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京心中最大的痛

 俄语大世界 2022-04-28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大国的持续兴盛,人口是最基本的保障。没有稳定的人口基数,什么强大的军事、发达的经济、繁荣的社会,一切都无从谈起。

对这一点,俄罗斯总统普京深有感触。今年1月,他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俄罗斯的命运,它的历史前途取决于我们有多少人。

在普京看来,俄罗斯每年降生的婴儿数量太少,连死亡人数的缺口都难以填补,更谈不上人丁兴旺了。人丁不旺,国运也将很难昌盛。

在年初的国情咨文中,普京谈到的首要问题,不是国内经济危机和多数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不是叙利亚战争和乌东战争,也不是日益紧张的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关系,而是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长期低迷不振。

普京回顾了近十年来俄人口生育率的曲线图。1999年,俄罗斯每名适龄女性平均只生育1.16个小孩,这样的生育率,对于原本就地广人稀的俄罗斯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2015年形势短暂好转,但很快又持续下行了。去年,适龄女性的生育率为1.5,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形势更为严重。

俄当局预测,今年俄罗斯人口将减少32.5万人。但俄人口专家阿列克谢·拉克什认为,实际情况要糟糕得多。

“人口数量至少将减少50万,可能会达到55万。”

根据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初俄总人口约为1.467亿。一年减少5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

瑞典电视台(SVT)称,少子问题,是普京心中的最大的痛

正因为如此,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后,普京都要在克里姆林宫大摆宴席,将那些生育超过7个以上子女的“光荣父母”们奉为座上宾,给他们颁发勋章和奖金,以此鼓励全国的家庭向他们学习,为国家建设“添丁增口”。

“光荣父母”勋章设立已经超过10年,俄当局对多子家庭的补助不断加码,但是,大多数年轻父母并不愿意多生多育。

拉克什解释说,经济原因是大多数家庭不愿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安娜·舍里尼科娃今年21岁,与丈夫一起居住在远东堪察加半岛的一座小城。她已经有了一个1岁半的儿子。她表示,自己很想再要一个或者两个孩子,但是家里没钱。

“我们带一个孩子,家里就已经很拥挤了,”安娜的丈夫谢尔盖说:“如果不换购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就很难再生一个。但是我每月的工资只有46000卢布(约合人民币3900元),压根就不可能有什么积蓄。

普京承诺说,再过5年,俄罗斯每名妇女的人均生育婴儿将达到1.7个。但即便生育率达到这一指标,俄罗斯人口净减少的趋势仍无法扭转。

“俄罗斯的贫富差距已经极其严重。看看周围的人,有的生活得很差,有的却生活得非常好。数以千万的人依然生活在赤贫当中,他们不愿意多生孩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养育他们成人。”拉克什说。

国内“生产力”不足,俄罗斯也正积极考虑将眼光投向国外,准备加大移民的力度。为了吸引国外人到俄定居,俄当局甚至还派送出向每位新移民配送15亩土地的“诱人”礼包,但有个附加条件是必须在赠送的土地上耕种至少5年时间,才能对其拥有真正的所有权。有中国网民调侃称:毛子算盘打得精,这不是要招免费的农民工吗?

事实上,俄罗斯也曾采取类似的送地政策(附送的土地面积也是1公顷),以吸引内陆居民前往开发远东地区,但最终应者寥寥。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局的配套服务没有跟上。光给了个政策,但是道路、住房等配套基础设施啥也没有,真的把移民当成垦荒的流放者了。这种虚头巴脑的移民政策,是很难让外来户落地生根的。

事实上,俄罗斯也曾采取类似的送地政策(附送的土地面积也是1公顷),以吸引内陆居民前往开发远东地区,但最终应者寥寥。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局的配套服务没有跟上。光给了个政策,但是道路、住房等配套基础设施啥也没有,真的把移民当成垦荒的流放者了。这种虚头巴脑的移民政策,是很难让外来户落地生根的。(作者:刘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