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0年毛泽东错过学校招生考试,被门卫拦住,堂长:写篇文章看看

 天地任逍遥耶 2022-04-28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变革,就像是一幕壮丽的日出,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序幕。在这个掀天揭地的特殊时代,毛泽东横空出世,他出生在一个列强入侵、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历史性大变革时代。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神中,爱国情怀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毛泽东的童年、少年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处于灾难之时,他在成长过程中,亲眼看到过最底下的农民饥寒交迫,乡里饿死的人不在少数,这些惨痛的事实都给他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文章图片1

图|毛泽东

早年的毛泽东生活在闭塞的韶山冲,对“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的目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毛泽东早期读书是在舅舅家中,外祖母家中大多都是文化人,舅舅与舅母在自己家中创办了私塾。

毛泽东读了许多必读的经典古籍,如“四书”、“五经”等,然而他最喜欢的是当时认为是“邪书”的《水浒传》、《隋唐演义》等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的书籍。毛泽东喜欢读这些书的原因十分简单:被书中“造反”的故事吸引,并希望自己能像书中的英雄一样,救万民于水火。

毛泽东读的书越多,就越有一种知识匮乏的感觉,更加渴望知识。毛泽东曾写下一首这样的诗歌: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是一个讲究实用的小商人,他17岁就已经是一家之主,白手起家,不仅还清了上一辈留下的外债,还通过贩卖猪肉、粮食等,成为了当地的富农。毛贻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导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接手家业。

毛泽东身为家中长子,毛贻昌对他寄予厚望。毛泽东却有自己的主张,他的理想与父亲的“厚望”格格不入。毛泽东16岁后,毛贻昌托关系,在湘潭县城中一家米店谋到了学徒的职位,他希望将毛泽东送过去,学习别人的经商之道,将来管理家产也能得心应手一些。

如果按照父亲的计划,毛泽东有可能会在工商业方面有所成就。但毛泽东不想去,他的志向并不在那里。

当时,一位教师从外地回来,带来了不少外界新奇的故事。那名教师叫李漱清,他是维新派的人物,来到韶山冲后经常和大家聚在一起讲世界各地的时事,毛泽东对他十分钦佩。十几岁的毛泽东深受影响,他更加坚定地认为,相比于按照父亲的安排从商谋取个人私利,当下更重要的是让全国的贫苦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文章图片2

图|李漱清(中)

毛泽东的表哥文咏昌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湘乡县有一所改革的新式学校,教的是最先进的知识。那所学校是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离韶山冲有50余里路程。

毛泽东心中蓄满的洪水突然找到了缺口,他大喜过望,认为这就是一个改造自己的契机。毛泽东并没有第一时间与父亲商量,他清楚地知道,父亲肯定不会同意。聪明的毛泽东将家中有学识、疼爱自己的长辈都请到了家中做客,让他们来劝说“顽固”的父亲。

毛贻昌最初还是坚持不同意,一来这所小学的学费有些贵,在毛贻昌眼中这是一所洋学堂,去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他们不过是当地的富农,说到底还是农民;二来,毛贻昌早年当过多年的兵,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却没有得到任何升迁,因此他看透了官场上的腐败,认为儿子读了再多的书,没有路子还是谋不到一官半职,将来可能连读书的学费都很难赚回来。

“我们毛家世代为农,就没有出过一个知识分子。润之是读书的料,一定要让他去试一试。”

“润之从小就喜欢读书,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支持他。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断了孩子的后路啊……”

亲戚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劝说毛贻昌,毛贻昌叹了口气,回想毛泽东从小到大,最上心的事情就是读书,的确不太适合接手家业。毛贻昌最终同意了毛泽东前去读书,他把接手家业的重任转移到毛泽民身上。

1910年,秋风萧瑟。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离家在外面生活。毛家全家齐聚一堂,吃过早饭后,来为毛泽东送别。毛泽民在前一天晚上特意赶做了一双竺麻凉鞋,希望哥哥走路能更舒服一些。

母亲文七妹将毛泽东身上的包袱拿了下来,往里面又装进去了一罐辣子。母亲带着哭腔叮嘱道:“三伢子,这是我刚装好的辣子,你小心别摔了。到了学校要听先生的话,注意天气转凉,冷了就多穿衣服。到了学校记得给家里写信……”

