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坐》:非凡的力量让一切德行非静不深;一切觉智非静不发

 木子的书包 2022-04-28

2018年6月23日,泰国发生一起震惊全球的国际大营救事件。事由:一名25岁足球教练与少年足球野猪队的12名队员神秘失踪。

原来,当天教练在训练结束后,带着孩子们到足球场不远的“坦銮-坤南南暖”(Thaluang-Khun Nam Nang Non)国家森林公园“探险”,这里以钟乳石洞穴出名。不料入洞不久下起倾盆暴雨,雨水灌入洞穴,一行13人被困洞中。正值雨季,救援迫在眉睫。

然而,洞穴潜水,是难度极大的救援项目,洞穴结构极其复杂,最窄的地方只有40厘米,潜水员无法背着氧气瓶通过,具备这样条件的救援人员,全球也是毛鳞凤角。

漆黑封闭的洞穴,不断上涨的水位,失联的孩子,他们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6岁。焦虑,饥饿,寒冷,无助,恐惧,充斥的洞穴内外。泰国600多人的搜查队伍,以及来自英国,美国,中国共计30位潜水专业人士,紧锣密鼓的展开搜救。

文章图片1

找寻孩子和如何带出孩子成为救援的难题,不懂潜水的孩子会慌乱,手舞足蹈会影响潜水员带出他们。给孩子注射适量的麻醉剂保持镇静,需要医生的专业水平,然而,施救人员都不是医生。

人命关天,让潜水人员临时抱佛脚,学会注射;加大潜水搜索同步展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直到7月2日,失踪人员进入溶洞第10天,开展救援第9天晚上9点38分,两名英国专业潜水员在距溶洞入口4公里处,终于发现了这群孩子。

当他们看到孩子时,惊人的一面出现了。

失踪的13人,他们全员在洞穴静坐,默默地等待救援,没有一人有生命危险。

直到7月10日当天,13位足球队员全部顺利救出。

斯坦福大学的专家维斯(LeahWeiss)表示:静坐是孩子们活下来的关键因素。

文章图片2

静坐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吗? 答案是肯定的。

医学博士,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康奈尔医学院生化博士,美籍华人杨定一博士在《静坐》一书,讲述了静坐如何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为什么能成为人生难关时的求生宝典,用科学研究数据,问答的形式,对静坐包罗万象的问题做了解答。

这是作者30年来的工作日记,广泛收集了参与者的亲身体会,从科学,医学,心灵治愈等方面把疑惑,解惑,收获等方面通俗易懂呈现。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人压力重重,时时困惑无助,看《静坐》将是你摆脱心理困境的出路,它是一种直接,简单,而且有效的方法。

文章图片3

01 什么是静坐?

说到静坐,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与宗教有关,禅修,打坐,冥想,瑜伽这些词会迅速从脑海里冒出来。其实,静坐与这些词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区别于辅助“大脑乃至心灵专注力”的方式不一样。

可以理解为,禅修,打坐,冥想,瑜伽,静坐,都是同样的碟子,只是装的菜肴不一样,主人也不同。然而,静坐的主人就是我们普罗大众。

静坐是科学,无关任何宗教,它可以矫正骨骼与身姿,开发大脑神经回路,疗愈心血管及内脏疾病,是调节心灵修持的健康工具。

而宗教所指的悟道与瑜伽,禅修,打坐,统称静坐,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但是,悟道却离不开静坐。言下之意,在静坐的正确练习引导下,人会达到灵性的觉醒,也就是悟道了。

静坐与科学,与医学的原理息息相关。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曾用静坐治好了抑郁症。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人体内有个主要的神经系统,即:自律神经系统,又称为不随意神经系统,它是脑部最原始的部分。这一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呼吸,心跳,消化,流汗等生理功能,负责肌肉的收紧,调节内分泌系统。

由此可见,若少了自律神经系统,我们可就没命了,如果它生病了,我们会很不好受。

文章图片4

这个系统在我们遭遇攻击时,它会让身体做“打”还是“逃”的反应,同时,我们心跳加速,肺部扩张,肌肉紧绷,短暂的能量爆发等,出现抗压反应。

如果,自律神经系统长期处于被攻击的状态,我们的身体将会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不得安歇。这将是万病之源。

杨定一博士研究得出:静坐时,脑部最明显有变化,脑波从清醒和忙碌的状态,转变成放松和专注的状态,如果静坐进入更缓慢阶段,还可以进入睡眠,这是失眠人士的福音。

当大脑得到放松和休息,我们的自律神经系统自然而然地获得同等待遇。

当年泰国少年足球队的12名队年,在曾经做过12年和尚的教练指导下,孩子们用静坐的方式,减少体能消耗,用静坐的方式让大脑,身心放松,用静坐的专注力,代替恐惧和忧虑,从而获得生还的机会。

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很多名人,比如:曾经苹果的乔布斯、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阿里的马云,在重大决策和需要灵感时,他们都会选择静坐。

文章图片5

乔布斯在空空无也的家中静坐

02 如何静坐?

