼、钱象祖等,也都居住在临海。

这里,我们说一说钱端礼。钱端礼的伯祖钱勰和苏轼是深交,关系甚好,自然而然地,钱勰家里有很多苏轼的诗词与书法。钱端礼看到后,有意模仿苏轼作品,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

钱端礼曾在黄岩瑞岩寺留下《大泽塘诗刻》碑:“尘缨久欲濯沧浪,今日来游大泽塘。水似我心心似水,更无一事可商量。”

钱氏后代当官的多,有才的人更多,王安石曾经在《临川文集·内殿崇班钱君墓碣》说过:“钱氏之有籍于朝廷者,殆不可胜数,而已才称于世尝任事者,比比出焉”。

参考文献资料:《台州府志》、民国《临海县志》卷之三十三、《临海文物志》《关于钱镠铁券的流传问题》《正史台州籍人物传》

谢氏往事

本报记者卢珍珍

临海市白水洋镇水晶坦村,有一座谢深甫墓。一同被埋葬的,还有一个宗族和一个朝代的故事。谢氏往事,从谢深甫说起,到谢道清说罢。当南宋王朝旧梦被蒙古族的铁蹄声踏碎,显赫近百年的临海谢氏,重新沦为一个普通家族。

硬气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谢深甫出身草根。在那个年代,要想跨越阶层,读书是唯一的路径。谢深甫亦是。

《宋史》本传说他“刻志为学,积数年不寐”,这里有夸张的成分,但一个细节,足以说明他的刻苦。为了晚上学习不犯困,谢深甫将一瓶水放在脚背上,时刻警醒自己。

所有的努力,在乾道二年(1166)有了回应,谢深甫考中了进士。走上仕途后,他一路高升,至任右丞相。

谢深甫政治生涯上的口碑,是靠他的人品和能力,一次次积累起来的。

谢深甫眼光毒辣。当嵊县尉时,一次,他在路边碰到一个哭诉的老妇人。老人对他说,其子被雇用,遭对方拷打致死。谢深甫没信,还找到了老妇人儿子所藏的地方。老妇人只好坦言:“因为别人和某人有间隙,贿赂我诬告他。”

他的眼光,还善于甄选人才。

漕试是宋代科举所特有的一种考试,只有漕试合格,才能赴省试。谢深甫当浙漕考官时,司业郑伯熊说过,选人方面,像谢深甫这样独具慧眼的,很少。谢深甫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文章要有气骨,像泰山一样,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可以用”。他善于选拨人才,更重要的是,讲究公平。

而他真正走进孝宗视野,是因为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的推荐。孝宗对他初次印象很好,觉得他“雍容,有故人风”。

谢深甫没有让孝宗失望,他在江东提举任上踏实实干,颇有政绩。江东大旱,根据灾情,谢深甫制定并推行救灾条目,一百六十余万人受惠。救灾同时,他还重视水利建设。批准安徽南陵县重修大农陂、永丰陂水利工程,并调拨钱粮,派人辅佐。

送别谢深甫上任提举前,杨万里专门写了《送谢子肃提举寺丞》诗二首,为谢深甫送行。其中写道:“天台山秀古多贤,晚向池塘识惠连。十载江湖州县底,一言金石冕旒前。”

谢深甫为人刚正不阿,为政执中稳健,得到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的青睐。

入京为官后,光宗称赞他道:“在京城当府尹,管太宽法律就没用了,管太严老百姓又会受苦,只有你恰如其中。”

在对金的问题上,谢深甫主张和战持重,以增强自身国力为重要的事。但他明白,维护南宋王朝的尊严,是一个臣子的基本素养。

一次,金国使者觐见宋朝皇帝不按旧时礼仪,宁宗起身入宫,拒绝接见。谢深甫端立不动,并让金国使节在会见大厅边上等待。当宁宗第二次上殿时,谢深甫便引领金使进献国书,按旧礼行事。

一代名相谢深甫,几乎用一生诠释了“硬气”二字。

只可惜,因身体多病,嘉泰三年(1203),谢深甫离开官场,第二年就去世了。后来,他的孙女谢道清成为理宗皇后,追封谢深甫为信王,又改封卫王、鲁王,谥惠正。

文人

谢深甫的人生标签,除了是个政治人物,还是个文人。他主张文章要讲求气骨,为诗要讲求性灵。

谢深甫的诗文,曾有《东江集》十卷,只可惜已经失传。只有零星的诗文散见于不同的文集、金石录、《宋会要辑稿》等。

目前能见到的相对完整的文章有10篇,有《谢除江东提举表》《恭州到任谢表》《高宗亲征诏草跋》《陈氏族谱序》《宋故夫人周氏墓志铭》及以宁宗赵扩的名义所作的5篇册文、谥文,另有《天台道中》诗1首。