文章图片3

图|文七妹画像

儿行千里母担忧,文七妹泪流满面。毛泽东为母亲拭去泪水,安慰母亲。一边的父亲毛贻昌将手中的包袱递给了毛泽东,一改平时的严厉,动情地说道:“石三,不要省钱饿着自己,没钱了就给家里写信,我会寄过去。”

毛泽东听了父亲的话有些难以置信,一向不同意自己读书的父亲此刻居然会说这样的话。毛泽东忍不住红了眼眶,父亲到底还是爱自己的。

毛泽东背上行囊,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了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它始建于1895年,是湘军将领刘锦棠带头捐建的,最开始的名字为“东山精舍”。

1877年,左宗棠带领湘军收复失地,救国民于危难。到了晚清,国运艰辛,曾经的铁血军人开始思索中国为什么频频战败。他们认为国家需要人才,此时的爱国分子将重点放在了知识人才的培养上。1900年,“东山精舍”更名为“东山书院”。1905年再次易名为“湘乡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

少年毛泽东满怀期待,憧憬着在这所学校的学习生活。17岁的毛泽东挑着一担行李来到了这所日思夜想的“新学校”,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的围墙,大门刷了黑色的漆。这和毛泽东在村子里上的私塾完全不同,学校的名字“湘乡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是那么显眼。

似乎是下课时间,同学们在外面来回走动。里面的学生个个都穿着绸缎的衣服,有的后面还跟了一个低着头走路的书童。毛泽东不禁生出一丝陌生的感觉,但转念一想自己是去学习的,没什么不好意思。毛泽东便挑起担子,坚定地朝学校走去。

还没进学校门,毛泽东就被门卫拦了下来。门卫不耐烦地拦住毛泽东,上下打量,说道:“你是来干什么的?上课了,已经不让进去了,你在门口等你家公子下课吧!”原来,门卫是把毛泽东误认为是学生的书童。

文章图片4

当时的毛泽东穿着一身粗布长衫,这是他最好的一件衣服,没有任何补丁。在村子里,过年过节才会穿这么好的衣服。毛泽东解释道:“我不是书童,我是来参加入学考试的,还望先生帮我引路。”

门卫听着毛泽东的口音便猜测他不是本地人,便让毛泽东从哪里来回哪里去,门卫给出的理由有两个:“一、这所学校是湘乡本地的地主豪绅资助的,主要是想让他们的孩子能得到先进的教育。这所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招收的学生不能太多,所以不太欢迎外地人过来入学;二、现在已经过了入学考试的时间。”

门卫说话言语轻蔑,毛泽东听了一肚子火,好不容易劝说父亲点头同意自己读书,挑着一担行李走了50余里路,才来到了这里。就这样回去,毛泽东无论如何都是不甘心的。

毛泽东错过学校招生考试,被门卫拦住。毛泽东不放弃,说道:“我虽然错过了入学考试的时间,但考试的题目应该还是在的,我可以随时补考啊!我家乡离这50余里路,我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入了学,学费不会少一个子。”

门卫看不起眼前这个农村小子,言语更加激烈。虎气的毛泽东也与门卫争论了起来,引来了不少学生围观,看热闹。同学们指着毛泽东嘀咕嘀咕:“哪里来的乡下小子?看他穿的衣服,和家里的小工一样。”

“一个放牛伢子也想进我们学校,交得起学费吗?”

“乡巴佬不得了了,赶他走还不走。”

毛泽东自然听到了这些恶言,心中十分郁闷。在村子里,他的生活条件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在私塾中,同学们对自己都是羡慕的;在老师眼中,自己更是好学生。因此,从小到大,毛泽东一向是自信的。

文章图片5

图|毛泽东

毛泽东初次离开家乡,就遭如此辱骂,他看着门卫鄙夷的神情,感到又憋屈又气愤。毛泽东性格倔强,有一种什么都不怕的“虎气”。眼看门卫说什么也不让进,毛泽东决定硬闯,不管怎样都要留在这所学校。

毛泽东也不和门卫争辩了,挑起担子就要往里面闯。门卫也没有料到毛泽东会硬闯,连忙跑过去拦住。两人一进一退,嚷嚷着,正闹得不可开交。

这时,学堂里一位先生注意到了毛泽东。这位先生大约40多岁的样子,衣着朴素,中等身材,有着浓黑的八字小胡子。他走了过来,围观的学生发现后,小声提醒身边的同学“大家别吵了,堂长来了”。学生们纷纷让开了一条路,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堂长好!”