明代著作《菜根谭》有句:“人心多从动处失真”。意思是,人的心灵大半是从浮动处失去纯真的本性。

静坐恢复本性,要领不外乎是静和坐二字。

  • 要点1:坐

静坐的姿势本身便具有疗效。坐直,让脊椎,颈部,骨盆落在自然的弧度上,就能让五脏六腑各就各位。这是对身体结构的重新调整,关节有多年轻,你就有多年轻。具体如下:

【头,颈部】:如果头颈方位正确的话,会让自己有略往后倾的感觉,掌握不好的,可以靠着墙壁来体验。闭眼,或将目光收在前方约45°的地面上。这是纠正我们日常低头,身体向前倾的生活习惯。

【背和腿】:刚开始静坐,身体僵硬,需要有足够柔软的坐垫,以保护尾椎骨。盘腿,可散盘,单盘,双盘三种不同的方式,根据个人的条件选择,书中有图片可以参照。

【手】:双手放在膝盖或大腿上,手掌向上,随意放松;或者可以禅定手,双手手掌朝上相叠。

文章图片6
  • 要点2:静

古人云:“定能生慧”,定就是入静。这个静,重点是集中'心灵注意力',让它尽可能保持悠闲自在的心境中。可以采取以下常用的方式:

①,数息:意思是数一数呼吸的次数。把注意力放在鼻尖或丹田处,丹田是气的根源。轻轻的把气吸满,然后轻轻的吐完气,不断重复,每次吸气时数数,以10次为一个循环。

初学者总会有分心的时候,正确的态度是,不迎不拒,只要轻轻地回到数息的状态就好。

②,持咒

咒:可以理解为咒语,真言。在道教典故里,常见驱鬼降魔时贴个咒语符,就能保太平。在宗教方面,咒语是一种施展法力的语言,有着不寻常的能量。咒语,是一种与人体同频的声音。

在静坐中,持咒能引发我们内在的和谐。常见的咒语,比如:古梵文经典读诵,大自然的声音,包括:风的低吟,海浪的拍打,雨滴的声音,大地的振动等。

可以选择自己唱诵,默诵,最熟悉不过的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咪吽”,或者倾听等方式。

③,感恩静坐

感恩静坐,指的是静坐中,不断地重复“谢谢”,同时观照内心所涌出的感恩之情。

文章图片7

很多人不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力量。早在1994年,江本胜博士研究发现,用善意,美好的话语,文字,音乐,能让水产生美丽的结晶。如果换上负能量,不好的情绪,破坏性的词语,水晶体呈现难看,没规则的结构。这就是《水知道答案》一书的研究结果。

感恩静坐,能持续增加人体的正向情绪,长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这样情绪的包围下,健康的体魄油然而生。

静坐还有很多辅助的方式,旨意都是,平息身心的紊乱,化解静坐时常见的分心和散乱的毛病,不再陷入杂乱的漩涡中。

静坐不难,连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劝诫孩子:“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

03 静坐的益处

文坛巨匠郭沫若先生,留学日本时,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终日失眠,记忆力衰退,多方寻医无效。一次读到《王阳明全集》中“静坐”一章,于是,照本宣科的练习,两周后便出现奇迹,整夜酣然入睡,记忆力恢复正常,各种不妥竟然疗愈。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先不管修道问题,只要腿一盘,手收拢来结手印,心脏的工作就减轻了。”

静坐对人体的益处自古以来有迹可循。

文章图片8

古人云:“一切德行,非静不深;一切觉智,非静不发。”静坐的天花板就是我们常说的觉知和悟道,是通达智慧之路。

然而,书中作者用大篇幅的文章告诉我们,静坐带给人的益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要过度追求特异的身心变化;不要沉迷于身心的变化,以此标榜自己的境界有多么殊胜。

静坐会带给人了悟自性的过程,通过静坐去探索人生真相,明白了就好。静坐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本来的面目,这才是真正的静坐。

04 结语

曾国藩在《意识随笔》中提到:“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与《静坐》的作者杨定一博士的观点不谋而合。

意思是,即便是静坐,静观个人,不了解其因,一昧按教条去做事,不仅得不到德行上的改变,反而会陷入一意孤行无益于身的境地,如果要改变这样的局面,端正思考和体悟,顺其自然,而不是强求。

静坐是清理心理,消除烦恼和妄想很棒的方法,是一种安顿妄心的技巧,方法和手段。 有的人过度地去解读因果,去追求开悟的理论,仅在头脑上去理解这些道理,对自身的改变却没有。

静坐,是一场改变身心的旅程,假以时日,水到渠成,便会开启灵性之旅。无论您走得远或近,通过静坐,亲身发现自己身心变化,心灵通达,都具有人生的意义,改变就是最好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