不过,清代标举“性灵说”的著名诗人袁枚,曾在他的《随园诗话》中提到过:”谢深甫云:诗之为道,标举性灵,发舒怀抱。”由此可见,谢深甫的“性灵说”对袁枚颇有影响。

除了诗文之外,谢深甫在公务活动中,参与或主持领导过修史、编敕。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庆元条法事类》,它保存了宋代政治、经济、军事、刑法、服饰等各方面的法令,为研究宋代历史、法律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有了谢深甫的铺垫,谢氏后代走上仕途的非常多。子孙辈、曾孙辈仕宦益盛,延续了谢氏一族在南宋的荣显。而整个家族的鼎盛时期,是谢深甫孙女谢道清当上皇后。

兴亡

风雨飘摇南宋朝,谢氏家族的鼎盛和没落,在同一个人身上演绎着,她就是谢道清。

走进帝王家前,关于谢道清,另有一种传说。

《宋史》明确记载,谢道清小时候皮肤很黑,还有眼疾。奇怪的是,要入宫前,她突发疾病,皮肤开始发疹,等病好之后,身上皮肤开始脱落,变得洁白如玉。与此同时,谢家还请郎中用药医好了她的眼疾。

很可惜,佳人并没有赢得理宗皇帝的宠爱。

被立为皇后的谢道清,把心思花在了朝政上。虽为女性,谢道清也是鞠躬尽瘁。

开庆元年(1259),元兵要渡过长江,宋理宗和朝臣们非常害怕,商议着要迁都。谢道清知道后,极力阻谏,终止这一议题。

幼主恭宗继位后,不得已,谢道清只能一同处理朝政。

和她的祖父谢深甫一样,谢道清也知晓人才的重要性。在朝中大臣争名逐利、无心国事时,当时身为太皇太后的谢道清,命人起草了一道榜文,招揽人才。后来,她陆续起用文臣,如文天祥、张世杰等。

所有的努力,最终抵不过元兵的马蹄。德祐二年(1276),马蹄声漫过临安,南宋没落。显赫近百年的谢氏家族,随同那个朝代,一同跌回到了原点。

参考文献资料:民国《临海县志》卷之十九、《默墨斋续集》《谢深甫生平事迹考述》《谢深甫与〈庆元条法事类〉——兼谈谢深甫在文化史上的贡献》

爱国词人陈克:半生温婉半生铿锵

本报记者诸葛晨晨

宋时,临海出了一位爱国词人陈克,其词风格多样,既有婉约之姿,亦有铿锵之韵。

更可贵的是,这位有风骨的儒生,不光凭着一腔热情在呐喊,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挺身而出,万里赴戎机的勇气与爱国之情,足以在宋史刻下浓重的一笔。

跌宕起伏的人生

陈克,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人,北宋末至南宋初词人。

他出身于藏书世家。父亲陈贻序和伯父陈贻范均进士出身。陈贻序的才华受苏轼、曾巩赞誉,陈贻范曾就学于胡瑗门下,又师事陈襄,还是著名的藏书家,其建立的庆善楼是江南一带有名的藏书楼,从北宋开始世代相传至明朝。

在这样的家境里,陈克幼时博览群书,年少时跟随父亲陈贻序宦游各地,寓居金陵,在“眼前不见市朝事,耳畔惟闻风水声”的悠闲生活中,不断研磨精进自己的诗词创作。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诗词兼工的文士或因仕途蹭蹬,所留存的历史资料少之又少。倒是有一则轶事,给了他“风雅游士”的人设。

有一次,陈克收到一件精美的抹胸,礼物出自当时的“服装设计师”曹中甫之手,制作精美。他写了一首诗感谢曹中甫,题目大大方方叫《谢曹中甫惠著色山水抹胸》。

诗的前部分,陈克大赞曹中甫的手艺,“曹郎富天巧,发思绮纨间”。这件绘有山水图画的抹胸颇为雅致,用彩丝绣出“规模宝月团,浅淡分眉山。丹青缀锦树,金碧罗烟鬟。炉峰香自涌,楚云杳难攀。”

诗的下半部分:“我家老孟光,刻画非妖娴。绣凤褐颠倒,锦鲸弃榛菅。”原来,抹胸是作为礼物送给陈克的妻子,“我家娘子穿上这么漂亮的抹胸,有点自惭形秽”。后世的读者“笑纳”这首诗的同时,也打破了宋人士大夫的刻板印象。

然而,优游自适的生活,随着“靖康之变”的到来烟消云散。

绍兴七年(1137),陈克跟随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吕祉,受命从建康出发,日夜兼程,去淮西庐州(今安徽合肥)收编王德、郦琼的军队。

