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色列科学家新发现!90天高压吸氧细胞年轻25岁

 阳光ewi5000 2022-04-28

时间作为不可逆转的强大力量,让文明认识了衰老和死亡。古往今来,关于人类追逐永生的传说数之不尽,不论是求取仙丹的秦始皇抑或是修建宏大金字塔期盼永生的埃及法老,但纵观医学发展史和生命科学研究进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科学所要实现的就是让人类永生。

日前,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大卫·辛克莱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推荐了自己的7个抗衰方法,作为哈佛大学衰老实验室的负责人,在如何抵御衰老这一领域拥有毋庸置疑的发言权,大卫辛克莱为何推荐了高压氧舱来对抗老化?

1、高压氧舱获抗老化明星学者推荐

文中推荐的第三条Hyperbaric oxygen chambers意为高压氧舱,作为医院普遍配置的治疗设备,在大众印象里往往用来治疗煤气中毒,为何会被大卫辛克莱用作抗老推荐?这就要从高压氧的一个研究方向说起。

2020年11月,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沙米尔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在Aging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表明,高压氧治疗能延长受试者的端粒长度,最高可达38%。

研究人员邀请了35位64岁以上的老年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在研究人员的安排下,35位志愿者分别在90天的时间里接受了60次高压氧治疗,每次在特定环境下用面罩呼吸100%浓密的氧气90分钟,每吸氧20分钟休息5分钟。

(位于沙米尔医疗中心的高压氧舱)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前后的检测发现,受试者人群细胞的端粒长度在接受了60次高压氧治疗后出现了显著增加,增长率在20%-38%之间。这相当于三个月的时间中让受试者细胞恢复到40岁时的水平。

端粒从发现之日起就被认为是开启“逆衰奥秘”的钥匙。作为染色体末端的“帽锁式”结构,每一次细胞分裂,端粒都会变短。因此端粒缩短也被称为“衰老生物学的圣杯”,被科研人员视作衡量衰老程度的关键指标。

而高压氧舱表现出的显著功效,也让世界各地的生物学家遗传学家们聚焦目光,专门研究衰老的大卫辛克莱就是其中一员。

2、哈佛科学家研究成果盛开大洋彼岸

作为哈佛大学衰老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大卫辛克莱在采访中表示,在如何对抗老化这一领域,β-烟酰胺类补剂才是他最看好的方向。

2021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及重庆医科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利用该物质成功实现了 “端粒时钟”的倒转。该研究招募了8名45-60岁的健康男性志愿者,让他们每天早餐前半小时摄入300毫克补剂,在为期三个月的实验中,8人的端粒“一天比一天延长”。实验开始的第90天后更是平均提高了一倍长度。

(大卫辛克莱和他的小鼠)

此类新锐物质也引起了各国药企的注意,与辛克莱师出同门的华盛顿大学教授今井真一郎于2013年在日本成立了新兴和生物科技,就主攻此物质的补剂研发,美国的赫曼因(1941年成立)也同样不甘落后,中美日等国的知名药企都将其纳入研发名单纷纷开展原料工艺的攻关和相关补剂的研发,但受限于原料的高昂代价,该类补剂一直难以大规模市场化。

来自中国香港的基因港就凭借原料工艺的优势消化了这一前沿科技市场化的难题。据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该企业研发的“艾木茵”不仅两度脱销,还多次在购物节活动中拔得补剂类别头筹。

生物科技难以市场化的重要因素往往来自于生产阶段的高昂成本,因此在生产工艺上的突破常常能引动行业巨变,工艺突破让“艾木茵”的原料成本降低,早期在日本售出数万元天价的补剂如今才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大洋彼岸落地开花,大卫辛克莱还专程到访香港,邀请该企业的创始人王骏教授为他的著作《可不可以不变老》作序。

2、高压氧舱尚在探索,

尽管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经能将飞行器送往太阳系之外,能在14nm的硅片上自由安排原子结构,但对人类自身,我们仍然知之甚少,高压氧舱的抗老研究在令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主流的生物学界对于对于“逆衰”则依然认为要从必要分子补充入手,此外,尽管端粒缩短是衡量衰老程度的重要指标,但能影响端粒长度也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可以大规模应用在老年人的抗老化治疗当中。

回顾现实,老龄化已经可以预见的成为了一个世界现象,在学术界还在探索的时候,资本市场已经早早布局,大洋彼岸的硅谷精英们在“逆衰”领域大胆下注,研究基因重编程的Altos Labs,已累计融资30亿美元,投资人中不乏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等商界巨子。谷歌旗下生命科学公司Verily的首席执行官安迪·康拉德则发文表示要向目前人类115岁的最高寿命发起挑战。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 则高调投资衰老研究领域独角兽 Unity Biotechnology,这些曾经改变互联网世界的富豪和精英们如今开始转向另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活得更久?

而根据市场调研公司Zion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抗老市场规模在2019年就达到了1917亿美元,福布斯数据则给出了中国抗老市场1000亿发展空间的评价,但我国的抗老市场起步较晚,规范不够完善,市场不乏乱象,同时相关科研技术成果难以落地转化也束缚了前进的脚步,如何把握好这毋庸置疑的潜力,还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