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琉璃、玻璃、料器的区别吗?

 你我入画 2022-04-28

在当代考古学的范畴中把透明的称之为“玻璃”,把不透明的称之为“料器”,把半透明的称之为“琉璃”。这种区分法在近代才开始流行,在古代中国的许多文献中,玻璃的称谓很多,例如陆离、陆琳、药玉、壁琉璃、琅轩等等。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种的成分构成,琉璃是高古时期“faience”的技术衍生品,faience可以称之为原始琉璃,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及叙利亚地区,琉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入窑低温(不超过1600°)烧制而成,明清时期比较流行的琉璃建筑构件、琉璃珠子等就是用高铅(助熔剂)低温工艺制作而成。一些高古的琉璃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烧制技术,烧成温度只有1000度左右,而石英的熔点基本在1700°左右,加入助熔剂也只能把熔点将至1200°左右,只有小部分石英晶体能融化成玻璃态,所以在一些高古的琉璃上,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的石英晶体。

玻璃一词被大量使用,出现在宋代的大量文献中。宋代大量出现西方舶来的透明的玻璃器,体现于诗词的有:苏轼文集中有”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醉瑶池》中写到”一点红黄眉上秀,玻璃满泛长生酒“,苏轼文集中有关琉璃的诗句:”回望古合州,属此琉璃钟“,关于药玉的:”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可见在宋代,其实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区分玻璃、琉璃。

料器一般指的是用加颜料的玻璃原料制成的器皿或手工艺品,中国的料器生产大约约始于元末明初。料器区别于玻璃和琉璃应从工艺流程上来区分, 明清时期的料器生产,以北京和山东博山两地最为著名。山东博山料器享有'博山美术琉璃'之称。博山料器以仿制玉石、玛瑙、珊瑚等名震四方,近代指的料器一般指的是以琉璃为原材料,用镶嵌、粉饰、书法绘画等工艺制作的小物件比如鼻烟壶、小动物件等而非指的是珠子。

欣赏一组图,加以区分三者:

图片

图一:元代老琉璃

图片

图二:清代糖心老琉璃

图片

图三:清代老琉璃

图片

图四:清代料器鼻烟壶

图片

图五:清代乾隆时期料器杯

图片

图六:明代玻璃器皿,舶来品

图片

图七:明代玻璃盘,舶来品

图片

图八:玻璃弹珠

后记:最后谈一点个人的经验:古代琉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与玻璃最大的区别则在于:琉璃为二氧化硅晶体结构,而琉璃为二氧化硅熔融状结构,由于古代琉璃制作技术有限,无法达到1700摄氏度的温度,所以无法使二氧化硅晶体融化成玻璃,所以玻璃是不会出现“风化纹”的,回想下小时候玩的玻璃弹珠(图八),怎么也不会出现”风化纹“,而只会出现整块的磕碰,但是琉璃则不然,老琉璃表面会出现风化纹(图一至图三)。

寻珠迹原创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