宋朝南渡十年,陈克受到建康知府吕祉的赏识,辟为参谋。吕祉是抗金主战派,其间曾指示陈克与通判吴若一起针对当时军事形势,共作《东南防守利便》三卷,力陈抗金,收复中原。可见陈克也属于主战一派。

陈克得到吕祉征召奔赴淮西,便毫不犹豫地投笔从戎。临行前,好友、著名词人叶梦劝其勿行,“吕安老(即吕祉)非驭将之才,子高(即陈克)不过诗人,善文章,非国士也。淮西诸军方互有纷纷之论,是行也,危矣哉”。

吕、陈二人也明知,此去淮西的危险,即将面对的是一支管理混乱的军队,但他们仍然“留其家,以单骑从军”。

“临春结绮今何在,屹立巉巉终不改。可怜江总负君恩,白头仍作北朝臣。”在咏物诗《三品石》中,陈克曾借物喻志,告诫自己为人臣子,应时刻把国家的安危兴亡放在心间,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气节。

最终,淮西军变爆发,震动朝野,郦琼叛降投靠伪齐。吕祉出战叛军时不幸被俘,英勇就义。这场兵变留存的史料中没有陈克的名字,但从现存的资料查证,陈克的生命也终结于这一年。

婉约之姿与铿锵之音

了解陈克,最直观的方式还是通过他的作品。词人的命运、喜怒哀乐、对事物的观察,以及对国家和人生的态度,都在字里行间。

宋代词坛流派纷繁,陈克坚持用小令建构自己的词世界。他是北宋小令词的殿军式人物。

他的作品对后世一直到清代都有影响。宋人陈振孙称其“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也”。清代学者李慈铭认为陈克词:“在北宋诸家中,可与永叔(欧阳修)、子野(张先)抗行一代,虽所传不多,吾浙称此事者,莫之先矣。”

近些年来,临海文史界也关注到这位词人。临海著名文化教育学者何林辉著作的《学海泛舟》(下卷)于2015年出版,书中第一辑“宋词选注”收录了陈克诗词56首。去年以来,临海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长马曙明着手整理陈克留存后世的100余首诗与词。

马曙明认为,从陈克现存的词作内容来看,靖康之乱是这位词人创作生涯的一道分水岭。他举例两首经典作品,分别代表了词人前、后半生的创作基调。

前期创作的词《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历来为人所称道——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绿草丛生的围墙,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隔隔芭樵叶儿倦。蝴蝶在台阶上翩翩起飞,帷帘在微风里自在飘垂。白玉的帘沟上一双燕儿低语呢喃,院垣的四周杨花柳絮飘旋飞转。几处传出簸钱为戏的嬉闹声,绿帘里正做着淡淡的春梦。(译文作者马曙明)

另一首为忧时怨乱的代表作《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十年了,国家的兵祸还是没有尽头,金军已经兵临建康城下。心惊于十年时间倏忽而逝。稀疏的胡须已经变得雪一样白了,苦涩的泪水也像冰一样的冷。

哪里该是我隐居的地方?我想应该在吴兴吧(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可是,又怕这里的朋友们思念我。到那时,友人只能独自面对深夜凄雨,屋子的小窗上,灯火映着孤单的身影。(译文作者马曙明)

对比之下,在闲适恬淡的生活中,陈克前期的创作形成以温婉含蓄为主的风格特色,类似闺怨情怀、闺阁闲情的题材比比皆是。用典也是陈克常用的表现方法,“卢女嫁时终薄命,徐娘身老谩多情”“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等,巧用卢女嫁日晚、半老徐娘、举案齐眉等典故,使得相思柔肠的描摹更有画面感。

而在后期,他创作的《谒金门·春寂寂》《虞美人·张宰祈雨有感》等,有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有抒发个体生存的忧患和人生失意的苦闷,他用手中的笔奏出了国破家亡时爱国担当的铿锵之音。

参考文献资料:《学海泛舟》(下卷)/何林辉、《报国成仁的宋代词人陈克(上)(下)》/林大岳、《爱国词人陈克》/林晖(收录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名人卷》)、《陈克词与诗研究》/张慧玲

宋韵台州·临海篇


宋韵流淌台州府

《嘉定赤城志·罗城图》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景区 牟永选摄

本报记者单露娟

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顶峰,反映在古城临海亦然。临海宋韵无处不在,最突出的体现,无疑是台州府城。