门卫见到这位中年人,很快就换了一副面孔,放开了抓在毛泽东担子上的手,毕恭毕敬地向这位堂长鞠躬行礼。毛泽东才看到这位堂长,瞬间知道眼前的人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李元甫。

村里的先生曾经说过,李元甫是一个好人。毛泽东看到李元甫,就像看到救星一般,连忙放下了肩上的担子,鞠躬行礼,主动自我介绍道:“先生好,我很早就听说过您,十分崇敬。我叫毛泽东,湘潭那边的。”

李元甫看着眼前的毛泽东,只觉得眼前的少年十分朴素。李元甫开口问道:“你好,大家都围在这里,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门卫立即抢先说道:“这个毛泽东不是本地人,坚持要来参加入学考试。但我们学校的入学考试时间已经过了,我就没有让他进来打扰同学们学习。”

李元甫听后,对毛泽东说道:“我们的入学考试时间,的确是过了,你来晚了。”毛泽东一听急了,红了眼睛,说道:“先生,我是好不容易才说服家里人同意我读书的,因为父亲一直不同意我读书,所以才来晚了。我走了50余里的路程才来到这里,还希望先生能给我一个机会。”

文章图片6

图|毛泽东

毛泽东原本是打算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这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校长居然说道:“你如果有真才实学的话,我可以考虑破格录取。”毛泽东听到这话,有些不可置信,喜笑颜开,对李元甫连声道谢。

李元甫对门卫说道:“你帮这位公子找一间安静的教室,准备好笔墨纸砚,天色也不早了,再找一盏台灯。”校长都发话了,门卫自然不敢拦着,盯着毛泽东只说了一句“算你好运”便转身离开了。

李元甫与毛泽东来到教室,毛泽东询问考试题目。李元甫思索了片刻,在纸上写下2个字“言志”,说道:“写篇文章看看,以这两字写一篇文章,不可无病呻吟,不可错语连篇。写得好,让我满意的话,我就答应录取你。”

写文章正是毛泽东的强项,毛泽东欣然同意。

看着纸上的“言志”二字,毛泽东陷入了深思,想起了自己留给父亲的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学出名堂就是他来这里读书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希望能救民于水火,和众多爱国之士改变中国的现状。

中国近代,从1840年开始,外国侵略者就用大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人终于醒悟,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为的就是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带来的压迫。

毛泽东在心中将文章的轮廓大概描了出来,开头落笔写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写明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毛泽东在文章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说道:“大丈夫应胸怀民族大义。”

文章图片7

图|毛泽东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将现实的残酷与对未来的憧憬写了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篇荡气回肠的文章很快就完成了。毛泽东看完后,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才交到了李元甫手中。李元甫接过文章,一眼看过去,十分满意,毛泽东的字迹非常工整,是清秀的蝇头小楷。

李元甫没有耽搁,立即坐下看了起来。

李元甫才看了一小段,心中已是非常震惊,他没想到一个乡村来的孩子居然能有如此见地。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引经据典,名人名句信手拈来。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充分地表达了毛泽东报国的志向。如果所有的少年都能有此想法,中国何愁不兴?

李元甫越看越激动,一口气看完了整篇文章。他惊讶地看着毛泽东,眼神中满是惊喜,就像是发现了一块世间难得的璞玉。李元甫只对毛泽东说了一句“你在这里稍微等一下”便匆匆离开了。

李元甫匆匆下达通知,召集全校所有老师及学校负责人。众人齐聚后,李元甫才开口说道:“大家一定很好奇,我为什么这么匆忙地将大家召集起来。先不要着急,大家先看看这篇文章。”李元甫说完,便将毛泽东的文章传了下去。很快,老师们就看完了。

毛泽东的文章传回了李元甫手中,李元甫当着所有人的面,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李元甫说道:“我们东山学堂,这样的文章少有,十分罕见。写这篇文章的人将来一定是国家栋梁,我们身为教师,有责任培养他。”

