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美尼亚总理请求普京火速出手相救,为何遭到无情婉拒?

 俄语大世界 2022-04-28

在俄美出面调停均宣告失败,纳卡眼看着就要失守、落入阿塞拜疆之手的情况下,10月31日,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致函普京,正式请求俄启动两国共同防御机制,在亚阿之战中向亚方提供军事援助。

亚美尼亚认为,外部军事威胁已经逼近国境,战火间或烧到了亚美尼亚国土。这意味着,两国于1997年签署的《友好、合作与互助条约》第二条启动条件已经具备。根据该条款,若俄亚两国其中一国遭遇军事威胁,应立即展开磋商,以确定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所需援助的方式、类型与数量。

俄罗斯方面迅速做出了回应。俄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重申对盟国的安全承诺。声明指出,如果军事冲突直接转移至亚美尼亚境内,俄将向亚美尼亚提供必要的援助,并将与亚方就包括具体援助形式在内的所有细节展开进一步讨论。

俄方的态度很明确:俄不会坐视不管,但得有个必要前提条件,那就是亚美尼亚本土遭遇外部军事威胁。

但对这个前提条件的认定,亚俄两国存在明显的分歧。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此前在回答莫斯科在何种情况下向纳卡冲突地区出兵时指出,并没有确切的消息证实,有战斗行动在亚美尼亚境内展开。而集安组织的集体防御机制并不适用于卡拉巴赫地区。

俄《国家防御》杂志主编、军事专家科罗特琴科指出,多个迹象表明,莫斯科实际上拒绝了帕什尼扬的援助请求。从俄外交部的声明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纳卡地区并非亚美尼亚领土,所以,俄不会因为纳卡冲突向亚美尼亚提供任何援助;二、如果亚美尼亚本土遭到攻击,俄一定会在集安组织框内履行自己的义务。

但是,阿塞拜疆压根就没打算过要攻击亚美尼亚。阿总统阿利耶夫最近多次强调了这一次,而俄总统普京也指出,战火并没有烧到亚美尼亚本土。

所以,即便帕什尼扬喊破了嗓子,普京也会按兵不动,坐视兄弟相残。

换言之,不直接干预亚阿两国围绕纳卡归属问题爆发的军事冲突,这是俄罗斯的既定战略决策,短期内不太可能做出改变,这是因为:

1、以“仲裁者”而非“参与者”的身份调停独联体国家内部纷争,被证明是最经济实惠的外交方式,也最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以仲裁者身份亮相,当事双方会均对自己有所求,但如果轻易加入一方阵营,势必将另一方推到自己的敌对面。

2、手心手背都是肉,俄无法明显偏袒亚阿任何一方。虽然亚美尼亚貌似与俄关系更铁,两国都是集安组织成员国,亚境内还有俄军驻扎。但是阿塞拜疆与俄关系也不赖,同为独联体成员国,能源合作也方兴未艾。普京10月初曾经说过一段掏心窝子的话:“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纳卡地区领土上的人民,都是我们自己人。在俄罗斯生活着大约200万阿塞拜疆人和超过200万的亚美尼亚人。俄广大民众与上述两国一直保持着亲密友好甚至家人般的关系。”(作者:刘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