登临海北固山,四眺,可饱览台州府城墙全貌。

台州府城墙,全长6000余米,现存4730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

据南宋陈耆卿编撰的《嘉定赤城志·山水门》记载,临海的古城墙最早出现在东晋,是太守辛景为抵御孙恩所筑。不过,彼时的城墙只局限于今临海北固山一带,规模相当于“子城”。

唐朝时,全国各地大修州一级城池,台州也不例外,真正意义上的台州府城墙便在此时修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钱俶献城归宋,拆除境内所有城垛,台州府城墙最终“所存惟缭墙”。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当地官府将台州府城墙进行重建,至熙宁四年(1071)始,成今日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个框架。

2011年,现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郑嘉励,在台州城靖越门东侧的南城墙段,利用建造灵江大桥时的旧豁口做了一个完整的考古剖面,发现城墙的最内层,为北宋时期的“城芯”。这佐证了我们今日看到的台州府城墙,是在北宋城芯的基础上,逐渐加高增厚、修修补补而成。

中国古代城墙的基本功能是军事防御。古时,浙江诸郡都修建了古城墙。南宋被元征服后,浙江境内州县城墙尽遭拆毁或废弃,唯独台州府城墙保留了下来,主要原因在于府城的独特地势。

台州府城两面临江,每逢雨季和台风季节,上游降雨宣泄而下,而灵江溪短流急,地势较低的临海城常常会遭大水漫灌,水患十分严重。城墙在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还当作“防洪坝”,得到了人们的珍视。

为了增强城墙的抗洪能力,历朝历代用了许多办法来加固、修葺。

比如,元绛在《台州杂记》中记载,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六月,洪水冲毁了西南两面的多处城墙,万余百姓死于水患,此事震惊了朝廷,遣太常博士彭思永至台督修,聚台州各县之力,历三旬而修复城墙。完工后,大家商量,为使其更加牢固,将夯土墙的两侧全面用砖石包砌。次年,元绛到任知台州,组织实施了台州城墙里外的砖石包砌工程。目前,台州府城墙成为现存最古老的砖石全面包砌的城墙。

再比如,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台州府城墙增加了捍城和护城辅助性建筑。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捍城其实大大削弱了军事防御能力。但濒江段是城墙防洪的重点,捍城能加固城墙的基础,护城则有助于城墙增强抗力。

台州府城墙对于临海的百姓,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如今,除了1950年代被拆除的东城墙外,其余三面城墙均得到修复和完善,并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高耸立的台州府城墙,将倭寇、洪涝等灾害抵挡在外,城内,百姓安居乐业。

翻开《嘉定赤城志·罗城图》,我们可以看到,宋时台州府城除了外围的城墙外,在如今台州医院所在区块,还有依附大固山建造的子城。子城设东、南、西三门,东为顺政门,楼名东山阁;南为谯门,上有谯楼;西为延庆门,楼名迎春楼。子城聚集了台州衙门重要的办事机构,包括司法厅、司户厅、知录所、推官厅、衙楼、手诏亭、州治、通判厅等。

子城外则是居民区,被划分为坊、巷、市几部分,形如棋盘格。自唐建城以来,府城内一直严格执行着坊市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商人卖东西的“市”与老百姓居住的“坊”被强制隔开。独立的市只在白天开放,夜晚,百姓只能在坊间活动。

不过,到了宋朝,这种制度被打破了。

没有了市与坊的限制,百姓的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地点。再加上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在宋朝不复存在,政府非但不像别的朝代刻意打压商人,反而颁布了许多政令鼓励商业经营活动。一时间,府城内沿街店铺逐渐增加,商业活动空前繁荣。

除了内销外,宋时,台州海外贸易也十分发达。今三抚基一带曾为“通远坊”,意为“通商货于远方”,当年日本人和高丽(今韩国)人在此相聚贸易。而紧邻通远坊的天宁寺,有大雄宝殿和九院,成了外商祈福和住宿所在地。

因为海外贸易频繁,在台州历史上还发生过一个颇为传奇的小故事。

彼时,日本因炼铜技术有限,所铸铜钱,质量低劣,大小分量不一,社会上不能流通,所以日本海商便常以砂金来换取宋钱。这使得宋朝大批铜钱外流,造成国内“钱荒”。

政府于是三令五申,一再禁止铜钱外流。为了能够换得铜钱,日本商船便以低价向沿海居民销售商品。“倭船多有珍奇,凡值一百贯文者,止可十贯文得之;凡值千贯文者止可百贯文得之。”如此一来,许多沿海居民便贪图小便宜,私底下与日商进行交易。

据《敝帚稿略》卷一《禁铜钱申省状》中记载,淳祐三年(1243)春,“台(州)城一日之间,忽绝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乃知本郡奸民、奸弊,至此之极,不知前后辗转,漏泄几多,不可以数计矣”。