老师们也都赞扬毛泽东的文采和理想,这篇文章立意深远,结合实际,逻辑严谨,十分难得。就在大家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时,有一位先生,拿着毛泽东的履历表说道:“文章写得好是好,可这上面写着,姓名毛泽东,字润之,湘潭韶山人。关键他是外地人呐,不是我们本地人。”

文章图片8

图|毛泽东读书时的座位

按照规矩,东山学堂是不能接受外地学生的。这里的学生补贴和各种费用都是公家的,湘乡人出的钱,自然不允许外地人入校。原本赞扬毛泽东文章的老师此刻没有说话,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个学生而开罪乡里的“公家”。

李元甫一开始没有提及毛泽东是外地人,就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开头就把毛泽东的文章传下去给众教师传阅,希望大家能够惜才打破成规,没想到还是没有人肯为毛泽东说话。

李元甫早就对学校里的旧规矩心生不满,只不过没有触及底线才一再容忍。他来到这里的初衷就是希望能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材。如今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人才,却因为人家是外地人而将他拒之门外。

李元甫当场发怒,对在场的教师说道:“现如今,中国学子尚能去外国学习。我们还是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省,湘潭人却不能来湘乡读书,这是什么道理?”

李元甫试图与教师们讲道理,苦口婆心地劝说了许久,始终没有出现第二个支持者。李元甫最后无奈地说道:“好不容易发现了人才,却不能培育,这个堂长当得有什么意义?如果毛泽东不能入学,我立马辞去堂长的职务,让'有能力’的人去当。”

此话一出,教师们坐不住了,几位持反对意见的学校校董立马规劝说道:“堂长,火气不要那么大嘛!有事好商量,毛泽东虽然有才,但我们学校毕竟没有接受外地人的先例,你总要容我们考虑考虑。”

李元甫说道:“我的态度很明确,如果这样的旷世奇才都不能入学,我会立马辞职。”李元甫是一名好教师,名气远播,东山学校也是在他的改革下成了一所远近闻名的“新式学校”。李元甫为此事辞职,乃东山学校的一大损失。

校董们立即投票,同意了毛泽东入学。

文章图片9

图|如今的东山学校

毛泽东顺利入学,这所学校给了毛泽东很多“第一次”。比如,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徒手画出大清原先的版图,紧接着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现在大清的国土。先生讲述着,中国这里被别的国家分走了一块,这里被慈禧送人了。先生说道:“我们中国国土辽阔,比德国、英国、法国都要大,但是打不过他们。”

紧接着先生又在中国的右下方画了一个弹丸之地,指着黑板说道:“这个小国是日本,唐朝时期还对我们俯首称臣,现在却在甲午战争中,让大清遭受重创。”

在地理课时,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了地球仪,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上英语课时,毛泽东第一次开口讲英文,学会了用英文打招呼“Good morning”。

这里的一切都让毛泽东感到新奇,他终于能理解村里的先生为什么说“李元甫是一位好堂长,一定要在湘乡学堂念书”这句话了。学校里所有的课程都是李堂长精心安排的。

在这里,毛泽东接触到了国文、历史、地理、算术、物理、英语、音乐、自然、图画、体操、书法等各门课程。更令毛泽东感到惊喜的是,学校有一座“藏书楼”,里面有大量的中外经典书籍,还有不少新潮报刊。

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藏书,他对这些书视若珍宝,一有时间就躲进藏书楼看书。春夏秋冬,毛泽东都是如此,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

毛泽东在书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国的制度,知道了“国之宪法应为民而立,君主方能为民所拥戴”。毛泽东在看到梁启超的著作时,十分激动,将他奉为楷模。

1911年,毛泽东在这所学校进步神速,李元甫清楚毛泽东需要更大的学习舞台。李元甫手写了一封推荐信,让毛泽东去长沙读中学,叮嘱毛泽东千万不可放弃学业。

文章图片10

图|杨昌济

毛泽东带着这份推荐信顺利考进了长沙湘乡驻省中学。1913年,毛泽东又去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接下来的求学生涯中,毛泽东遇到了恩师杨昌济,认识了更多的爱国人士,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坚定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