偌大的台州郡城,一日之间,突然市上“绝无一文小钱”流通,着实震撼。这也侧面说明了宋时台州商业发达,铜钱可作国际货币流通。

因为市坊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宵禁制度也相对宽松了起来。北宋名臣赵抃写过《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一诗,陆游也有诗云“临海铜灯喜夜长”,这或许说明府城最早的“夜经济”由此诞生。

经济富足,岁月静好,大量中原大族迁来临海,府城人口开始成倍增长,州城呈现“人烟繁夥、万室鳞比”的景象,从巾山上看,已经是“万家云屋接丹丘”“江绕城中万家市”。

若看过《西游记》,你是否还记得这么一个老神仙——紫阳真人。

书中,麒麟山妖怪大王赛太岁,贪图朱紫国金圣宫娘娘美色,使用妖法将她掳回洞中。紫阳真人为了娘娘不受辱,将自己的“五彩仙衣”给了她。金圣宫娘娘穿上此衣后,赛太岁再不能近身侵犯。直到观音菩萨收复赛太岁,紫阳真人也收回了自己的五彩仙衣。

那《西游记》中的老神仙紫阳真人是什么人呢?从他回答孙悟空“大圣,小仙张伯端起手”中可得知,他叫张伯端。

张伯端是何许人?历史上真有张伯端此人,他字平叔,又名用诚(成),号紫阳,敕封“紫阳真人”,是道教南宗始祖。

这么一个著名的人物,北宋时住在台州府城璎珞巷内,如今的紫阳街也因他而得名。

张伯端,自幼博学,三教经籍,无不涉猎。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屡试不第后,为了屈就生计的他就到台州官府里做了基层小吏,后又因受累谪戍岭南。从此,浪迹云水,寻师访道,修炼内丹。

据《临海县志》记载,关于张伯端流放一事有一传说。

张伯端喜欢吃鱼。有一次,家人做好鱼遣家中婢女送到府衙。同僚同他开玩笑,便将鱼藏在房梁上。张伯端怀疑婢女偷吃,使得对方以死来证明清白。后来鱼肉腐烂从梁上掉下来,他才知冤枉了婢女。张伯端因此感到愧疚,随后火烧公文,由此获罪,流放岭南。

对于许多人来说,流放是不幸的,对于喜欢寻师访道的张伯端却并非如此。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他遇到了陆诜知桂州。对方也是好道之人,两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陆诜将张伯端延聘于帐下,委以机要的职位。之后,陆诜到处做官,张伯端作为幕僚也一直随从其间。每到一地,都不忘寻师访道。

在成都时,张伯端遇到了真人刘海蟾,得其传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之后,陆诜卒于任上。张伯端返回台州,传道授徒,并将修炼内丹的心得,以诗歌的形式,总结为秘诀八十一首,著成《悟真篇》。

《悟真篇》是张伯端“内丹”修炼实践的升华,全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具科学,通哲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专明金丹之意,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据为正宗”。

元丰五年(1082),张伯端仙化于临海、天台交界之百步溪。清雍正皇帝痴迷张伯端的内丹学说,敕封他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雍正十年(1732)命工部主事刘长源来临海,在张伯端故居璎珞街和羽化地百步,及天台山桐柏宫,各建“紫阳道观”一所。他自己则亲自撰述并书写御碑。此碑今保留在临海东湖碑林。

参考文献资料:《台州府城墙的沿革、布局与功能结构探析》/江咏、《嘉定赤城志》/陈耆卿、《台州府城墙砖录》序/郑嘉励、《雄镇东南台州城》/卢如平 徐三见、《紫阳真人张伯端》/陈引奭、《宋韵临海:一代辅郡的百年风华》/林大岳、《临海县志》《地方风物志》《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唤醒宋韵临海记忆

台州府城街区 牟永选摄

本报记者单露娟

岁月流逝,王朝更迭,宋朝的名士风流都已不复存在。但是流淌着宋韵的城墙、街名、街巷结构、园林等都留存了下来。如今,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被陆续挖掘开发,打造成包括台州府城墙、紫阳古街、东湖、巾山等在内的台州府城文化旅游景区。

“活着”的府城

暮春的清晨,日光温柔。在龙兴寺的钟声中,台州府城“苏醒”了:紫阳街沿街的店铺,打开店门,开张迎客;石板路上,三三两两的游客路过,开始欣赏起府城的晨景;居住在城内的老人,吃过早饭,搬出板凳沐浴在阳光里,安逸地享受着生活。

中国不缺古城,台州府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3.12平方公里的面积里,主街三纵三横,延伸出50余条小巷,里面除了各种店铺外,还居住着2.8万人。

“台州府城的街巷,延续了宋朝的里坊制格局,坊中有市,市中有坊。”临海市社发集团副总经理陈健介绍,“像现在紫阳街'前店后坊,前铺后户’的格局,就是宋朝形成的。我们把原住民留在古城里,也是为了保留那时候的市井韵味。”

事实上,为了让原住民和景区和谐共处,临海下了不少功夫。“我们提出'主客共享、旅居相宜’理念,将城区、社区和景区融合,打造'活着的景区’。”陈健表示,自2016年以来,临海已累计投入30多亿元,以提升景区内原住民生活便捷性和舒适度为出发点,先后完成府城亮化、三线入地改造、新建生态停车场、排污系统改造等项目,使原住民居住幸福感满满。

此外,在景区改造中,临海还十分注重保留古城的肌理和文化,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最大程度还原了历史风貌。在府城信步,游客可以看到,同受和茶食店、人民银行旧址、台州酒坊、状元第等历史建筑都得到了修缮。

去年,紫阳街上还新增了展馆紫阳苑,以纪念北宋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该馆以张伯端生平事迹和代表作《悟真篇》为基础,主题风格轻松活泼,互动体验形式多样,成了一处寓教于乐的旅游打卡地。

诗路文化体验馆

位于古城东门外的东湖,是台州府城文化旅游景区重要一环。它于北宋端拱二年(989)开凿,原是水军舶船屯兵之所。宋熙宁四年(1071),台州郡守钱暄将其拓建为湖,并建成园林。

宋时,东湖深得文人墨客喜爱。特别是夏天,荷花盛开,大家纷纷前来观赏赋诗。

900多年过去,东湖依然是临海人民喜欢的旅游景点。近年来,临海对东湖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许多旅游设施。在东湖漫步,微风徐来,远山近水,风光秀美,一动一静中让人仿佛回到了宋代。

为了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临海宋韵文化,临海市政府还在东湖公园内原临海博物馆旧址处,打造了一个以“宋韵文化”为主题的台州府城·诗路文化体验馆。

走进体验馆,强烈的科技感扑面而来:一幅会动的南宋台州府城地图,让你领略到府城古今对比;动动指尖,钱氏家族的世系图谱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即使你不去登山,也可以俯瞰整个古城……

陈健表示,诗路文化体验馆依托新华智云文旅大数据平台,以临海历史文化和历代诗词为数据基础,应用短视频实时生成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数字人、XR、裸眼3D、智能算法等数字技术,打造成临海旅游打卡地,也是一个涵盖了临海全域旅游的新型集散中心。“观众漫步在数字展馆中,通过可听、可看、可触摸、可互动的立体感受,了解临海千年府城的文化变迁,感受临海独特的宋韵文化,唐诗魅力。”

打造“宋韵临海”文化圈

宋韵文化是历史上临海文化发展中的高潮,如何对它进行深入挖掘,让宋韵文化在府城“流动”起来、“传承”下去,是临海当下要做的事情。

对此,临海市政协文史组委员何薇薇提出了几个建议。

“首先,台州府城是浙江少有的保存相对完整、保留唐宋格局的古城,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整体性规划和保护,在保护好原有街巷肌理的前提下,恢复府城形制,复原宋代台州府衙、名人故居等重要建筑,整合资源,构建贯穿府城的宋韵文化带,重现宋代街巷文化。”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旅游路线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打造宋韵临海文化品牌。”何薇薇介绍,“一个是串联巾山、紫阳街、东湖、博物馆等地点,结合金书铁券、题词碑刻、'湖山’文学、临海词调等项目,打造宋韵主题文旅路线,体现宋代文学、书画、曲艺、园林之美;二是开发宋韵临海文创产品,从遗址、藏品、文献、书画中挖掘宋韵文化的元素,开发宋韵系列文创经典产品,将宋韵文化大众化、年轻化、普及化。”

此外,为了让宋韵文化渗入百姓生活,何薇薇认为临海还应该讲好、讲活“宋韵故事”。“以吴越钱氏、赵宋皇室、临海谢氏、七宰辅寓居台州等一批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物、事物、器物为载体,通过新媒体宣传、影视创作、举办展览会、打造卡通形象等方式,打通传统和现代的通道,让宋韵文化鲜活地融入当下,让群众深刻感受和体验宋韵文化内涵。也可以开展宋代文化系列展,开发体验项目,打造主题空间,通过景物结合、境物结合、人物结合等形式,重现宋代生活美学,唤醒宋韵临海记忆。”

穿越千年,徜徉东湖

东湖 牟永选摄

本报记者诸葛晨晨

在千年府城寻找宋韵,除了斑驳城墙沉淀的沧桑,承托富茂繁华的宋时郡城,还有什么?

回首间,与古长城城楼遥相呼应的东湖,给了新的答案。

东湖,开凿于北宋年间,因位于台州府城东城墙之东而得名。作为台州两宋时期的重要史迹,这个官方园林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临海步入盛局始于南宋,由偏远僻州一跃成为辅郡之州,大量的望族南迁临海。而东湖,历来是名人雅士寻访和抒发诗情画意的一方圣地,一度成为“一郡游观之胜”,他们或通过作品,或置家融入整个地区的文化之中。从一景一物的雕琢,到文人墨客的诗画意境,东湖无不传递着宋风园林美学的魅力。

水利兴修,美景惠民

自南门入东湖,沿着依水山庄的复廊前行,即见一尊人物铜像,这位古人叫钱暄。

钱暄,字载阳,钱塘人,吴越王钱俶孙。宋熙宁四年(1071),钱暄以光禄少卿知台州,东湖的故事要从他开始说起。

东湖原位于台州府城内东侧,本是一片水泽沼地,汇白云山、北固山之水,人称之“山水窟”。北宋端拱二年(989),台州郡守张蔚在此建船场,前身为水军营,是为形成东湖之始。

“每阴雨霖霔,则水泉喷薄,涧输壑委,奔流疾走,自高而下,如建瓴于高屋之上,闾里之民咸怀决溢之懼……”(宋·王廉清《修东湖记》)

因地势低洼,府城一遇强降雨,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当时,城池水患严重,一度让台州百姓谈水色变。这样惶惶不得终日的恐惧,随着郡守钱暄到任,终于有所缓解。

“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霓……”(宋·汪泌《东湖共乐堂》)

宋熙宁四年(1071),时任郡守钱暄顺应民心,组织民众凿湖以导流分洪,将东城墙内迁,“山水窟”被划出城外,通过护城河与灵江相连,自然而然汇聚成一片湖面。

在宋朝,水利治理成了主要的民生工程。钱暄不仅解决了水患问题,同时开辟公共游览地,东湖成为了府城边的“邑郊风景地”。

公共园林,与民共乐

宋代统治者秉持“与民同乐”的治国理念,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这样的积极影响是,百姓的娱乐生活大大丰富了,比如宋朝人也喜欢出门逛园子。

两宋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皇家园林可对百姓开放,各地还兴建风景园林,东湖就是台州为数不多的公共园林。钱暄在完成疏浚东湖后,于湖中营建了共乐堂、流杯亭。共乐堂的命名就鲜明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经过简单的布置水榭楼台亭阁等风景建筑,东湖已具备了公共游览的功能。

“好水好山,出东郭不半里而至”,这是清代文人俞樾为东湖所作的楹联上阕,已道出了公共园林成为“网红打卡点”的缘由。

紧临古城的东湖,占据地理位置优势。百姓出城门就可享受一派水景,一日之内就能往返,方便日常游玩。从钱暄的诗作《东湖共乐堂》中看出,东湖此时已是上佳休闲地。“疏就湖山秀气浓,花林茂列景争雄。管弦交奏客欢合,台榭竞登人喜同。环障鹭行飞早晚,平波鱼阵跃西东。荒芜芟去成佳致,换得汀洲月与风。”

自钱暄之后,东湖还经过历任官员治理开发,几次修辟,东湖终于成了《嘉定赤城志》作者陈耆卿眼中的“春夏行乐之冠”。

这里独具一格的山水风光,也吸引了不少名人高士前来游赏和颂唱。

“平波数顷万峰前,一片丹青画不全。幽榭小桥横翠水,茂林修竹锁轻烟。绮罗铉管追欢地,雪月风花烂醉天。争奈及瓜归觐去,湖山无复苦留连。”(宋·柳安道《东湖共乐堂》)

东湖的荷田已有口皆碑。宋包恢在其《州学沂咏堂记》中写道:“湖中皆莲,万幅如锦,红绿成章,光影焕烂,香气不断,随风四达。方三伏中忘其有暑,赤城景物之尤处也!”

宋绍兴年间做过两年多台州郡守的曾惇,卸任时,仍对东湖和东湖的荷花恋恋不舍,有感而发一首《东湖感旧》作为告别:“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醉相扶。”还有戴复古、吴芾等台州文人留下游东湖赏荷的诗篇,时人可凭此一发思古幽情。

望族南迁,置家东湖畔

南宋时,偏居海隅的临海成为辅郡之州,政治、文化地位因此提升。这里成为不少南渡达官望族的首选,文人雅士们开始有目的地选择风景点开辟和营造。一时间,府城大兴造园活动,不少堂馆就围绕着东湖园林建造。

两位客籍宰辅临海的吕颐浩和贺允中,前者于临海廓筑“退老堂”以居,堂在东湖旁与灵江相近。后者退休后建小鉴湖,寓居东湖之北。一时间,文人唱和,华章毕集,如作《退老堂诗》计有李纲、汪伯彦、张守、陈公辅等三十一人。退老堂和诗,可视为台州文学的一次盛会。

东湖附近还有东岩堂等私家园林。东岩堂者,宋陈侍郎广寿园也。临海人陈广寿,字成卿,良翰子,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刑部侍郎。

东岩堂颇具规模,内有小瑶、生秋、瓜风、蜜露、齐芳、闹春、见笑、问开、花屿、饮巢、数红、记好、涉趣、四友诸胜。而三百多年后,东岩堂辗转到了明王太仆士性手中,修葺后改名白鸥庄。这座私家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至今仍为人们赞赏,这是后话了。

渐渐地,东湖畔也飘来声声入耳的读书声,宋郡守王华甫于东湖边建上蔡书院,这是台州最早的官办书院,也是宋代浙江著名书院之一。

“临海明珠”,犹胜往昔

此后朝代更替,临海传统风景园林的发展,由于战火等人为破坏,不复宋代“遍地开放”的繁荣。东湖几经兴废,无数遗迹已不复踪影,只能在一些史料文献中一探其影。

或许是临海人藏在基因里“乐山乐水”的情怀,让东湖几遇战火摧残,却总能涅槃重生,成为江南古典园林的典范,被誉为“台州园林之首”。俞樾赞其“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

经过历代的不断开发拓建,东湖的风光犹胜往昔。

如今,园林的形制基本根据晚清知府刘璈浚修后的布局。湖中筑有两条长堤,呈东西走向,将东湖分为前湖与后湖。公园由湖东景区、湖心景区、后湖景区三部分组成。其中,湖东景区包括依水山庄、荣兴堂、临海历史博物馆、东湖碑林,湖心景区包括湖心亭、半勾亭、骆临海祠、樵云阁、樵夫祠遗址,后湖景区包括琪水园、小鉴湖、海礁苑。藏自然山水美与人工美于一体,含古今之胜,东湖园林的形制之美、风景之秀,台州来说独一无二。

作为临海的一大知名景点,东湖依旧引来无数游客竞相打卡,这背后,应该是千年来国人基因里对宋风山水意境的深切向往。

参考文献资料:《东湖志 东湖新志》、民国《临海县志》、《台州府城的山水与人文境界》/徐三见、《甬台地区传统滨海风景园林调查与研究》/杨尚其、《穿越东湖——临海散记之二》/小乐、《历代台州知府传略》《嘉定赤城志》




点评人 徐三见

临海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文博研究员,台州文献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古籍编辑部主编,台州市美术家协会荣誉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博、地方史研究及国画创作。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有《默墨斋集》《默墨斋续集》,整理出版地方文献500余万字,主编主撰著作多部。

宋之台州,人文鼎盛,时有“东南邹鲁”之誉。

临海为州治所在,是为三台首县,人物之众,诸县实难比肩。按旧志统计,两宋台州进士587人,临海一县即占217。状元两文两武,其中两文一武出于临海。宰相有六,临海居二。

临海钱、谢虽世居豪门势族,但若就声名佳誉而言,诸陈尤为突出。诸陈之佼佼者,前有“三陈”,后有筼窗。所谓“三陈”,即陈公辅、陈良翰、陈骙。陈公辅历官至礼部侍郎,在朝论事剀切,嫉恶如仇,时人称“台之以高科位法从,且称謇谔者,自公辅始”。陈良翰职终太子詹事,他在地方任职时爱民如子,任谏职则倾心特立,诤言直谏,举止严毅,不避权贵,身遭贬放时,在京太学生数百人为之伏阙请愿。所以大名鼎鼎的叶适称:“二公任谏诤,位从官,立朝本末,天下诵之。”陈骙历职至权礼部尚书、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生平奖掖后进,不拘资格,国有大事,议定俄顷,谙熟故实,文词古雅,所著《中兴馆阁录》《中兴馆阁书目》《文则》,皆为后世所推誉。筼窗即陈耆卿。陈耆卿历职仅至国子司业,然以气节立身,以刚耿忠鲠处事,博学多识,文史兼长,“卓然为学者宗”,是宋台州“六贤”之一,其所纂之《嘉定赤城志》被后世奉为名志。

诸陈之外,临海宋时享誉人物尚多,如宋代六贤之中,除却陈耆卿,鹿何、石墪、商飞卿皆为临海人。

宋韵台州·临海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